.

三国资料大全集中国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历

白癜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http://m.39.net/pf/a_4362460.html

三国(年-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

年,汉朝丞相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标志着汉朝时代的正式结束。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

年,汉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崩溃,军阀四起,天下大乱。到年的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被司马懿掌控。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

年2月8日,魏国相国司马炎迫使魏元帝禅让帝位,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标志着中国历史正式进入了晋朝时代。年,晋灭东吴,统一全国。

东汉末年,外戚专权,宦官秉政,政治腐败,天灾不断。汉灵帝中平元年(年),黄巾起义爆发,从此开始了近一百年的战乱时代。

黄巾起义被镇压后,外戚、宦官在内斗中失去权柄,永汉元年(年),董卓控制朝廷,初平三年(年),董卓被吕布所杀,李傕、郭汜控制东汉王朝。地方州郡长官在反董卓战争及后来的相互攻伐中逐渐壮大实力,形成了地方军阀割据。

曹操凭借“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经过多年的南征北战,先后消灭吕布、袁术等割据势力,降张绣、逐刘备,控制了兖州、豫州、徐州以及司州等地。在官渡之战中,接受许攸的建议,曹操亲自率兵火烧袁绍的军粮,以少胜多,击败了河北强大的割据势力袁绍。在白狼山之战中,派遣大将张辽率领先锋部队大破乌桓并斩杀乌桓单于蹋顿,随后又平定辽东,最终统一了北方。

建安十三年(年),曹操乘刘表病亡、荆州不稳之时,征荆州,刘琮束手投降,寄身荆州的刘备被迫退守夏口。曹操对江东虎视眈眈。在刘备谋士诸葛亮与孙权谋臣鲁肃的共同推动下,孙刘结盟。其后孙刘联军大败曹军于赤壁,曹操被迫退回北方,这就是奠定三国形成局面的赤壁之战。刘备乘势占据荆州五郡,后分别于建安十九年(年)和建安二十四年(年)夺得益州和汉中,势力达到了极盛。

曹操于建安十五年(年)击破关中马超、韩遂等部,又命夏侯渊西征,消灭了韩遂、宋建等割据势力,将凉州纳入“魏”的势力范围之内,此后曹操数次南下,孙权亦曾数次北上,双方均未获得大的进展。

建安二十四年(年),刘备夺取汉中。曹操大军前来欲夺回汉中,不成,于是从汉中退向长安。刘备大将关羽趁虚而入攻打襄樊。八月,汉水流域因为天降暴雨而发生了“汉水溢流,害民人”的自然灾害(正史中,关羽并未决堤),关羽趁机乘船进攻,擒于禁,斩庞德,围曹仁于樊城,许昌以南纷纷响应关羽,关羽一度威震华夏。十月,曹操大军回到洛阳,孙权请求讨伐关羽来为曹操效劳,于是,曹操大军准备南征关羽,但尚未到达,徐晃就已击退关羽。同时,孙权大将吕蒙设计偷袭荆州,杀关羽,至此荆州大部落入孙权之手。

延康元年(年)冬,曹丕篡汉称帝,建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正式开始。黄初二年(年),刘备为了延续汉朝、兴复汉室,于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或季汉”。刘备为报孙权夺荆州、杀关羽之仇,在称帝后不久,就率数万大军东讨孙权。年,被陆逊败于夷陵,蜀汉实力大损,成为三国中最弱小的一国。

孙权于年被魏文帝曹丕封为吴王,年在武昌(今湖北鄂城)称帝,国号“吴”,改元黄龙元年,史称“东吴”。后又迁都建业,自此三国正式鼎立。

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东吴孙权重新联盟,并致力恢复国内生产。三国中后期,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

正始十年(年),曹魏发生了高平陵之变,司马氏控制了大权。王凌、毌丘俭、诸葛诞等人先后三次讨伐司马氏,均以失败告终。炎兴元年(年),司马昭派钟会、邓艾、诸葛绪分兵三路南征蜀汉,与蜀汉大将军姜维发生拉锯战,钟会被挡于剑阁,邓艾避开姜维的锋芒,抄阴平小路直取涪城,进逼成都,刘禅投降,蜀汉灭亡。泰始元年(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迫曹魏皇帝曹奂禅让而称帝,建立晋朝,史称西晋,仍定都洛阳。太康元年(年),晋武帝司马炎大举伐吴,孙皓投降,东吴灭亡,三国时代结束

三国资料正文三国大事年表

年2月 黄巾起义。

10月 张角病死。

年   曹操任东郡太守。

年9月 董卓废少帝刘辩为弘农王,立九岁的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献帝。

12月 曹操号召各镇诸侯共起讨伐董卓。

年1月 各路诸侯起兵反董卓。

董卓令李儒毒死弘农王(少帝)卒年15岁

2月 董卓焚洛阳,迁都长安,洛阳古都残破公孙度自立为辽东侯

年   孙坚破董卓,斩华雄。

袁绍夺州牧韩馥的冀州,自领州牧。

年4月 王允设连环计,吕布杀死董卓。

6月 李傕、郭汜围长安,杀王允,败吕布。

曹操击败青州黄巾军,收编为“青州兵”,实力得以壮大。

孙坚攻击刘表,战死。

年   曹操东征徐州,大败陶谦。

年   吕布攻击曹操。

陶谦病亡,刘备领徐州牧。

年10月曹操领兖州牧。

孙策攻打江东大败刘繇。

李傕、郭汜争夺献帝。

年7月 献帝在杨奉等人护送下,回长安。

吕布占徐州,刘备投曹操。

曹操始兴屯田,将献帝劫持到许。

年   袁术在寿春称帝。

曹操讨伐张绣,失败。

袁绍占领冀、幽、青、并四州。

年9月 吕布攻打刘备,破小沛。

12月 曹操擒杀吕布。

周瑜同小乔成亲。

年11月张绣投降曹操。

董承与王子服等密谋除曹操。

孙策袭取庐江,败刘勋。

刘备讨伐袁术,袁术病死。

年   曹操诛杀董承一伙。

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位。

陈琳撰写讨曹檄文,官渡之战开始。

10月曹操偷袭乌巢。

年   曹操败袁绍于仓亭。

刘备投奔刘表。

年5月 袁绍病死。

年   孙权讨伐黄祖。

年   曹操平定冀州。

辽东公孙度死,子公孙康继位。

年   曹操平定青州。

年   曹操平定并州。

年8月 曹操大破乌桓,消灭袁氏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

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

曹操从南匈奴赎回蔡文姬。

年6月 曹操封为汉丞相。

7月 曹操南征刘表。

8月 刘表病死。曹操杀孔融。

9月 刘琮投降曹操。

11月 赤壁之战,曹操被孙刘联军打败。

年10月刘备与孙权之妹成亲。

年   曹操建成铜雀台。

周瑜亡。

年   曹操攻破马超。

刘备入川。

年10月曹操南下进攻濡须口。

刘备驻扎霞萌关。

孙权移治秣陵,改名建业。

年5月 汉献帝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

年5月 孙权攻破宛城。

7月 孙权进攻合肥,被张辽击败。

10月 献帝、伏后与国丈伏完密谋除曹操,事泄,曹操诛杀众人。

刘璋投降刘备,刘备自领益州牧。

年7月 曹操征张鲁。

11月 张鲁降曹操。

逍遙津之战。曹操在濡须打败孙权。

年   曹操称魏王。

年2月 曹操进攻濡须口,孙权败。

年   曹彰大破乌桓军,鲜卑部落投降,北方平定。

年7月 刘备进位汉中王。

关羽水淹七军。

10月 关羽失荆州,被孙权杀害。

年1月 曹操病亡。

10月 曹丕称帝,建魏国。

年4月 刘备称帝。

刘备伐吴。张飞遇害。

年   孙权称吴王。

彝陵之战,陆逊火烧连营,大败刘备。

年4月 刘备死于白帝城,刘禅继帝位。

8月 曹丕五路伐蜀。

蜀吴重修和好。

雍闿叛乱。

年   诸葛亮南征。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平定蜀国南方。年   曹丕病亡,曹睿继位。

12月 曹睿封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

孙权围攻江夏,兵败。

年   诸葛亮上书北伐。

年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

姜维降蜀。

马谡失街亭。

周鲂诈降诱曹魏攻吴,陆逊大败曹休。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

年   孙权称帝。

诸葛亮第三次北伐。

年   吴派卫温、诸葛直航海到夷洲。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曹真病亡。

年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

年   诸葛亮六出祁山。

8月 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

吴大举攻魏合肥。

年1月 曹睿封司马懿为太傅。

马钧制造司南车和水转百戏。

年   辽东公孙渊自立为燕王。

年   司马懿平辽东,杀公孙渊。

日本邪马台女王卑弥呼派使者到魏,魏封卑弥呼为“亲魏倭王”。

年1月 曹睿亡,曹芳继位。

年   蜀将张嶷平定蛮族之乱。

年   魏国在淮河兴修水利。

年   孙权派军攻打海南岛。

年   曹爽派兵攻打蜀汉不利,伤亡惨重。

年   吴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争权,陆逊因受牵连,忧愤而死。

年   毌丘俭两度攻破高句丽。

年   蜀姜维出陇右攻魏,接应附蜀的羌、胡部落。

年   司马懿封为丞相。

年1月 司马懿杀曹爽一伙。

夏侯霸降蜀。姜维伐魏。

年   孙权废太子孙和为庶人,赐鲁王孙霸死,立孙亮为太子。

姜维攻魏西平失败。

年   魏国太尉王凌阴谋叛变,被司马懿平定。

7月 司马懿亡。

年   司马懿长子司马师为大将军。

孙权亡,孙亮继位。

司马昭攻吴,失败。

年   诸葛恪进攻魏国,无功而返。

姜维攻魏狄道失败。

吴孙峻诛杀诸葛恪。

年9月 司马师废曹芳。

10月 曹髦继位。

吴孙英谋杀孙峻未果。

年   镇东将军毌丘俭与扬州刺史文钦讨伐司马师。司马师亡。司马昭为大将军。

姜维攻魏狄道,先胜后败。

年4月 司马昭讨伐诸葛诞。

姜维伐魏被邓艾击败。

吴孙峻死,弟孙琳专吴政。孙綝杀死滕胤等人。

年   魏诸葛诞与孙吴联合起兵反魏。

姜维出骆谷攻魏失败。

年   魏军攻破寿春,斩诸葛诞。

孙綝废吴帝孙亮为会稽王,立琅琊王孙休为帝。

孙休与丁奉设计杀死孙綝。

年5月 贾充、成济杀死曹髦。

6月 曹奂继位。

年10月姜维攻魏,被邓艾击败,退屯沓中。

年   司马昭三路伐蜀,蜀亡。

年   钟会和姜维密谋失败被杀。

司马昭称晋王。

孙休亡,孙皓继位。

年   司马昭亡,其子司马炎继任晋王。

12月司马炎废曹奂为陈留王,自称晋武帝,建立西晋,魏亡。年   吴孙皓出兵攻晋,因士兵怨恨而止。

年   司马炎派杨肇、羊祜等率军支持战略要地西陵。

陆抗大败杨肇,杀步阐。

年   晋文鸯击破鲜卑族。

年   羊祜死、杜预驻扎襄阳。

年   西晋出动六路兵马攻打吴国。

年   西晋消灭吴国,吴帝孙皓投降,吴亡。

三国资料正文三国战争年表

年关东诸侯讨董卓之战

曹操攻董卓荥阳之战

孙坚鲁阳退敌

董卓袭王匡河阳津之战

孙坚斩华雄阳人之战

刘表平定荆州之战

年孙坚攻董卓洛阳诸陵之战

袁绍袭孙坚阳城之战

孙坚击刘表襄阳之战

曹操击黑山军濮阳之战

陶谦破黄巾军徐州之战

刘焉割据益州之战

公孙瓒破黄巾军东光之战

年袁绍与公孙瓒界桥之战

公孙瓒击袁绍巨马水之战

公孙瓒攻袁绍龙凑之战

袁术击袁遗扬州之战

李傕等进犯长安之战

曹操击黑山军武阳之战

曹操破黄巾军兖州之战

年曹操击袁术封丘之战

曹操攻陶谦彭城之战

公孙瓒灭刘虞幽州之战

袁谭攻田楷青州之战

袁绍攻黑山军常山之战

年吴景攻周昕丹阳之战

孙策攻陆康庐江之战

年孙策攻刘繇曲阿之战

孙策与太史慈神亭之战

刘繇攻诸葛玄、笮融豫章之战

李傕劫持帝后公卿长安之战

李傕、郭汜攻杨奉、董承弘农之战

袁绍攻臧洪东郡之战

鲜于辅攻公孙瓒鲍丘之战

曹操攻吕布定陶之战

年吕布袭刘备下邳之战

郝萌袭吕布徐州之战

孙策攻王朗会稽之战

曹操攻杨奉梁县之战

曹操灭何义黄巾军之战

年曹操攻张绣淯水之战

曹操攻袁术蕲阳之战

曹操攻张绣湖阳之战

吕范、徐逸攻陈瑀海西之战

吕布破袁术下邳之战

袁术灭陈王刘宠淮阳之战

吕布攻臧霸莒城之战

年袁绍灭公孙瓒易京之战

段煨灭李傕关中之战

曹操攻张绣穰城之战

曹操灭吕布下邳之战

年曹操灭眭固射犬之战

刘岱攻刘备小沛之战

孙策袭刘勋皖城之战

孙策攻黄祖沙羡之战

孙策平邹佗、严白虎之战

年策攻陈登丹徒遇害之战

刘表破张怿长沙之战

刘馥平定扬州之战

张鲁据汉中之战

刘璋平赵韪益州之战

孙权灭李术皖城之战

曹操破刘备徐州之战

曹操斩颜良白马之战

曹仁攻刘备汝、颍之战

蔡阳攻刘备汝南之战

曹操夜袭乌巢之战

年曹操破袁绍仓亭之战

年锺繇击郭援平阳之战

年贺齐平建安之战

袁谭与袁尚之战

曹操攻袁谭袁尚黎阳、邺城之战

年曹操攻袁尚邺城之战

曹操灭袁谭南皮之战

孙权平妫览戴员丹阳之战

孙权平山越之战

年杜畿灭卫固定河东之战

曹操平定幽州之战

曹操灭高斡壶关之战

年乐进李典破管承长广之战

于禁平昌豨东海之战

雍州兵讨张猛之战

年孙权攻黄祖江夏之战

曹操攻乌桓白狼山之战

年孙权灭黄祖夏口之战

曹操灭刘表襄阳之战

曹操破刘备当阳之战

赤壁之战

年周瑜攻曹仁江陵之战

孙权围攻合肥之战

张昭攻当涂之战

贺齐攻陈仆黟、歙之战

张辽平陈兰、梅成六安之战

年步骘灭吴巨交州之战

年曹操破马超渭南之战

刘备灭刘璋取益州之战

年曹丕攻田银苏伯之战

年曹操攻孙权濡须口之战

马超攻韦康冀城之战

年夏侯渊攻马超祁山之战

诸葛亮入川之战

夏侯渊灭宋建陇右之战

孙权攻占皖城之战

夏侯渊攻韩遂长离之战

霍峻守葭萌城之战

年曹操破窦茂灭韩遂河池之战

张飞攻张郃巴西之战

赵俨平吕并陈仓之战

曹操攻张鲁阳平之战

孙权围合肥之战

年陆逊击费栈丹阳之战

孙权与曹操第二次濡须口之战

年王必平耿纪许昌之战

曹洪破吴兰下辨之战

曹彰击乌桓代郡之战

曹仁破侯音宛城之战

李严平定马秦、高定之战

刘备攻取汉中之战

年刘封、孟达攻申耽上庸之战

樊城之战

吕蒙袭关羽江陵之战

年孟达攻刘封上庸之战

苏则平定河西之乱

年张既平定河西之战

年夷陵之战

杨洪平黄元叛蜀之战

曹丕首征东吴之战

曹休与吕范洞口之战

年曹仁与朱恒濡须口之战

张郃攻占江陵中洲之战

曹真与朱然江陵之战

贺齐取蕲春之战

年田豫击鲜卑轲比能之战

曹丕攻广陵之战

年任福平蔡方、唐咨之战

诸葛亮平南中之战

周鲂攻彭绮鄱阳之战

年泪饭交趾之战

孙权攻魏之战

诸葛瑾攻襄阳之战

年张嶷平张慕之战

年曹真破赵云之战

孟达反魏之战

诸葛亮攻魏街亭之战

年葛亮攻魏陈仓之战

诸葛亮攻魏武都、阴平之战

魏与吴石亭之战

年曹真攻蜀汉中之战

潘浚、吕岱平武陵蛮之战

满宠守合肥之战

年布袭王凌阜陵之战

诸葛亮攻魏上邽之战

年魏与吴成山之战

魏与吴庐江之战

魏攻公孙渊辽东之战

年马忠平南夷之战

魏击鲜卑楼烦之战

吴攻魏合肥新城之战

年诸葛亮攻魏五丈原之战

杨仪杀魏延之战

诸葛恪平山越

吕岱平李桓、罗厉庐陵之战

年陆逊平彭旦鄱阳之战

毋丘俭攻公孙渊辽东之战

陆逊平吴遽豫章、庐陵之战

年司马懿平公孙渊辽东之战

年羊衠袭辽东之战

吕岱平廖式交州之战

年张嶷平越雋之战

年吴攻魏芍陂、樊城之战

年吴袭六安之战

年曹爽攻蜀汉中之战

年吴攻魏柤中之战

毋丘俭攻高句丽之战

年姜维平汶山夷之战

年姜维攻魏洮西之战

年邓芝攻涪陵夷之战

陆胤平交趾、九真夷之战

年姜维攻曲城之战

姜维攻西平之战

年魏与吴江陵之战

吴败文钦之战

年王基、州泰击吴之战

年魏与吴东兴之战

年吴、蜀攻魏南安、合肥之战

年姜维攻临洮、陇西之战

年司马师平毋丘俭、文钦之战

孙峻攻寿春之战

姜维攻狄道之战

年文钦、吕据攻魏之战

姜维攻段谷之战

年姜维攻芒水之战

司马昭破诸葛诞寿春之战

魏平高显县民之战

吴平三郡起义之战

年成济杀魏曹髦之战

年姜维攻邓艾洮阳之战

年曹魏灭蜀之战

吴平吕兴交趾之战

钟离牧平武陵之战

年罗宪抗吴永安之战

王稚攻吴句章之战

钟会、姜维反魏成都之战

年堂施起义军之战

年吴攻江夏之战

杨稷破刘俊交州之战

晋与吴合肥之战

年晋攻鲜卑万斛堆之战

吴晋涡口之战

年青山之战

吴攻晋交趾等郡之战

匈奴刘猛攻并州之战

年晋攻匈奴刘猛之战

陆抗平西陵之战

王睿平定张弘之战

杨欣讨宋质之战

年吴晋戈阳之战

年吴镇压奚熙之乱

晋反击凉州胡之战

晋攻吴枳里之战

吴攻晋江夏之战

年晋攻鲜卑之战

年胡奋击并州胡之战

晋攻鲜卑之战

鲜卑攻晋边之战

杨欣讨令狐宏之战

年文鸯破鲜卑之战

吴晋江夏之战

年晋与鲜卑武威之战

晋吴皖城之战

晋吴西陵之战

年吴攻郭马之战

马隆收复凉州之战

年晋灭吴之战

三国资料正文三国兵制

三国兵制

公元一九二年,士夫官僚集团成员曹操带兵镇压青州黄巾军,收得降兵三十余万,他从中挑选精锐,扩充自己的队伍,组成新军“青州兵”。一九六年,曹操借口洛阳残破,把汉献帝接到由他控制的许县,暂定许为汉都。同年,鉴于长期兵荒马乱,人民流亡,土地荒芜,各地粮食和兵源都发生危机,曹操又在许下募民屯田,以后更在其势力范围内的“州郡列置田官,所在积谷,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注引《魏书》)。这样,曹操在军事上有了精锐强盛的部队,在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在经济上也有了雄厚的基础,再加上他能够笼络豪强大族和士夫官僚,善于招贤用将,终于统一了北方。这时能够在军事上和他进行较量的,只有刘备和孙权两股割据势力。二零八年,曹操用汉献帝的名义任命自己为相国,以后又封为魏公,进爵魏王,国家大权一手独揽,使东汉帝国名存实亡。公元二二零年,曹操病故,其子曹丕代汉称帝,国号魏。次年,刘备在成都称汉皇帝;又过一年,孙权在江东自称吴王,以后又进称吴皇帝。三国分立对全国来说,似是分裂,对各自地区来说,却是一片较广大地区的统一。这种局面维持了四十多年。二六三年,魏军伐蜀,直逼成都,蜀汉后主刘禅投降,蜀汉亡。二六五年,魏丞相、晋王司马炎废魏元帝曹奂,自立为帝,国号晋。二八零年,晋灭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使中国得到暂时的表面的统一。

魏、蜀、吴三国,魏最强大,我们先来谈魏兵制。

曹魏时期的中央军,分为中军和外军。关于中、外军的来历,何兹全《魏晋的中军》一文作了明确的阐述:“‘中军’是对‘外军’而来的,中外军的区别形成于汉建安时代(公元一九六——二二零年),到魏黄初年间(公元二二零——二二六年)都督制成立,中外军的区分及中外军的名称也就正式成立。建安以前,曹操集团不过是当时割据局面下的群雄之一。曹操迎献帝都许,挟天子以令诸侯,尤其是在官渡之战,打败袁绍,取得冀、并、青诸州以后,他的统治区才渐具国家的规模。这时局面大了,再不能象过去一样,带领一支军队(虽不是全部也是大部)到处征战,因之便产生了留屯的办法。平定一个地方,即留一部分军队在那里驻防,并由一人任统帅,统摄辖区内诸军。这种留屯制,实即魏晋以下盛行的军事上分区的都督诸军制的滥觞。这种情形,发生于曹操打败袁绍占有冀、并诸州之后,到赤壁战后,三国鼎峙的局面形成,便渐渐固定为一种制度,而且发展为后来的都督制。国家的军队既在事实上分了内外,内外的名称自然也跟着形成,留屯在外的将军及都督所领的兵,就称为外军;中央直辖的军队,就称为中军。”(《读史集》二五八页)

魏的中军略等于汉代的南北军,担负着宿卫皇宫、拱卫京师的任务,所以《历代兵制》认为“魏制略如东汉,南北军如故”,依然把魏的中军称为南北军。不过由于汉末三国战事频仍,中军常常四出征伐,与汉代北军相比,魏中军的作战任务重得多。

《历代兵制》叙述了魏中军的发展:“初,曹公自置武卫营于相府,以领军主之。及文帝增置中营,于是有武卫、中垒二营,以领军将军并五校统之。”武卫营是曹魏集团最亲近的宿卫禁兵,其设置时间,王欣夫《补三国兵志》说在建安十三年(公元二零八年)。那时曹操刚做相国,便在相府自置武卫营。当时汉帝的禁兵为数已不多,且在曹操控制之下,武卫营一成立,相府更是威重汉宫。武卫营的统帅最初是许褚,官职为武卫中郎将,后迁武卫将军。曹魏王国作武卫将军的,都是皇帝很亲近的人。魏文帝置中垒、中坚二营,归中领军统帅,魏明帝又置骁骑,游击二营。《历代兵制》只提到武卫、中垒二营,有所疏漏。《历代兵制》说“武卫、中垒二营,以领军将军并五校统之”,也是不确的。事实上,曹魏先后置武卫、中垒、中坚、骁骑、游击等新五营,归中领军统帅;东汉以来北军的屯骑、步兵、射声、越骑、长水五营,曹魏时期依然存在,但兵员已少的可怜,五校地位已不如武卫将军等,已无可能去统帅武卫、中垒等新营。

关于魏中军的组织系统,《历代兵制》说:“有中、左、右、前军各一师,又有中护、中领军、领、护军将军各一人。其他杂号无常数。”陈傅良认为,汉的南北军到曹魏时期演变为中、左、右、前军了。其实,只有中军相当于汉的南北军,所谓左、右、前军等,显然与中军相对,可能是对留屯在不同地方的外军的称呼。《三国志》、《资治通鉴》常有“东兵”、“东军”一类提法,都是指留屯东方的外军,左、右、前军等也是这类提法。中军的统帅,陈傅良认为有“中护、中领军、领、护军将军各一人”。历来谈曹魏兵制者,多象他一样,以为魏中军同时存在中护军、中领军与领军、护军这样一批统帅。其实领军与护军和中领军与中护军是不同时期的职官。《玉海》卷一三七:“魏武为相,以韩浩为护军,史涣为领军,非汉官也。建安十二年,改护军为中护军,领军为中领军。”这段话与史实略有出入,但指出中护军、中领军的前身就是护军、领军,无疑是正确的。改领军、护军为中领军、中护军,是由于当时中央军在事实上已分成中军与外军,所以要在中军统帅领军、护军前冠以中字。由于领、护军改名中领、中护军后还有人沿袭旧称,载之史书,故后人往往认为领、护军与中领、中护军并存。对于中领军或中护军中资历厚重者,可进称为领军将军或护军将军,但中军也不可能同时既有领军将军、护军将军,又有中领军、中护军。中领军是中军诸营的统帅,他亲领中领营,并兼领中军诸营;中护军在中军的地位仅次于中领军,他负责武官的选用,并亲领中护营。

留屯各地的外军,开始编制很不一致,统帅往往临时由中央委派和更换。到魏文帝时,情况发生了变化。《历代兵制》:“黄初三年,特置都督诸州军事,寻加四征四镇将军之号,又置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位太尉上。”曹魏的都督诸州军事,是代表中央分驻各地的军事长官,所领是不同于州郡兵的中央军队。所谓四征四镇,是指征东将军、征南将军、征西将军、征北将军与镇东将军、镇南将军、镇西将军、镇北将军等称号,此外还有所谓四安四平将军的称号,这些都不是固定军职,而是临时赠封的称号。从这些称号也可以知道,那些都督诸州军事的将军,是代表中央去行征伐镇压之权。中外诸军即中军与外军,“置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则是以大将军统帅全国中央军,大将军成为曹魏最高军事统帅。曹魏政权是取代东汉王朝而建立的,开始仍以太尉为最高军政长官,置大将军后,太尉最重要的权力被分割,所以陈傅良说大将军“位太尉上”。

综上所述,曹魏中央军的系统是:

——中军-领军、护军——诸营将校

中央军-大将军——

——外军-都督诸州军事

除了中军与外军,曹魏政权还有作为地方兵的州郡兵。东汉光武帝罢兵募士,郡国兵力十分薄弱。到东汉末年,一些州郡守割据称雄,兵力转强,多数州郡的军队则逐一消灭或兼并。曹操统一北方,大大小小的割据武装或被消灭,或被收编,北方各州郡往往只有留屯的中央军,而没有地方武装了。当时丞相主簿司马朗建议令州郡都建立地方武装,以“外备四夷,内威不轨”。《历代兵制》:“自纳司马朗之言,复令州郡典兵,然未置尉,盖太守或刺史兼帅。”州郡兵以守备本州郡为职,必要时也应调出征。州郡兵地位比中军、外军低,“州郡都督不与中外军同......苟在中军之例,虽下功必侯;如在州郡,虽功高不封”(《晋书.段灼传》),但地方州郡长官的权力却借此大大膨胀起来。所以《历代兵制》认为,曹魏政权的“兵权外聚于州牧,内归于大将军及太尉”。因此后来有人上疏魏明帝,要求解除缘边州郡刺史、太守的领兵权,另外派遣大将去镇守,以免刺史、太守领了兵则“专心军功,不勤民事”,而不能“独修务本之业”(《三国志.魏志.杜恕传》)。

曹魏兵制,还有屯田兵值得一提,但陈傅良对此又疏漏了。曹魏的屯田分民屯和兵屯两种,是汉代官田出租办法及边郡屯田的推广。民屯的管理方式是:由大司农掌管全国的民屯,典农中郎将负责一州郡的民屯,典农都尉负责一县级单位的民屯,屯司马负责一生产单位——一屯。每一屯有屯田客五十人。民屯的任务是种植稻、粟、桑、麻,百分之五十至六十的收获上缴政府。屯田客不服兵役,但实行军法部勒式管理,应该纳入兵制研究的范围。建安初年开始的屯田,本是为了束缚流民于土地和为政府提供大量租入以充军需;到魏末晋初,统治者为了世家大族的利益,经常分割屯田,瓜分屯田客,屯田制度遭到毁灭性破坏。兵屯的开始晚于民屯,一般是保持原有的军事编制,设立在与吴蜀两国对峙的边境,让士兵且佃且守。东吴也有与曹魏大体相似的兵屯和民屯。

再谈蜀兵制。蜀汉兵制大致和魏相同,但又有其特点。蜀的中央军,《历代兵制》说:“蜀置五军。其左、右将军、督、护一人,其中师、监、护、典、参军各一人,其前师、将军、监、护、督军各一人,其后督、将军、兼一人。其将校略如汉。”五军即前、后、左、右、中军。中军与曹魏一样同时又是宿卫部队;前、后、左、右四军略等于曹魏的外军。蜀汉中央军置军师将军一至二人,为全国最高军事统帅。五军的组织系统不完全一样,中军有护军、监军、军师、都护、领军、典军各一人;前、后军有护军、监军、军师、领军、典军各一人;左、右军有护军、监军、都护各一人。据《三国志.蜀志.关张马黄赵传》,前、后、左、右军的统帅分别是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只有中军统帅是护军;而据王平、刘敏、姜维等传,前、后、左、右四军又常以护军或监军为各自的统帅。因此,前将军等官号,究竟是护军的另称还是进称,或者是不同时候的职官,还有待进一步考查。

蜀的基层军队,有许多不同的称号。《历代兵制》:“兵有突将、无前、(上宗下贝)叟、青羌、散骑、武骑之别,盖不全用蜀人也。”“刘璋时,三辅流人数万,收以为兵,号东州兵。”这里所举的尚不完全,据王欣夫《补三国兵志》统计,蜀有以下称号的基层军队:曲长,汉军本有部和曲的编制,蜀有曲长,则在部分军队尚有曲的编制。屯将,蜀有屯将,则有屯的编制。突将,冲锋队的将领,则蜀军往往有专门的前锋队。无前、无当,二者可能同为一支精勇的队伍。飞军,以羌族的一支——青羌为主,分为五部。虎步,精勇的步兵队伍。虎骑,精勇的骑兵队伍,此外还有散骑、武骑等骑兵队。白(目毛),由以白羽毛为饰的少数民族组成。(上宗下贝)叟,由(上宗下贝)人(湖南、四川一带的少数民族)组成。此外还有夷兵,由荆州一带少数民族组成。从这些称号可以看出,蜀政权不仅让蜀中汉人当兵,而且大量以外族为兵,组成飞军、青羌、白(目毛)、(上宗下贝)叟、夷兵等外族军队。从东州兵的情况还可看出,蜀汉还把外来流民组建成军队。

最后谈东吴兵制。东吴兵制比较杂乱,大体也与魏无异。其军队特点,如《历代兵制》所说:“吴多舟师,营校略异于汉。”东吴立国江南,北有长江天险,东南有东海、南海,内地多湖泊水泽,多水域的自然条件,尤其是丰富的物产和发达的经济,决定其水军强于魏、蜀,以致数次以舟师挫败来进攻的曹魏大军。东吴的般只体积大、数量多,并且有艨冲斗舰、楼船、飞云、盖海、赤龙、驰马、长安、大舶、大(舟扁)、青龙战舰、晨凫等众多名号。根据《吴书》的记载,当时能载马八十匹的还算小船(《三国志.吴志.孙权传》嘉禾二年注引)。又根据《晋阳秋》,西晋灭吴时,接收其船只五千余艘(《三国志.吴志.孙皓传》注引),其中包括运输船和战船,运输船中,相当大一部分属于水军作运输军需用。这样,我们虽不能得知东吴水军船只的具体数字,但其规模之大则是可以想见的。公元二三零年,吴大帝孙权曾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甲士万人,乘船到达夷洲(今台湾),可见当时东吴水军舟师不仅时刻巡守长江天险,而且游弋于辽阔海域。东吴水军统帅为水军都督。

东吴的中央军与曹魏、蜀汉相同,有前、后、左、右、中五军,军中将领亦有护军、领军、典军、军司马等。一旦进行战争置大都督总领五军,各军置部督等。

东吴军队大部分由山居的越人组成,以山越为兵,仅见于记载的已不下十余万。西晋灭东吴时,接收其军队二十三万。东吴军队有许多不同名号。《历代兵制》:“兵有解烦、敢死两部,车下虎士、丹阳青巾、交州义士及健儿、武射之名非一,调度亦最无法。”这里列举的也很不完全。据王欣夫《补三国兵志》统计,东吴军队有下列名号:羽林,是宫廷禁卫部队。虎骑,拱卫京城的骑兵部队。敢死、解烦、无难、马闲,都是精勇的冲锋队,多分左右两部,各以左部督和右部督领兵。五营、五校,各有五营兵,五营有五营督领兵,五校有五校督领兵。升城、绕帐、外部、营下、帐下,大约都是屯驻在京城以外的队伍,分属前、后、左、右四军。还有车下虎士、丹阳青巾、交州义士、健儿、勇敢、虎射吏等名号的地方兵。从义士、健儿等名号推测,这些地方队伍可能大多为东吴豪族将帅厚养的子弟兵。《三国志.吴志.甘宁传》:“能厚养健儿,健儿亦乐为用命”。可见这些队伍与其世袭将领的关系非常特殊。

三国资料正文东汉十三部州

东汉十三部州

司隶校尉部:治所河南(今洛阳市东)辖区今陕西中部,山西西南部及河南西部。称为“司州”。

豫州:治所谯(安徽毫县)辖区今河南南部、东部、安徽北部、江苏西北角及山东西南角。

兖州:治所昌邑(今山东金乡县西北)辖区今山东西南部,河南东部和江苏西北角。

徐州:治所郯(山东郯城县西南)辖区今山东东南部,江苏北部及安徽东北角。

青州:治所临锱辖区今山东北部及河北东南角。

凉州:治所陇(甘肃清水县北)辖区今甘肃东南部。

并州:治所晋阳(太原市西)今陕西北部,山西大部及内蒙之一部。

冀州:治所高(hao)(河北柏乡县北)辖区今河北西南部。

幽州:治所蓟(北京城西南)。辖区今河北北部,辽宁、吉林各一部。扬州:治所历阳(安徽和县,后迁寿春)辖区今江苏南部、安徽中部、南部,浙江、福建、江西三省。

荆州:治所汉寿(湖南常德市东)辖区今河南西南部,湖北、湖南二省及黔、桂、粤三省边缘。益州:治所雒(四川广汉县,后迁绵竹,再迁成都)辖区今川、黔、滇三省大部,陕西南部及鄂、甘各一隅。

交州:治所广信(广西梧州市)

三国资料正文三国地名今所在

三国地名今所在

七星关:今贵州毕节西南七星山上,传诸葛亮祭旗处。

九江郡:治寿春。辖今安徽淮南巢湖以北地区,魏改淮南郡。

下邳:国名(国与郡级别性质一样,国的行政首脑称相)治所在今江苏睢宁西北,辖苏皖北部各一部分。

上郡:治所在肤施,今陕西榆林东南。

上党郡:治所在壶关,辖晋东南。

上庸郡:汉末始置,治所在上庸,在今湖北竹山西南。

山阳县:今河南焦作东,汉献帝被废为山阳公即此地。

山阳郡:山东金乡西北。

广陵郡:治所在今扬州西北,当时属于徐州管辖。

小沛:即沛县的别称。

义阳郡:湖北枣阳东南。

子午道:从长安东南的杜陵穿秦岭到汉中的通道,南口在今安康。

天水郡:治所在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东汉时曾叫汉阳郡,魏又改为天水。

五原郡:治所为九原,在今内蒙包头西北,吕布为五原人。

五丈原:在今陕西歧山南,斜谷口西。

太原郡:治所在晋阳,即今太原市西南。

中山:汉时郡、国,治所在卢奴(今河北定县)

长坂:在今湖北当阳东北。

长沙郡:当时治所在临湘,即今湖南临湘。

乌林:孙刘破曹处,今湖北洪湖县东南,长江北岸的乌林矶。

巴东郡:汉末刘璋设,治鱼复,即今四川奉节东。

巴郡:原来的巴郡在刘璋时被一分为三,分巴东、巴西和巴郡,巴西治閬中(今阆中),巴郡治江州(今重庆)

左冯翊:汉时将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称三辅,即把京师附近地区归三个地方官分别管理。左冯翊、右扶风既是官名,也是行政区名。魏改冯翊郡,治所在临晋,今陕西大荔。

右扶风:见上条。魏改扶风郡,治槐里,今陕西兴平东南。

右北平:治平刚,在今辽宁凌源西南。公孙瓒曾领此郡。

龙编:在今越南河内东,天德江北岸,为交州和交址郡治所。

平原:有时称郡有时改国,治所均在今平原县西南。

东平国:治无盐,即今山东东平。

东郡:辖鲁西和豫东北,治濮阳(今河南濮阳西)。

东莞郡:汉末设,治所在今山东沂水东北。

东海郡:治郯(今山东郯城北),陶谦时为徐州治所在郯,后迁到彭城。

北地郡:治富平,今宁夏吴忠西南。

北海郡:有时称国,治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

卢龙塞:即今河北喜峰口。

代郡:治代县,今河北蔚县西南。

白马:在今河北滑县,当时在黄河南岸,与北岸黎阳津相对。

白帝城:在四川奉节白帝山上,是东汉处公孙述建,他自以为是白帝,故命名。

汉中郡,治南郑(今陕西汉中东)。

永昌郡:辖今云南大理及哀牢山以西,治不韦,即今云南保山东北。

弘农郡:治弘农县,即旧函谷关地,在今河南灵宝北。辖黄河以南,宜阳以西。

辽东郡:治襄平,即今辽阳。

辽西郡:治阳乐,即今辽宁义县西。

西县: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屯兵处,在今甘肃天水西南。

西河郡:汉时西河郡辖今内蒙伊克昭盟东部及晋西地区。治兹氏,即今汾阳。

扬州:汉扬州包括江苏的江南、安徽的淮河以南及浙江、福建、江西三省。三国时魏、吴各有扬州,吴扬州治建业,魏扬州治寿春。

夷陵:在今湖北宜昌东南。吴后改西陵,晋又改夷陵。

华容:今湖北潜江西南。

延津:今河南延津,当时在黄河以南。从延津东北至滑县的渡口,也统称延津。

合浦郡:治合浦,在今广西合浦东北。

会稽郡:治三阴,即今绍兴,辖浙江的钱塘江以南和福建。后吴又增设临海、建安等郡,辖地缩小。

交州:东汉交州治番禺,即今广州,辖今两广及越南北部。吴分交州为交州和广州,广州治番禺,交州治龙编(在今越南河内东),交州辖今越南北部和两广的雷州半岛和钦州地区。

齐郡:治临淄(在今山东临淄)。

朱崖郡:孙吴时设置,治徐闻,在今雷州半岛的徐闻县西,称海南岛为朱崖洲。

并州:东汉和魏治晋阳,辖今山西大部以及内蒙、河北各一部。

米仓道:从汉中沿着濂水谷道和巴江谷道到四川巴中的道路。

江夏郡:汉时治安陆(今湖北云梦),辖今河南、湖北各一部,三国时魏吴各有江夏,魏在上旭(今云梦西南),吴在武昌(今鄂城)。

江州:即今重庆嘉陵江北岸。

汜水关:在今河南荥阳汜水镇,也就是虎牢关,演义里把一个关两个称呼误以为两个关。

汝南郡:治上蔡,即今上蔡西北。

安定郡:治临泾,今甘肃镇原东北。

祁山:在今甘肃礼县东北。

阳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南古董滩附近。

阳平关:汉阳平关在今陕西勉县白马河与汉水交接处,蜀汉的阳平关在在汉阳平关南,今宁强西北。

阴平郡:曹操时设立,治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后被蜀汉占有。邓艾灭蜀时经过的阴平道是指从今文县穿越岷山山脉,经过四川平武、江油到成都的道路。

麦城:今湖北当阳东南沮水、漳水之间。

赵国:即邯郸郡,治邯郸。

苍梧郡:治光信(今广西梧州),辖梧州及湖南、广东一部分。

赤壁:一般认为是今湖北蒲沂西北的赤壁山,也有说武汉以南的赤矶山。苏东坡把湖北黄冈的赤鼻矶误作赤壁,又被称为东坡赤壁。

邺:今河北临漳西南。是冀州和魏郡的治所。

吴郡:治吴县(今苏州),辖今苏南浙北,包括杭州在内。

庐江郡:治所在舒城,即今安徽庐江西南。

庐陵郡:孙策时设置,治庐陵(在今江西泰和)。

沛国:治相县,在今安徽,和沛县即小沛是不同的概念。

汶山郡:治汶江,在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北。

陆口:即蒲沂口,蒲矶口,陆水入长江处,鲁肃、吕蒙屯兵处。

陇西郡:治狄道,今甘肃临洮南,魏移到襄武,即今陇西。

陈仓:在今陕西宝鸡市东。

陈国:献帝时改陈郡,治陈县,即今淮阳。

陈留郡:治陈留,在今开封东南陈留城。

昭陵郡:吴开始设置,治昭陵,即今湖南邵阳。晋为避司马昭讳改邵陵郡。

青州:辖今山东东北部和河北的一小部分,治临淄。

青溪:吴在建业城东南开运河,从钟山西南经今市区入秦淮河。

武乡:诸葛亮封武乡侯,在汉中东北。

武昌:原名鄂县,今湖北鄂城,孙权时改。

武威郡:治姑臧,今甘肃武威。

武都郡:治下辨道,在今甘肃成县西。

武陵郡:治临沅(今湖南常德西),辖今鄂西南、湘西及黔桂各一部分。

郁林郡:治布山,在今广西桂平西。辖今广西大部。

芒砀山:在河南永城东北,分芒山和砀山,演义中张飞一度在此落草。

昌邑郡:汉昌邑郡或国、山阳郡是同一概念,治昌邑,在今山东巨野东南。山阳郡和献帝被废后居的山阳县不是一个概念。

昌黎郡:魏始设置,治昌黎,(今辽宁义县)。

金城郡:辖今甘肃兰州以西和青海一部分,治允吾(今甘肃永靖西北),汉的金城县是指今兰州,不在金城郡辖内。

京城:今江苏镇江,-年孙权从吴移治此。东晋开始改叫京口。

兖州:辖今山东西南和河北东部,治昌邑。

河内郡:辖今河南的西北部,治怀县,在今河南武陡西南。

河东郡:辖今晋西南地区,治蒲坂,关羽为河东人。

河间郡:有时是国。治乐城,今河北献县东南。

河南郡:治洛阳,东汉时郡的首脑称河南尹。

泸水:今雅砻江下游及金沙江和雅砻江交汇后的一段。

油口:又叫油江口。赤壁战后硫备曾驻军于此,在湖北公安北,是古油水入长江口。

定襄郡:治今内蒙和林格儿西北。

官渡:在今河南中牟东北。

房陵郡:东汉房陵郡,魏改新城郡,治房陵,即今湖北房县。

建业:今南京。

建宁郡:原叫益州郡,刘备时改,治昧县(今云南曲靖)。

建安郡:孙吴时分会稽设置,浙江、福建由此开始分治。治建安,在今福建建瓯。

始兴郡:孙吴分桂阳郡设置,治曲江,在今广东韶关南。

始安郡:孙吴分零陵郡设置,治始安,在今广西桂林。

沓中:姜维屯兵处,在今甘肃舟曲西、岷县南。

城阳郡:治莒县,即今山东莒县。

荆州:辖今湖北、湖南及河南、贵州、两广各一部分。原治汉寿,在今湖南常德,刘表治襄阳,后吴魏各有一部分,吴治江陵,魏治襄阳。

勃海郡:治南皮,今河北南皮东北。辖今天津及河北、山东各一部分。

南阳郡:治宛城。

南郡:治江陵,孙吴曾移治公安。

荥阳郡:曹魏时始设置,讨董卓时尚未有荥阳郡,更无荥阳太守的称呼。

赵郡:在今河北邯郸一带,治邯郸。

临川郡:孙吴在今江西抚州一带分豫章郡设临川郡,治南城,即今江西南城东南。

临渝:又称渝关,即今山海关。

幽州:辖今河北北部、辽宁大部北京市和海河以北的天津市,治所就在今北京城西南。

信都郡:又称广川国,治信都县,在今河北邢台西南。

济阴郡:治定陶(今定陶西北)

济南郡:治东平陵,即今山东章丘西,晋移历城(今济南)。

泰山郡:治奉高,在今山东泰安东北。

桂阳郡:治彬县,即今湖南彬州,辖今湘南粤北。

常山郡:治真定,即今河北正定。

夏口:汉水入长江处,也称汉口、沔口、鲁口。孙吴在蛇山上筑夏口城。

柴桑:在今九江西南,孙权在赤壁之战前驻柴桑,他的治所仍在吴,只是把柴桑作为临时指挥部。

逍遥津:在今安徽合肥东北。

徐州:治郯城,在今山东,曹魏时移彭城。

胶东郡:有时是国,治即墨,在今山东平度东南。

高阳郡:治高阳,即今河北高阳。西汉初郦食其自称“高阳酒徒”,是高阳乡,在今河南,与高阳郡无关。

益州:辖今四川、陕南、甘肃一小部分,湖北的西北部,云贵大部。本来治雒(今广汉北),刘焉时移绵竹(今德阳东北),再移成都。

益州郡:治滇池,在今云南晋宁东,益州郡和益州是两个概念。蜀汉改为建宁郡。

凉州:辖今宁夏、甘肃及青海、陕西、内蒙各一部分。原治陇县(今甘肃张家川),曹魏移姑臧(今武威)。

琅邪国:治开阳,即今山东诸城,诸葛亮是琅邪人。

梓潼郡:刘备称帝前分广汉郡设梓潼郡,治梓潼,即今四川梓潼。

斜谷道:秦岭太白山发源的褒水向南流入汉水,斜水向北流入渭水,利用这两条河谷开辟的道路叫褒斜道,又叫斜谷道,斜谷的北口在今陕西眉县西南。

清河国:治甘陵,在今山东临清东。

涿郡:治涿县,即今河北涿县。

淮阳郡:治宛丘,即今河南淮阳。

淮南国:治寿春(今安徽寿县),辖今安徽淮河以南部分。

渔阳郡:治渔阳,在今北京密云西南。

涪陵郡:治涪陵(今四川彭水),刘备始设置。

梁国:治雒阳(今河南商丘南)。

博陵郡:治博陵县(今河北蠡县),建安末废。曹魏时又改博陵县为博陆县。

博望:在今河南方城西南。

葭荫:在今四川广元西南,蜀汉改汉寿。

健为郡:治武阳(今四川彭山东),辖今四川南部和云南贵州各一部。

街亭:在今甘肃庄浪东南。

颖川郡:辖今河南中部,治阳翟(今河南禹县)。

鲁郡:治鲁县(今山东曲阜)。

敦煌郡:治敦煌县,在今敦煌西。

渭桥:汉时在长安附近有渭桥,中渭桥在今咸阳东十公里处,东渭桥在灞水入渭水处,西渭桥在今咸阳南。

零陵郡:辖今湘南桂北,治泉陵,即今湖南零陵。当时的零陵县在今广西全州。

蜀郡:治成都,辖地北到松潘,南至宜宾。

雍州:东汉末始设置,曹魏时辖今陕西中部、甘肃东南部及宁夏、青海各一部分。

鄱阳郡:汉末孙权设鄱阳郡,治鄱阳县,就在今江西鄱阳。

谯郡:曹操在建安末年分沛国设谯郡,治谯县,即今安徽亳州市。曹操是谯县人。

黎阳津:在今河南浚县东,是古黄河北岸的重要渡口,与南岸白马津相对。

豫章郡:治南昌(即今南昌),原辖境大致同今江西省,后孙吴划分了几个郡,辖地缩小。

冀州:治邺(今河北临漳西南),辖今河北中部、南部和山东、河南各一小部分。

襄平:在今辽宁辽阳。

襄阳郡:治襄阳,即今河南襄阳。

三国资料正文三国官制的组织和特点

三国官制和两汉官制基本相同。但是三国毕竟是另一个时代,而且是三个国家,其官制不可能和两汉有很多地方相同,或相同之处无任何差异。可惜对此不能做详细阐述。原因一是缺乏三国的官志材料,可以说从有三国时起就较其它朝代缺乏这方面的材料;二是后世研究的成就也不多,大概以为三国和汉朝相同,不需要进行更细致的研究,正是造成这一问题的症结所在。现在要像其它朝代一样罗列魏、蜀、吴三国的各级官制组成办不到,只可就其大致巳知的官制说明曾经存在过的官制组成梗概。特点结合其中,不再赘述。

一.魏国的官制组成和特点

三国之中,只有魏国是和东汉一脉相承下来的国家,而且两个朝代很难找出一个划时代的严格标志。以魏文帝即位为始,则名义上说得通,实际上不符合;以建安元年曹操迎汉帝都许昌为界线,贯际上有道理,名义上分不开。所以在官制上魏汉非常相似,在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一段里,既是汉又是魏。魏文帝及其后继者又无根本改变,二者相同之处必然较多。此其一。在三国之中,魏国占地广阔,建国最早,尽管蜀、吴都不承认,而客观的印象,魏国总有代表中央或全国最高统治者的气魄。这就使魏国在官制上比较齐全。此其二。魏国不但上承于汉,而且下接于晋,这表明魏国在统治过程中治国有方,晋以魏为基础建立一代新王朝,减蜀、减吴,实现又一次大一统。在官制上三国时期的真正创新,大多出于魏国。此其三。以上三点可以说是魏国官制组成上的特殊之处,或说特点亦可。

丞相、相国,建安十三年汉罢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六月,曹操为丞相,总揽朝政。曹操死后,其子曹丕嗣位为丞相。建安末钟繇曾为相国。文帝初即位,又命御史大夫华歆为相国。属官有左右长史,左右司马,从事中郎,署诸曹事,主簿,掾属,舍人。

大傅、太保,魏初置,以钟繇为之。末年又置太保,以郑冲为之。其属有左右长史,署诸曹事,司马,从事中郎,主簿,掾属,舍人。

大司马、大将军位在三公上,大司马掌武事;大将军掌征伐,其属有左右长史,左右司马,军师,从事中郎,参军,列曹掾属,舍人。大将军其属官主簿外尚有记室,列曹掾外尚有都督。

太尉、司徙、司空,位为三公。魏文帝即位之初,以大中大夫贾诩为太尉,黄初元年改相国为司徒,御史大夫为司空。太尉典兵狱,司徒主民事,司空掌水土。其属官均有军师,长史,司马,从事中郎,主簿,参军,列曹掾,诸都督,舍人等。

骠骑将军、车骑将军,位从公,其属官有军师,长史,从事中郎,正行参军,诸都督,主簿,掾史等。

光禄大夫,位从位,掌劝善规过。汉代多为临时派遣之特使,自魏始转为优重,不复以为使命之官。往往用为诸公告老再拜之位或在朝显职。

尚书令、左右仆射、列曹尚书,魏尚书台置尚书令一人,典总纲纪,无所不统。仆射主封门,掌授禀,假钱谷,令不在,可代理奏下众事。建安四年始分左右,魏相沿而置。魏改选部尚书为吏部尚书,主选部事,又有左民、客曹、五兵、度支,共五曹尚书,加二仆射、一令,合之称为「八座」。其属官有左右丞,诸部郎中,诸曹典事,主书令史等。

中书监、中书令,典尚书奏事。中书之名始于西汉武帝游宴后庭,开始使宦者典事尚书,谓之中书谒者,置令和仆射。成帝改中书谒者令为中谒者令,罢仆射。东汉省中谒者令,而有中官谒者令,非此职。曹操为魏王,置秘书令,典尚书奏事。文帝黄初初期改为中书,置监、令,以秘书左丞刘放为中书监,右丞孙资为中书令。中书有监、令自此始。其属有中书通事郎,次黄门郎,黄门郎已署事过,通事再署名。已署,奏以人,为帝省读,书可。中书主事令史,著作郎,著作佐郎等。曹魏加强中书权力和扩大官制组织不但是这一个国家的事情,而且是整个三国时代官制的一大变化,影响极为深远,也备受重规。历来被认为是中国官制史上中枢机要改变的一个标志。原来都认为秦汉机要之位,由丞相而归三公。东汉机要之位,由三公而归尚书。魏晋机要之位,由尚书而归中书。魏文帝有此一举,便以亲信之人充任。于是运筹惟幄,权拟丞相,而名义上的丞相不但空有其位,即尚书已经逐渐加重之权,也因此而看轻。中书省成了政权的机要重地。

侍中,魏置四人,不算另外加官者数。掌侍皇帝出入,壮威仪,大驾出则次直侍中护驾,正直侍中负玺陪乘,不带剑,余皆骑从。御登殿,与散骑常侍对扶,侍中居左,常侍左右。备切问近对,拾遗补阙。

给事黄门侍郎,与侍中俱管门下众事,无定员。散骑常侍,魏黄初置散骑,合之于中常侍,同掌规谏,不典事,貂珰插右,骑而散从。魏末散骑常侍又有在员外者。又有散骑侍郎。

中常侍,掌顾问应对。即所谓「规谏」。

给事中,掌顾问应对,位次中常侍。

秘书监,曹操为魏王时置秘书令、丞,及文帝黄初置中书令,而秘书便改令为监。后以何祯为秘书丞,因为秘书先已有丞,便以祯为秘书左丞。

太常,黄初元年,文帝初即位改奉常为太常,掌礼仪祭祀。其属有丞,主簿、协律都尉、博士、祭酒及太史、太庙、太乐、园邑令等。太常博士,魏文帝初置,与汉朝五经博士不是同一种官职。

光禄勋,黄初元年,文帝初即位改郎中令为光禄勋,掌宿卫宫殿门户,其属有五官中郎将、左右中郎将、南北中郎将、虎贲中郎将、羽林中郎将、羽林左右监、奉车都尉、驸马都尉、骑都尉、太中大夫、中散大夫、议郎、黄门令、谒者仆射、冗从仆射、守宫令、清商令、暴室令、掖庭令、华林园令等。

卫尉,掌徼巡宫中。其属有公车司马令、卫士令、左右都候、宫掖门司马。

太仆,掌舆马,其属有典虞都尉、牧官都尉,考功令、车府令、典牧令、乘黄厩令、驿骝厩令。

廷尉,黄初元年,文帝初即位改大理为廷尉。掌平刑狱。其属有正、监、平,并有律博士,主簿,诸狱丞。

大鸿胪,掌诸侯国及归附各族,其属有丞及客馆令。

宗正,掌宗室亲属,其属有丞及诸公主家令,家仆,家丞。

大司农,黄初元年,文帝初即位改大农为大司农。掌钱谷、金帛、货币。其属有典农中郎将、典农校尉、典农都尉、度支中郎将、度支都尉、司马丞及郡丞、太仓令、导官令。

少府,掌中服御诸物衣服实货珍膳之属。其属有丞,材官、校尉、太医令、太官令、上林苑令、钩盾令、御府令、中藏府令、中左右尚方令、平准令。

执金吾,掌宫外,戒非常水火等事,其属有丞,武库令。

将作大匠,掌宫室宗庙路寝建筑。其属有丞及左右校令。

太后三卿,卫尉、太仆、少府,位在九卿之下。皆随宫为官号。其属有丞。

大长秋,皇后卿,掌奉宣皇后意旨。其属有丞。太子太傅、太子少傅、太子詹事,皆掌辅导太子。其属有中庶子、庶子、家令、率更令、仆、虎贲督、司马督,食官令,洗马,卫率、侍讲、门大夫、常从、厩长、舍人、摘勾郎、文学等。

御史中丞,秦有御史大夫,其属二丞,一为中丞。中丞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受公卿奏事,举劾案章。汉因之,及成帝更名御史大夫为司空,置长史,而中丞官职未变。哀帝建平二年复为御史大夫,元寿二年又为大司空,而中丞出外为御史台主。历东汉,至魏皆以御史中丞为御史台长官。其属有治书侍御史,掌律令;治书执法,掌弹劾;殿中侍御史,兰台遣二御史居殿中,伺察非法,即从魏开始。禁防御史,兰台令史。

符节御史,别为一台,位次御史中丞,掌授节、铜武符、竹使符。其属有符玺郎。

都水使者,掌陂池灌溉,保守河渠,其属有前后左右中水衡都尉,河堤谒者,都水参军、令史。

中领军将军,魏国开创之官。建安四年曹操在丞相府自置。及拔汉中,以曹休为中领军。文帝即位,始置领军将军,以曹休为之,主五校、中垒、武卫等三营。又其属还有护军将军,曹操为相,以韩浩为护军,史涣为领事。建安十二年改护军为中护军,领军为中领军,置长史、司马。魏初因置护军将军,主武官选,隶领军。

城门校尉,掌京师城门,其属有司马及门候、门副。

殿中将军,掌督守殿内,其属有中郎将、校尉、都尉、司马、羽林郎。

诸侯王国官,魏制规定,凡国,王、公、侯、伯、子、男六等,有傅、相、常侍、侍郎、郎中令、太尉、大农、文学、友、谒者、大夫、杂署令丞。

地方四征、四镇将军,即束西南北四方,以此分将军之号,兼统州刺史。其属有长史、司马、从事中郎、正行参军、诸督:主簿,掾属。

持节都督,都督诸州军事,兼领刺史。其中又分使持节为上,持节次之,假节为下。其属有护军、参军。

司隶校尉,始为汉武帝所置,历东汉至魏相沿不废。掌察举百官以下,及京师近郡犯法者,井领一州,称为司州。其属有从事史、假佐,都官从事,功曹从事、诸曹从事、部郡从事,武猛从事,督军从事,主簿、录事,门下书佐,省事记室书佐,诸曹书佐等。

州刺史,掌循行郡国,录囚徒,考殿最,或置牧。其属有从事史、假佐员职如司隶校尉。部郡从事、治中从事、别驾从事、功曹从事、主簿书佐,簿曹从事、兵曹从事、文学从事、武猛从事,门亭长、计吏。

郡太守,掌治其郡,其属有丞及中正,诸曹掾史,主簿,督邮,书佐,小吏。

郡都尉,大郡二人,一般一人,典兵禁,备盗贼,其属有丞及司马等。

县令、长,县大者置令,小者置长,掌治其县。其属有丞、尉、三老、啬夫,诸曹掾史等。

少数民族地区有戊己校尉,护羌校尉。护东羌校尉;护乌桓校尉,护鲜卑校尉,西域校尉,西戎校尉。

二.蜀国的官制组成和特点

在三国中,蜀以汉朝正统自居,所以在官制上反映汉朝官制的遗风比较浓重,可惜蜀国是留下材料最少的,却明知这是事实而表述很难。只可就现有材料略作反映。

丞相、司徒,章武元年,刘备即帝位,以诸葛亮为丞相,许靖为司徒。按西汉制度,有丞相无司徒,东汉则无丞相,有三公,司徒为三公之一,蜀国这种以丞相、司徒同时并设,与两汉皆不同。但是丞相在蜀国有重要地位,可能既有制度上的规定,又和诸葛亮本人的杰出才能有关系。其属有左右长史、左右司马、从事中郎等。

太傅,不常置,建安二十四年刘备以许靖为太傅,章武元年许靖为司徒,即无代为之者。

大司马,掌武事,其属有左右长史、左右司马等。大将军,掌征伐,建兴十二年(公元二三四年),以蒋琬为尚书令总统国事,不久即迁大将军录尚书事。从此可知蜀国大将军也有为总统国政者的官衔。其属有左右长史。

太尉,典兵狱,不常置。

司徒:主民事,章武元年蒋琬曾普为之。

骠骑将军、骠骑右将军,车骑将军,前者马超曾为之,而车骑将军张飞曾为之,又有左右车骑将军,张翼、廖化分别为之。

光禄大夫,掌劝善规过。

尚书令,尚书仆射、列曹尚书,令总典纲纪,无所不统。章武三年李岩为尚书令,刘备病笃,托孤于丞相诸葛亮,即以李岩为副。仆射主封门,掌授禀,假饯谷。列曹尚书有吏部尚书、左民尚书、客曹尚书、五兵尚书、度支尚书,其属有诸部郎中及主节令史等。

中书令,平尚书奏事,掌机密。其属有中书郎。侍中,出入侍从,备顾问,或拾遗补阙。董允曾为之。

中常侍,备顾问应对。

秘书令,典艺文图籍,其属有秘书郎。

太常,掌礼仪祭祀,其属有丞,主簿、太史令上高庙令、园邑令等。

光禄勋,宿卫宫殿门户,其属有五官中郎将、左右中郎将、南北中郎将、虎贲中郎将、羽林左右都督、羽林监、奉车都尉、驸马都尉、骑都尉、太中大夫、中散大夫、议郎、黄门令,又有虎步监、虎骑监等。建安二十六年蜀黄龙甘露碑载五官中郎将一人,碑阴载中郎将十三人,与相符,即五官中郎将一人,员数固定,其余中郎将无定员。有人以此证明「蜀承汉制」。

卫尉,徼巡宫中。

太仆,掌舆马。

廷尉,掌刑狱。

大鸿胪,掌诸侯国及归附各族。

宗正,掌宗室亲属。

大司农,掌钱谷、金帛、货币,其属有督农。少府,掌中服御诸物衣服宝货珍膳之属。

执金吾,徼巡京师。

太后三卿,卫尉、太仆、少府,均随太后宫为官号,位在九卿上,其属有丞。

大长秋,皇后卿,掌奉宣皇后意旨,其属有丞。太子太傅.掌辅导太子。

御史中丞,受公卿奏事,举劾弹章。

符节令,掌授节、铜虎符、竹使符等。

中领军、领军、前领军、行领军,掌领禁卫诸军。其属有中护军,步兵、屯骑、越骑、长水、射声五校尉。

殿中督,掌督守殿内。

地方官有四征、四镇将军,以东西南北四方分将军之号,兼统州刺史。

持节都督,于缘边诸郡置之。其属有护军、监军。司隶校尉,如汉制督察京师,不典益州事。

州刺史,掌循行郡国,录囚徒,考殿最,或置牧。其属从事史、假佐诸行事,部郡从事、治中从事、别驾从事、功曹从事、主薄书佐。议曹从事、劝学从事、典学从事、督军从事、祭酒从事、前后左右司马。

郡太守,掌治其郡。

郡都尉,典兵禁,备盗贼。

县令、长,县大者置令,小者置长,掌治其县。

三.吴国的官制组成和特点

吴国官制的明显特点就是虽无创造,但和魏、蜀均有诸多不同之处。反映出吴国统治者坚持从本国实际情况出发,并不步别人之后尘。

丞相,置左右丞相,此与魏、蜀不同。

太傅,不常置。

大司马,置左右大司马,掌武事。朱然曾为左大司马,全琮曾为右大司马。此外仍称大司马。上大将军、大将军,掌征伐,陆逊、吕岱曾为上大将军,诸葛恪为大将军。

太尉,典兵狱。

司徒,主民事。

司空,掌水土。

骠骑将军,车骑将军,不常置。

光禄大夫,掌劝善规过。

尚书令、尚书仆射、列曹尚书,尚书令总典纲纪,无所不统。尚书仆射主门封,掌授禀,假钱榖。诸曹书有选曹尚书、户曹尚书、贼曹尚书,其属有郎中等。

中书监、令,监典尚书奏事,令平尚书奏事,同掌机密。其属有中书郎、左右国史。

侍中,出入侍从,备顾间,或拾遗补阙。

散骑中常侍,掌「规谏」。又有散骑侍郎。

秘书监、典艺文图籍,其属有秘书郎、主书、主图、主书令史。

太常,掌礼仪祭祀,其属有博士祭酒、太史令、太庙令、园邑令。

光禄勋,掌宿卫宫殿门户,其属有五官中郎将、左右中郎将、南北中郎将、羽林督、奉车都尉、驸马都尉、骑都尉、太中大夫、中散大夫、议郎,绕帐督、帐下左右都督。

卫尉,掌徽巡宫中。

太仆,掌舆马。

廷尉,掌刑狱。其属有丞。

大鸿胪,掌诸侯国及归附各族。

宗正,掌宗室亲属。

大司农,掌钱谷、金帛、货币,其属有典农校尉、都尉、节度。

少府,掌中服御诸物衣服宝货珍膳之属。其属有御府令、中藏府令、中左右尚方令、平准令。

执金吾,掌徼巡京师,其属有武库令。

将作大匠,掌宫室宗庙路寝建筑。

太后三卿,卫尉、太仆、少府,均随太后宫为官号,其属有丞。

大长秋,皇后卿,掌奉宣皇后意旨,其属有丞。太子太傅、太子少傅,掌辅导太子,其属有中庶子、庶子。又置有太子宾客,左辅都尉、右弼都尉、辅正都尉、冀正都尉,辅义都尉、左右部督。

御史大夫,掌受公卿奏事,举劾弹章,又置左右御史大夫,永安五年(公元二六二年)以廷尉孙密、光禄勋孟宗分为之。其属有中执法、左执法、侍御史、监农御史。

符节令,掌授节、铜虎符、竹使等。其属有符玺郎。

领军将军、左右领军,掌领禁卫诸军,其属有中左右护军,武卫,步兵、屯骑、越骑、长水、射声五校尉。

城门校尉,掌京师城门。

地方四征、四镇将军,以东西南北四方分将军之号,兼统州刺史。

持节都督,都督诸州军事,于濒江之要地置之,其属有护军、监军。

州刺史,掌循行郡国,录囚徒,考殿最,或置牧。其属有从军史、假佐从事等,部郡从事。又有师友从事。

郡太守,掌治其郡。

郡都尉,典兵禁,备盗贼。

县令、长,掌治其县,县大者置令,小者置长。

三国资料正文三国人才政策简介

曹魏

曹操历来非常重视人才问题。

在联军讨伐董卓与袁绍对话时,曹操说:“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可见曹操对人才问题的重视与认识。

清王夫之在《读通鉴论》说“(曹操)其终强而夺汉者,居四战之地,恃智恃力,而无河山恃之可恃以生骄怠也”。曹操之所以可以由弱小到强大,最终曹丕还夺取了汉江山,根本的原因在于他凭借他自己和手下的集团全体成员的才能共同奋斗。如果不是凭借人的才智和能力而凭借河山之险固,会出现袁绍那样迅速败亡的悲惨遭遇。

曹操刚起步的时候,就得到了家族的有利支持,夏侯氏的夏侯敦、夏侯渊;曹氏的曹仁、曹洪,曹真和曹休也不远来投奔。

最初之际,曹操仅有小快根据地,兵微将寡,而曹操出身于为世人所不齿的宦官家族;为了充分发现、利用人才,曹操在自己队伍中发掘人才的同时打破当时的门第观念,提拔重用出身于社会下层的文人武士,争取中小地主阶层的支持,并尽量利用投降过来的敌方人才。虽然当时发生了陈宫不满曹操杀边让而勾结吕布叛乱的事件,可并没有让曹操放弃“唯才是举”的方针。196年,曹操迎汉帝,成为东汉政府的代言人,有了政治上无与伦比的政治优势,士人不论是为了曹操而来还是为了恢复汉室而来,都不得不为曹操服务。建安十五年,曹操颁布《求贤令》,十九年再次下令,二十二年第三次颁布,这就是有名的求才三令。曹操的“唯才是举”,反对两汉以来奉行的“德行”和出身门第的传统思想,对当时的社会思想具有很大的意义,当代有学者指出“标志着政治社会道德思想上的大改革”。

后来曹丕为了登基,被迫向世家大族妥协,采取九品制,依靠世家大族的势力来维持统治,同时大力压抑曹氏兄弟,终于在曹、夏侯家实力派人物曹仁、曹洪、曹真、曹休、夏侯敦、夏侯渊、夏侯尚过身后大权不得不交到代表世家大族的司马家族。

东汉末年的大乱,造就了全国性的人才流动,出身于世家大族的人才要夺回失去的政治经济特权,中下社会阶层的人才则希望因此展现自己的才华,改变一向以来的地位。曹操身边有以汉帝为首的东汉政府,实际上这就是曹魏政权两面性的辨证统一,无论士人们主观上是向汉还是向曹,在客观上都是不能分开,演义上说关羽提出的“降汉不降曹”不过是自欺欺人之说法。清朝人赵翼在谈到荀文弱弃袁绍而投奔曹操时说“yu计诸臣中,非操不能削群雄以匡汉室,则不得不归心于操而为之尽力,为操即所以为汉也。”,赵的说法不针见血指出了当时很多士人不得不为曹操服务的事实。曹操有“正统”的名分和地位,也有唯才是举的正确方针,具备了其他军阀无与伦比的优势地位,他在为社会中下阶层人才打开政权大门的同时也注意选用世家大族,避免了人才的片面性,所以其人才阵营中不但数量多,而且质量高。

曹操的人才中,从老兵中提拔于禁、乐进、典韦等将领,从敌方投降过来人才中起用张辽、徐晃、张邰、陈琳、贾诩等人,从地方豪强中起用李典、李通、许褚、藏霸等,从东汉政府中小官吏中提拔荀文若、荀攸、王郎等,从普通士人中起用郭嘉、程昱、刘晔等。这些人才都是曹家大厦的顶梁柱,为曹操立下了汗马功劳。

曹操的唯才是举,举的都是对自己有利的人才,他所不看中的德,也不是忠诚等基本的德行,而是汉儒生所宣扬的“三纲六纪”等。而政权的主要权力所在——军队,一直抓在曹家、夏侯家核心大将手中,所以外姓的大将张辽、徐晃、张邰、于禁、乐进、李典等人不可能得到完全的发挥。而曹操对自己的政敌,一向毫不手软,连为自己立下汗马功劳的荀文若也不放过,所以曹操一直为后世士人所指责。

蜀汉

刘备也很重视人才问题,《三国志*刘备传》说“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

刘备出身于没落的皇族,已经沦落到不得不靠编草席为生,家族已经没什么人才可言。刘备起兵之初,远没有袁绍、曹操那样雄厚的家族基础,他的皇族身份在初期也没有给他带来政治优势。而刘备本身由于认识有限,对士人的重视程度不够,不难发现刘备早期的人才中,基本没什么大才的文人谋士;而刘备十分重视将领,他不但得到了关羽、张飞的忠实支持,还得到了公孙瓒手下勇将赵云的垂青。由于缺乏战略上和政治上的正确主将,刘备虽然拥有良将,却不得不面对多次失败的教训。

在荆洲投靠刘表期间,刘备终于认清了士人谋士的重要作用(有学者刘备寄居在曹操,应该考虑到自己为什么失败而曹操为什么成功的问题,对士人谋士的认识是从此扭转),先后得到了荆洲一带士人徐庶、诸葛亮、庞统、马氏兄弟等人的支持,事业上开始走上上升路,尤其是诸葛亮和庞统,在夺取荆洲四郡中立下很大的功劳。

刘备一直依靠世家大族的势力,早在徐州代替陶谦家族取得统治地位时就和当地的巨富糜家建立了亲戚关系,得到了糜家在经济上、人力上的大力支持;在荆洲期间,取得了当地大族马、习、庞家的支持;夺取川中后,也得到了四川豪强的有利支持,法正、李严、孟达等人就是其中代表。川中在曹操夺取汉中时没有发生大乱,与曹操逐鹿汉中时后方一直很稳定,与得到了有强大势力的豪强支持是分不开的。

刘备为了与曹操、孙权抗衡,打出了“复汉”的旗号,直接攻击曹操为“汉贼”,又以“汉皇叔”的身份自居,以吸引部分士人;虽然没有曹操的政治优势那样明显,但相对于孙权等其他军阀,还是有一定的优势,尤其是不满曹操早期劣迹的士人。

刘备败亡后,以荆洲派的诸葛亮为丞相,主内政;益洲派的李严为尚书令,主军事;然而刘备所担心的派系斗争还是出现了。诸葛亮先是夺取了李严的军事权力,然后逐步排挤益洲派。

诸葛亮当权期间,反刘备依靠大族的政策,开始实行法治,大力打击益洲派的豪强;由于川中战乱没中原那严重,加上刘焉父子纵容大族,所以豪强势力还是十分强大,收益不错但是为后来的李严不供粮草埋下伏笔。诸葛亮很善于发现、培养、利用人才,如蒋琬、费文伟、董允等,诸葛亮的识人方面,杨洪、何诋的例子一直为后人所乐道;诸葛亮也注意提拔敌方投降过来的人才,如姜维、王平。诸葛亮大力起用荆洲派人才,在选拔人才和使用人才方面过分强调以“奉职循理”作为衡量优劣、取舍的标准,因而忽略了人才的多样性,尤其是开拓型人才的培养和造就。如街亭用的马谡、四相中的蒋琬、费文伟、董允都是荆洲派。

由于诸葛亮的人才政策局限,加上刘蜀中生代人才大部分在夷陵之战中消亡,无奈后来只好“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悲惨局面。

东吴

孙家对人才也很重视。

孙坚出身于下层社会,家贫,以种瓜为生。孙坚和刘备一样,很重视将领而不大看重文人谋士,但孙坚自己有一定的战略目光,更有杰出的军事指挥才华,以作战勇猛、指挥灵活闻名于世,孙坚的阳人之战,虽然发生在给董军偷袭后,依然以少胜多,大破董军,击杀董军都督华雄。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他的不足,孙坚在前期基本没有遇到强劲对手,故孙坚得以横扫荆南。孙坚虽然迎娶江东大家吴氏姐妹为妻,依然得不到大族的认可,孙坚的人才组成,主要时以中下阶层为主。

孙策吸取了其父孙坚不重视文人谋士的教训,早在孙坚起义兵时就“与周瑜相友,收合士大夫”。孙策向袁术讨回千余孙坚旧兵,同时得到舅舅吴景的帮助;由于吴景在江东的影响,得到了吕范、孙河、张纮等人家族的支持。孙策继承了父亲作战勇猛、迅速的优点,在初平江东后,得到了张昭、秦松、陈端江东著名文人谋士支持,前途一片光明;可惜孙策也继承父亲孙坚过于勇猛而轻佻果躁,终于给人伏杀而死。由于得到了舅舅吴景的支持和他的影响,以及孙策自己的努力,人才中大族开始占有一席之地,也是孙家依靠大族的开始。

孙权接替孙策成为江东统治者后,依靠江东大族的势力,也取得了与曹操抗衡的实力。孙权对文人的重视比孙策更高,上任之初就“招延俊秀,聘求名士”,在拉拢原有人才程普、周瑜等人的同时也开始实行和世家大族互相利用的政策。用人上主要依靠江东大族,如陆逊父子、朱治、潘睿等人;同时孙家宗亲也开始抛头露面。孙权认为“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同时孙权也借口曹操为“汉贼”,要“清君则”而大量收揽人才、训练军队;孙权十分善于听取众人意见,采取其中好的意见,孙权还十分注重人才的群体优势,克服“非正统”的名分,使势力逐渐增长,敢于和曹魏长期对抗。

孙权的用人谋略十分高明,所重用之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等人都立下了非凡之功劳;周瑜30000劲卒破曹军10余万大军,鲁肃一直为江东战略上的主心骨,吕蒙奇袭荆洲,取回了孙权一直梦寐以求的南郡,陆逊火烧连营,同时击破曹魏多次进攻;此四人还是对付山越的好手,为孙家获得兵源、劳力。

孙权晚年以及继承者,过于滥杀,人才内耗太严重,终于为西晋所灭。

其他

二袁 袁绍、袁术出身于四世三公的大族,而袁绍曾经担任联军的盟主,所以袁氏门生无不纷纷投靠,袁绍更为突出;二袁都是依靠世家大族,重视门第出身和德行之人。《后汉书》说“是时豪杰既多附绍,且感其家祸,人思为报,州郡蜂起,莫不以袁氏为名”,可见袁家的社会地位之高,但是袁绍“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所以袁绍虽然有杰出的人才相助,还是不得不面对失败的悲惨局面。袁术比袁绍,要略差一绸。

刘表 刘表也是依靠世家大族的势力才在荆洲立下阵脚。由于得到了荆洲大族蒯、蔡氏的支持,刘表在荆洲的统治比较稳定,而刘表没雄并天下之野心,所以身边的很多一流人才都没有愿意为刘表服务。

其他的如马腾、吕布等,根本不是做诸侯的料子;而刘焉似乎脱离了三国的范畴。

三国资料正文三国时期的武器

铠甲,普通士兵是熟牛皮制成的护住前胸背部的皮甲;高级一点是鱼鳞铠,几千片铁片密密麻麻的,而且是汉代士兵的最好装备,因为铁黑色,所以又叫“玄甲”

文学作品中有时也用做铠的代名词。还记得丞相破魏?玄甲数千是极大斩获,而且说明魏出动的是相当精锐的部队而且损失惨重。

说甲就不能不说盾,盾在当时更接近防御工事而不是兵器,盾小橹大,都是一东西,一般是木制,出土的漆盾记得两厘米厚。蒙皮铁盾几乎不存在太重。小盾也有,叫啥“钩镶”之类的,据说是前面带有钩子的小盾,能锁拿敌人兵器,而且本身也有一定攻击力。不过使用要相当技术才可以。环首刀配合钩镶就是长兵器的克星。不过想来这种兵也不容易训练。

至于大盾,是先秦时吴地的比较有名,所以也叫“吴科”,屈原楚辞里有句“……操吴戈”有人认为就是“吴科”之误。

关于刀剑说,环首刀的环是缠布绑在胳膊上避免掉落的。越长环首刀越难使。出土文物显示孙吴士兵环首刀平均长度是70多CM。而蜀汉是CM可见两国士兵战斗力和锻冶水平。长刀外还有随身短刀,因为贴大腿挂叫“拍髀”应该算是长匕首吧。

戟,三国的重头兵刃,长短都有,规格不同,步兵的一人高,骑兵的越长越厉害,不过也越不容易使。形制简单的戟就是一横一竖如“卜”形。三国出现“雄戟”横上翘,竖加了个弯钩。典韦死前发威使戟“一叉入十余矛摧”就是用的这种雄戟。

另外三国人多以短戟护身,孙权投虎,刘备砸说赵云坏话的,董卓砸吕布,都是它,可见其广泛应用。而且用短戟还是高超的武艺“余少晓持复,自谓无对;俗名双戟为坐铁室,镶楯为蔽木户;后从陈国袁敏学,以单攻复,每为若神,对家不知所出,先日若逢敏于狭路,直决耳”——《曹丕传》矛槊,和戟长度啥的差不多,就是一木棍插上各种头。最长的矛是东夷传里记载的三丈的矛,估计是用来破骑兵的,骑兵列阵平矛冲锋威不可当,散战戟有利。

弓弩,计量单位分斤(0。8公斤),钧(三十斤),石(斤与普通度量衡不同)三级,一般弓用斤,弩用钧,石。一般弩是三十弦一弓,诸葛弩失传,大残念。骑兵也有专用弩,实物已经出土。后汉三国善于弩射的就陈王刘宠一个,左右开弓的象董卓之类的也是猛人。便弓马的就忒多了。最重视造弩的当然是蜀汉连制造人都要刻上名字以追查责任。至于剑当时基本不算兵器了,就是无聊文人装风雅的东西,也就是曹丕、鲁肃有钱有闲的才练。至于练好了好象也是门技术。

拋石装置,曹操在官渡之战使用一种拋石车,因拋石时声音很大,所以命名为霹雳车。为史书中最早有记载的拋石装置(资治通鉴:袁绍在营中堆土成山,建立高楼,向曹营射箭…曹操建霹雳车,用巨石攻高楼,一一摧毁)。其原理是利用杠杆原理拋石来攻击敌方城池或城防设施和人员。南北朝后期发展成一种舰用水上拍竿。隋灭陈的荆门水战中,隋舰在前后左右装有六座巨大的拍竿,高可达五十尺,击沉陈军战舰十余艘,威力惊人。

骑兵,三国时代骑兵已大量被使用。北方人习马,曹操娴熟的骑兵部队常成为吴、蜀两国的恶梦。不过三国时并未成熟发展出重骑兵﹝重骑兵定义:马匹和骑士皆披覆铠甲﹞,当时虽有少数重骑兵但不多,一直到南北朝时,才被普遍使用。

三国资料正文三国时期的经济

魏国经济

曹操迎献帝于许昌后,以「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为方针,在许昌附近实行屯田。结果「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因此,曹操设置田官于各州郡内,招募流民屯田,把屯田制加以推广,以改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所做成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境况。正因屯田制之成功,地方变成「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正因采取屯田措施,使北方的社会转向稳定,终达至「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兼灭群贼,克平天下」。

蜀国经济

蜀自古以来已有天府之国的美名,汉高祖能得天下亦靠此地物质丰厚为根本。

但东汉末年,刘焉父子先后担任益州牧,用以宽制宽之政策以治蜀,逐引致豪强垄断土地及山泽资源,因而减低税收。

自刘备占领益州后,诸葛亮及法正一改以往弊政,打击豪强,并曾采用闭关息民,务农殖谷。又在都江堰设堰官,管理农田水利工程,并推行屯田,以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此外。孔明及法正对治铁、煮盐、织绵等重要手工业,实行公营,并设立专职官员加强管理。以上一连串措施,使国家税收大大增加,奠定了三足鼎立的条件。

后来关羽失荆州,刘备讨伐东吴败亡,使蜀国面临崩溃边沿,故孔明在经济方面扩大手工业官营范围,提高蜀绵生产量,以助加快恢复国力之步伐。

吴国经济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原地方连年征战,地方残破,北方人民携家渡江以避难。

北方难民不乏富商大贾,他们由北方走难到江南同时,带备了生产技术与文化,为当时贫困的江南带来新血。

原本东吴农耕技术十分落后,尚未懂得牛耕。

及后生产技术注入,农业生产技术逐渐提高,人口亦因此渐渐增加,一改以往地广人稀的境况。

孙氏三代:孙坚、孙策、孙权之统治领地渐大,军队亦因此变得庞大,故此粮草军需耗费成为国家支出其中一大部份,为减轻负担,逐实行屯田制,并设置典农校尉和典农都尉。屯田制有分兵屯及民屯。兵屯下之耕者为佃兵,民屯下之耕者为屯田客。

东吴位于长江流域以下,故亦注意兴修水利,以利用水力资源和作军事防备。

三国资料正文三国时期的州府简介

汉代监察区名。又称部。东汉全国设十三州,一州所辖郡、国多少不等。每州设刺史或州牧一人,巡察所属郡、国,督察郡、县官吏和地方豪强,纠举不法,弹劾污吏。东汉灵帝中平五年,选朝廷重臣出任州牧。从此,州逐渐变成行政区,州牧也成为常设的一方军政长官。东汉末年,各州或置牧,或置刺史,以资望轻重为转移。

司隶州

东汉州名。亦称司隶校尉部。东汉时辖郡七,县一百零六。治所,即州行政机构所在地,在洛阳县。洛阳故城址在今河南洛阳东北。司隶州的辖境相当于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西南部及陕西渭河平原。

青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十一,县六十五。治所临淄县,故城址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北。辖境相当于今山东临南以东的北部地区。

幽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十一,县九十。治所蓟县,在今北京大兴县西南。辖境相当于今北京市、河北北部、辽宁南部及朝鲜西北部。

徐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五,县六十二。治所郯县,在今山东都城县。汉末移治下邳,在今江苏邳县东。三国曹魏移治彭城,即今江苏徐州。辖境相当于今江苏长江以北及山东南部地区。

冀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九,县一百。治所邺县,在今河北临漳西南。三国曹魏移治信都县,在今河北冀县。辖地相当于今河北中部和南部、山东西部、河南北部。

荆州

东汉州名。辖郡七,县一百一十七。治所汉寿县,在今湖南汉寿县北。汉末移治襄阳县,在今湖北襄樊市。辖境相当于今湖北、湖南大部,及河南、贵州、广东、广西等省的一小部分。

扬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六,县九十二。治所历阳,在今安徽和县。汉末移治寿春,在今安徽寿县。辖境相当于今安徽淮河和江苏长江以南及江西、浙江、福建三省,湖北东部、河南东南部。

兖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八,县八十。治所昌邑县,在今山东金乡西北。辖境相当于今山东西南及河南东部。

豫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六,县九十七。治所谯县,在今安徽亳州。辖境相当于今淮河以北伏牛山以东的河南东部,安徽北部。

凉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十二,县九十八。治所陇县,在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三国营魏移治姑臧县,在今甘肃武威县。辖境相当于今甘肃、宁夏回族自治区和青海湟水流域,及陕西西部。

益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十二,县一百一十八。治所雒县,在今四川广汉。汉末移治成都,在今四川成都。辖境相当于今四川、云南、贵州大部,及陕西、甘肃、湖北的一小部分。

并州

东汉州名。辖郡九,县九十八。治所晋阳,在今山西太原西南。辖境相当于今山西、内蒙古自治区、河北、陕西的部分地区。

交州

东汉州名。辖郡七,苍太十六。治所龙编,在今越南河内以北。三国孙吴移治番禺,在今广东广州。辖境相当于今广东、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大部分,及越南的一部分地区。

雍州

东汉州名。东汉兴平元年分凉州和三辅地区置。辖郡九。治所长安,在今陕西西安西北。辖境相当于今陕西中部、甘肃东南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及青海黄河以南的一部分。

西州

即凉州。因地处中原之西部而称西州。

荆襄九郡

即荆州。荆州曾以襄阳为治所,故以此相称。东汉初,荆州置七郡,后增置襄阳和章陵二郡。

九郡四十二州

指荆州。按:当为九郡四十二县。东汉荆州共辖县实为一百一十七。四十二实为南阳、江夏、襄阳三郡所辖县数目。

江东八十一州

江东六郡实为九十二县。

广州

州名。东吴所置。辖十郡、国。治所番禺,在今广东广州南。辖境相当于今广东、广西。

蔡颇

即蔡州、颖川。按:蔡州,本汉代汝南郡地,隋代置蔡州,治所在今河南汝县。二地:处颖水、汝水上游,顺二水可达淮河,抵寿春。

陇右

指陇山以西地区,即凉州。相当于今陕西陇县西部甘肃一带。

三国资料正文三国时期齐名人物一览

一龙:(龙头)华歆、(龙腹)邴原、(龙尾)管宁二张:张昭、张纮

三诸葛:(龙)诸葛亮、(虎)诸葛瑾、(狗)诸葛诞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三祖:曹操、曹丕、曹睿

三哲:曹操、孙权、刘备

三马: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

三英:刘备、关羽、张飞

三狗:何晏、邓飏、丁谧

三豫:刘熙、孙密、卫烈

曹魏三征:王、胡遵、母丘俭

曹魏三公:王朗、锺繇、华歆

蜀汉三杰:诸葛亮、关羽、张飞

蜀汉四相:诸葛亮、蒋琬、董允、费袆

东吴四友:诸葛恪、张休、顾谭、陈表

曹魏四友:司马懿、陈群、吴质、朱铄

魏国四聪:夏侯玄、诸葛诞、邓飏、X畴

四大棋家:冯翎、山子道、王九真、郭凯

曹魏五君:阮籍、嵇康、刘伶、阮咸、向秀

东吴五君:顾邵、诸葛瑾、步骘、严畯、张承魏五子:乐进、张辽、于禁、徐晃、张郃

五荀:荀爽、荀淑、荀靖、荀彧、荀顗

蜀汉五虎大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旸、刘桢江夏八俊:陈翔、范滂、孔昱、范康、檀敷、张俭、刘表、岑咥八及:陈翔、翟超、孔昱、苑康、檀敷、张俭、刘表、岑咥司马八达:司马朗、司马懿、司马孚、司马旭、司马恂、司马进、司马通、司马敏西园八校尉:(上军校尉)蹇硕、(典军校尉)曹操、(中军校尉)袁绍、(下军校尉)鲍鸿、(助军左校尉)赵融、(助军右校尉)冯芳、(左校尉)夏牟、(右校尉)淳于琼十常侍: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段摇、高望、张恭、韩悝、宋典、粟嵩

三国资料正文三国时期外族资料

—曹操亲自平定的异族

北方的牧民族之一。属于中国北部(现河北、辽宁一带)的异族,以骑兵为主力。东汉时经常作乱侵略,后来被曹操平定,纳入自己军团下。东汉末年以幽州辽西、辽东属国、右北平等三郡的乌丸族最为强大,他们甚至曾经一度各自称王。公元一八七年,辽西乌丸首领丘力居与张纯起兵叛乱,丘力居死后,由外甥的蹋顿率三郡的乌丸族,进而与袁绍结盟联手,并获得了单于的封号。

及至二五○年,袁尚与袁熙兄弟逃至蹋顿的领地寻求庇护。为了消灭袁氏余孽,曹操便以张辽为先锋远赴乌丸展开征讨,并且于白狼山大破乌丸,斩杀了蹋顿。

此后曹操将降服的乌丸移至内地定居,并做为曹氏军团中骑兵精锐部队运用。

—拥有强大山越兵的山地民族

扬州山岳地带的异族。主要居住于中国南(现湖南、江西、浙江、福建一带)山岳地带的异族。他们平日耕植于谷地,并懂得以铜铁制作武器与农具。尤其大多分布于丹阳、会稽、预章、鄱阳等郡。山越十分勇猛且善于山地作战,他们也会利用由居住的山中出产的铜铁,加以铸造自给自足,并曾经屡屡袭击汉人居住的聚落。因此陆逊便向孙权表示若不平定山越,东吴将难以经营北方,于是他亲自率军讨平了山越,他并以强健者为兵士,以老弱者为农,如此共得数万精兵。此后吴国仍然时时征讨山越,以便不断地开发江南。

—北方游牧民族之一

中国北方(现内蒙古、山西、陕西一带)的异族。其强大势力曾凌驾大汉帝国,分裂为南北二支后就势微了。

公元前两世纪,匈奴曾经以压倒西汉国力的武力而自豪,但后来却因为内部纷争而相继衰微。公元四十八年,匈奴曾经以南北两大分支,南匈奴后来降服于东汉,并被移居至并州、凉州等地,负责防御北方。及至一八八年,趁着东汉末年战乱之际,南奴于扶罗单于与白波贼等寇扰河东与河内,并从此定居于司隶部河东郡的平阳,日后消灭西晋的就是其后代。不过在魏国时期,南匈奴还是被剥夺了自治权,隶属于汉人的管辖下。

—隶属于藏系游牧民族之一

主要分布于中国西部(现甘肃、青海、四川一带)的异族,或是以游牧为主的藏系民族,曾经多次于东汉末年造反作乱。

东汉以后,羌族趁着局势大乱之际大举侵入了凉州领域并定居下来,开始与汉人杂居。当时羌族与当地的豪族联手,或是独力举兵发动叛乱,让东汉政权头痛不已。

到了公元一八四年,异族中有位叫做北宫伯玉的人联合了汉人的边章与韩遂,伙同先零羌发起了叛乱。叛乱的领导分子不断更替,最后以马腾父子两人为首。此后羌族更是经常与其联手,共同叛乱。

—隶属藏族,压迫蜀国成都的异族

主要分布于中国西部(现甘肃、青海、四川一带)的异族,属于藏系,以勇猛善战闻名。东汉时代的异族,氐族居住于凉州与益州,风俗虽然与羌族相似,不过较善于农耕。

公元二二一年,马超举兵叛乱对抗曹操之际,氐族中的兴国氐与百顷氐等部族,也加入了马超的行列。三国时代后,由于氐族居住地介于魏蜀两国边界,因此时常被卷入两国之间的战火。到了公元三○四年时,氐族的酋长李雄便趁着西晋内乱之际,发兵攻打成都进而称帝,建立了所谓成汉。李雄并以刘禅的曾孙刘玄为安乐公,继任刘禅的爵位。

—武侯亲自平定的云南民族

分布于中国西南方(现云南、贵州一带)的异族统称,又叫西南夷。刘备死后,曾对蜀发动叛乱,后被诸葛亮平定。所谓南蛮也就是指南方的异族,东汉时代则专指荆州南部的异族。其中最大一支的称为武陵蛮,此外尚有长沙蛮与零陵蛮等异族。三国中提到的南蛮则是位于益州,也就是历史所称的西南夷。

公元二二三年,刘备死后,益州南部诸郡相继举兵造反,当时越隽的夷王高定也参加了叛乱的行动。不过诸葛亮远征云南后,西南夷的叛乱事件共非就此平息,公元二三三年,南夷的首领刘隽就曾经再次叛乱。

三国资料正文三国时期宗教资料

《太平经》与太平道

《太平青领书》又称《太平经》,在汉順帝时期出现。原书共有一百七十卷,现今存世的只有五十七卷,见明《正统道藏书.太平部》。另有《太平经鈔》十卷,《太平经文序》两卷,《太平经聖君秘旨》七卷。

东汉时期黃老道在民间流行,《太平经》是他们在这一时期创造的经书。可能脱胎于西汉成帝时出现的《天官歷包元太平经》。它是道教最早的经典。《太平经》是由多位不同时期的作者的文章所汇聚而成的,內容庞杂,「其言以阴阳五行为家,而多巫覡杂语」。它的社会思想,既有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部分,也有呼吁公平、反对巧取豪夺、同情贫苦人民的部分。在道术方面较重「守一」。

东汉末灵帝时,张角创太平道,奉《太平经》为主要经典,发动黃巾起义,起义失败,太平道受打击。

张道陵与五斗米道

汉順帝时,张道陵入四川鶴鸣山,造作符书,创五斗米道。

五斗米道经张道陵子孙张衡、张魯的传播,流行於四川与汉中。

张魯雄据汉中二十八年,推行五斗米道,政教合一,以祭酒为理。五斗米道与太平道同一源流,教理教义基本相同。《太平洞极经》与《太平青领书》实为一经二名。

张魯归顺曹操,五斗米道由巴、汉流傳到江南一帶。事奉黃、老,是方仙道、黃老道的传统。

汉桓帝祭老子,又在宮中立黃老,浮屠之祠。张道陵创五斗米道,已正式奉老子为教祖。张魯使教內「祭酒」诵习《老子五千文》,《道德经》便成为道教的主要经典。《老子想而注》反映了早期道教对《老子五千文》的解释。

三国资料正文三国著名人物籍贯一览列表

曹氏家族(包括夏侯一门)------沛国谯县(安徽亳县)

华佗----同上

刘晔----淮南(安徽寿县)

许楮----谯国谯人(安徽亳州)

周瑜----庐江舒县(安徽舒城)

鲁肃----临淮东城(安徽定远)

吕蒙----汝南富陂县(安徽阜南)

黄盖----零陵泉陵(湖南零陵)

蒋钦----九江寿春(安徽寿县)

周泰----九江下蔡(安徽)

丁奉----庐江安丰(安徽舒城)

朱桓----吴郡吴人(江苏苏州)

陆逊+顾雍(同上)

张昭----彭城(江苏徐州)

张鲁----沛国丰人(江苏丰县)

陈琳----广陵(江苏扬州)

廖化----湖北襄阳

庞统+马良+马谡(同上)

蒋琬----零陵湘乡(湖南湘乡)

刘备----涿郡涿县(河北涿州)

张飞---同上

赵云---真定(河北正定)

颜良---同上

文丑---河北

韩当---辽西令支人(河北迁安县)

程普---右北平土垠人(河北平润县)

张和---河间(河北任丘)

刘表---山阳高平人(山东鱼台东北)

程昱---东郡东阿人(山东阳谷县)

于禁---泰山钜平(山东泰安)

李典---山阳钜野人(山东金乡县人)

典韦---陈留己吾人(河南宁陵人)

乐进---阳平卫国(不详)

庞德---南安(甘肃)

孔融---鲁国(山东曲阜)

杨修---弘农(河南灵宝县)

魏延---义阳(河南桐柏县)

郭淮---太原阳曲(山西太原)

袁绍家族---汝南汝阳(河南上蔡)

荀或----颖川颍阳(河南许昌)

郭嘉----颍川阳翟(河南禹县)

钟鹞----颍川长社(河南长菖县)

钟会----同上

陈群----颍川许昌(河南许昌)

司马懿---河内(河南温县)

诸葛亮---琅邪阳都县人(山东沂南县)

黄忠-----南阳(河南南阳)

李严---同上

董卓---陕西郡临姚(甘肃岷县)

吕布---五原郡九原(内蒙古包头西北)

贾诩----凉州姑臧(甘肃武威)

张辽----并州雁门马邑(山西朔县)

徐晃-----河东杨县(山西洪洞县)

关羽-----河东解良(山西运城解州)

马超-----扶风茂陵(陕西兴平)

法正-----右扶风(陕西眉县)

姜维-----天水冀县(甘肃甘谷县)

孙坚-----吴郡富春(浙江富阳)

太史慈---东莱黄人(山东)

甘宁----巴陵临江(四川重庆)

三国资料正文三国都城

曹魏邺城

东汉建安九年(公元年)曹操击破袁绍以后营建的邺城的遗址,在今河北临漳县城西南17.5公里。由于漳河历年泛滥,地面遗迹已极稀少,著名的铜雀三台尚存二台残迹,城垣已荡然无存。

邺城东西3.5公里,南北2.5公里,城内以一条东西横街将城划分为南北两区,北区地势较高,其中部建宫和衙署,西部置苑,西北城隅高耸着冰,铜雀台、金虎台,是为军事需要而建的瞭望制高点。南区主要是居民区,有长寿、吉阳、永平、思忠四里,其中安置了当时强制集中的各地劳动人民和投奔曹操的强宗巨豪,以及他们的部曲。

邺城在我国都城史具有借时代意义,它将宫苑集中于城区北部,居民区放在城区南部,为以后历代都城所继承,开创了一种崭新的城市布局。邺城西北设置三台,魏晋洛阳城也仿此在西北隅设置金庸城。

曹魏洛阳城

曹魏洛阳城在今洛阳市东15公里处,由曹丕于黄初元年(公元年)在东汉洛阳城基础上修建而城。南北成长方形,东、西、北三面城垣各有几处曲折,保存状况较好,南城垣因洛河北移被毁,西城垣残长、宽约20米,北垣全长,宽约25-30米,东垣残长,宽约14米。南垣长度以东西垣的间距计算约0米,城垣周长约米。

西、北、东垣共计城门12座,其中西垣3座。从南到北依次为广阳门、西明门、闾阖门;北垣二座,从西至东依次为大夏门、广莫门;东垣3座。从北至南依次为建春门,东阳门、清明门;据文献记载,南垣应有4门,自东至西依次为开阳门、平昌门、宣阳门、津阳门。

城西北隅仿邺城三台建金庸城,为军事防御设施。洛阳城仿邺城的设计,将宫城集中于城内中部以北,将官署、居民区置于城区南部。城南设立国学、明堂、灵台、此灵台为东汉时所建,魏晋沿用,汉晋灵台遗址是我国发现的最早一座天文观测台遗迹,距今已有0多年。

孙吴武昌城

魏黄初元年(公元年),孙权始都武昌,在今湖北鄂城县以东一带。俗称吴王城。城略作方形,边长0.75公里,南壁和东壁的南段保存较好,城基宽十余米,残存最高处达4米。城内北部原似建有子城,为孙吴武昌宫所在。城西有郭城遗迹。再西为武昌的港口樊口。城南发现有古代冶铁遗址。武昌城北枕大江,西屏西山,南阻樊山和洋澜湖,东南隅有凤凰台高地,形势险要,又有良港、铁冶,是控制长江中游的一个军事重镇。

孙吴建业城

吴黄龙元年(公元年)迁都建业,遗址在今南京玄武湖南岸。文献记载“建业都城周二十里十九步”(《建实录》卷2)。孙吴建业城址现已消失。

三国资料正文三国人物表

张让张角张宝张梁张飞张钧张举张纯张济张邈张超张杨张虎张温张闿张燕张辽张昭张紘张英张勋张绣张鲁张郃张顗张南张武张温张允张横张既张卫张松张任张肃张翼张著张音张爽张裔张南张达张苞张嶷张韬张普张虎张休张茂张当张特张约张缉张布张遵张绍张峻张悌张尚张华张象张节张明张俭张球张先张承张世平刘焉刘备刘陶刘虞刘恢刘宏刘协刘辨刘岱刘表刘范刘晔刘繇刘艾刘璋刘安刘延刘辟刘勋刘禅刘琦刘琮刘泌刘封刘先刘馥刘熙刘度刘贤刘磐刘璝刘巴刘循刘瑁刘永刘理刘廙刘豹刘宁刘琰刘敏刘劭刘放刘丞刘諶刘璿刘瑶刘琮刘瓒刘恂刘璩刘达刘寔刘苌刘宠刘郃刘邠刘畯刘雄刘弘刘元起刘子扬王允王匡王方王颀王昌王邑王立王朗王则王垕王楷王忠王植王修王琰王威王粲王累王平王甫王谋王双王连王伉王肃王建王昶王韬王基王经王真王含王沈王业王惇王瓘王买王颀王祥王濬王浑王戎王观王必王子服孙仲孙坚孙策孙权孙翊孙匡孙朗孙韶孙静孙乾孙观孙瑜孙高孙皎孙桓孙礼孙资孙登孙和孙亮孙峻孙綝孙据孙恩孙干孙闿孙谦孙恭孙楷孙休孙皓孙异孙単孙冀孙歆孙秀孙河曹节曹操曹嵩曹仁曹洪曹豹曹性曹昂曹丕曹植曹纯曹休曹永曹彰曹熊曹睿曹真曹遵曹宇曹芳曹爽曹羲曹训曹彦曹据曹髦曹德曹奂曹霖曹安民李傕李儒李肃李典李蒙李别李封李乐李暹李丰李通李孚李珪李諶李恢李严李丰李伏李意李异李辅李福李胜李歆李鹏李崇李丰李球李虎李譔杨彪杨密杨琦杨奉杨丑杨龄杨秋杨阜杨修杨怀杨柏杨松杨洪杨昂杨任杨锋杨仪杨陵杨暨杨颙杨祚杨综杨欣杨济杨大将陈蕃陈耽陈宫陈生陈登陈武陈横陈兰陈珪陈纪陈琳陈震陈孙陈就陈应陈群陈矫陈式陈泰陈骞陈俊陈翔陈造陈元赵忠赵弘赵萌赵岑赵云赵彦赵睿赵范赵衢赵昂赵月赵累赵祚赵融赵咨赵统赵广赵直赵颜赵岐赵韪马腾马宇马超马延马良马谡马岱马休马铁马玩马忠马忠马遵马钧马邈马玉马汉马融马元义马日磾韩忠韩馥韩当韩遂韩暹韩融韩胤韩嵩韩福韩猛韩珩韩浩韩玄韩德韩瑛韩瑶韩琪韩暨韩综韩祯韩莒子夏侯惇夏侯渊夏侯兰夏侯恩夏侯杰夏侯尚夏侯德夏侯存夏侯楙夏侯霸夏侯威夏侯惠夏侯和夏侯玄夏侯咸吕布吕公吕虔吕范吕旷吕翔吕蒙吕通吕义吕常吕建吕凯吕岱吕霸吕据吕伯奢吕威璜董卓董重董旻董璜董承董昭董袭董和董祀董衡董超董允董厥董禧董寻董朝胡轸胡才胡华胡班胡济胡质胡忠胡遵胡烈胡渊胡奋胡冲胡邈胡车儿胡赤儿周毖周奂周瑜周尚周泰周昕周仓周循周胤周善周群周平周鲂周旨许攸许褚许汜许贡许靖许芝许慈许允许晏许允许仪许劭许昌许韶邓茂邓龙邓义邓贤邓芝邓贤邓艾邓忠邓程邓敦邓良邓飏邓铜邓禹诸葛亮诸葛瑾诸葛均诸葛虔诸葛恪诸葛瞻诸葛诞诸葛靓诸葛绪诸葛尚诸葛原吴匡吴景吴敦吴硕吴臣吴懿吴兰吴质吴班吴纲吴押狱朱隽朱治朱灵朱桓朱光朱然朱褒朱赞朱恩朱异朱芳司马徽司马懿司马孚司马师司马昭司马望司马炎司马攸司马朗蒋钦蒋奇蒋干蒋琬蒋济蒋班蒋舒蒋斌蒋显蒋延蒋义渠黄盖黄琬黄祖黄邵黄忠黄奎黄权黄皓黄崇黄承彦郭胜郭汜郭嘉郭图郭常郭奕郭淮郭恩郭永郭攸之袁绍袁术袁隗袁遗袁谭袁熙袁尚袁胤袁綝袁逢何进何颙何苗何仪何宗何平何晏何曾何植何曼荀攸荀爽荀諶荀彧荀正荀恽荀恺荀顗荀勗荀绲丁原丁管丁奉丁斐丁仪丁廙丁咸丁谧丁封丁立程普程旷程昱程秉程咨程银程畿程武程远志杜远杜袭杜琼杜路杜微杜义杜祺杜睿杜预公孙瓒公孙越公孙康公孙渊公孙度公孙晃公孙恭公孙修孟坦孟达孟光孟获孟优孟节孟宗孟公威庞舒庞统庞德庞羲庞义庞柔庞会庞德公关羽关纯关定关宁关平关兴关索关彝薛兰薛礼薛综薛悌薛则薛乔薛莹薛珝徐荣徐晃徐璆徐庶徐盛徐商徐质徐勋蔡邕蔡瑁蔡阳蔡和蔡中蔡勋蔡曛蔡林高升高顺高览高干高沛高定高翔高柔陆康陆绩陆逊陆抗陆凯陆景陆纡陆骏傅婴傅巽傅干傅彤傅嘏傅佥傅士仁

崔烈崔毅崔勇崔琰崔禹崔谅崔州平

田丰田楷田氏田畴田预田续田章

郑泰郑玄郑度郑文郑伦郑袤郑宝

尹礼尹楷尹奉尹默尹赏尹大目

秦琪秦宓秦良秦明秦朗秦庆童

全琮全端全怿全纪全尚全祎

钟缙钟绅钟繇钟进钟会钟毓

梁刚梁兴梁宽梁绪梁虔梁畿

严纲严舆严畯严颜严政严白虎

潘隐潘凤潘璋潘濬潘举潘遂

文丑文聘文钦文淑文虎

苏双苏由苏飞苏越苏颙

贾诩贾华贾逵贾范贾充

宋果宋宪宋忠宋谦宋白

成廉成宜成济成倅成何

阎圃阎晏阎宇阎象阎芝

范成范疆范谤范康    卫弘卫凯卫演卫瓘    左丰左灵左慈左咸樊稠樊能樊建樊歧    彭安彭羕彭和彭伯    辛评辛毗辛敞辛明鲍信鲍忠鲍隆鲍素    伍琼伍孚伍习伍延    陶谦陶商陶应陶濬华雄华佗华歆华覈    桓阶桓范桓嘉桓彝    岑壁岑威岑昏岑眰于禁于麋于吉于诠    焦触焦炳焦彝焦伯    费观费祎费诗费耀冯礼冯习冯紞冯方    孔伷孔融孔秀孔昱    魏续魏延魏邈魏平皇甫嵩皇甫闿皇甫郦   淳于琼淳于导淳于丹   裴景裴秀裴元绍管亥管宁管辂       向朗向举向宠       唐周唐咨唐彬侯览侯成侯选       龚景龚都龚起       祖茂祖郎祖弼吉太吉邈吉穆       乐进乐就乐綝       种拂种辑种邵鲁馗鲁肃鲁芝       廖化廖淳廖立       留赞留略留平金旋金祎金尚       太史慈太史亨         毌丘俭毌丘甸眭固眭元进   石苞石广元   邢贞邢道荣   雷薄雷铜    万政万彧姜叙姜维    段珪段煨    夏恽夏恂    卢植卢逊    牛辅牛金昌稀昌奇    虞翻虞松    凌操凌统    蒯良蒯越    耿武耿纪尚弘尚广    沮授沮鹄    典韦典满    边让边洪    糜竺糜芳宗宝宗预    郝萌郝昭    任峻任夔    审配审荣    穆顺穆顺戴员戴凌    步骘步阐    爰靑爰邵    丘建丘本    申耽申仪韦康韦晃    霍峻霍弋    谢旌谢雄    滕胤滕修    乔瑁乔玄臧霸臧旻    伏完伏德    吾彦吾粲

窦武封諝蹇硕邹靖颜良方悦和洽邴原谷利闵贡逢纪麴义桥蕤俞涉纪灵笮融简雍满宠毛玠应劭卞喜史涣路昭车胄祢衡顾雍阚泽骆统甘宁妫览郄虑脂习晏明牵弘州泰曾宣施朔党均宁随邵悌干休羊祜楼玄雍闿沈莹山涛仇连花永巩志鄂焕戈定苗泽法正泠苞赖恭卓膺谯周翟元殷纯谭雄靳祥常雕郤正来敏官雝爨习盛勃苟安伦直卑衍柳甫毕轨司蕃句安葛雍师篡白寿阳群汪昭檀敷区星普净武安国娄子伯慕容烈士孙瑞濮阳兴单子春乔国老南华老仙紫虚上人金环三结董荼那阿会喃忙牙长朵思大王带来洞主木鹿大王兀突骨土安奚泥沙摩柯轲比能彻里吉雅旦越吉迷当俄何烧戈蹋顿乌桓触左贤王王美人何后(灵帝妻)唐妃(少帝妻)董太后(刘苌妻)吴夫人吴国太(孙坚妻)糜夫人甘夫人孙夫人吴夫人(刘备妻)貂蝉严氏曹氏(吕布妻)邹氏(张济妻)伏后董妃曹贵人(献帝妻)刘氏(袁绍妻)蔡夫人(刘表妻)徐氏(孙翊妻)王氏(赵昂妻)杨氏(马超妻)刘氏卞氏丁氏(曹操妻)甄后郭贵妃(曹丕妻)李氏(庞德妻)张后(刘禅妻)毛后郭夫人(曹睿妻)刘氏(曹爽妻)徐夫人王夫人潘夫人(孙权妻)张后(曹芳妻)全后(孙亮妻)胡氏(刘琰妻)李氏(马邈妻)崔夫人(刘諶妻)何氏(孙和妻)大乔(孙策妻)小乔(周瑜妻)朱太后(孙休妻)冯氏(袁术妻)刘氏(潘举妻)黄氏(诸葛亮妻)夏侯令女(曹文叔妻)祝融夫人(孟获妻)云英(董承妾)李春香(黄奎妾)蔡琰(蔡邕女)舞阳君(何进母)樊氏(赵范嫂)

三国资料正文三国官职表

三国是继东汉而出现的时代称号,由于魏、蜀、吴三个国家鼎立而得名。三国始与年魏国代汉,终于年晋代魏。但史家往往以年董卓挟汉献帝离开洛阳为三国上限,以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大将军:战国时始置,是将军的最高封号,东汉时多由贵戚充任。具体名号有建威大将军、骠骑大将军、中军大将军、镇东大将军、抚军大将军等等,除骠骑大将军之位稍低于三公之外,其余均在三公之上。三国时夏侯惇、姜维等人皆为大将军。

大司马:汉武帝(刘彻)废太尉设大司马,光武帝(刘秀)又废大司马为太尉,故大司马即太尉,为掌管军政和军赋的最高官职,即全国最高军事长官。东汉时与司徒、司空并称三公。

大司农:秦时称治粟内史,景帝改称太农令,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年)更名为大司农。魏初设大农,文帝(曹丕)黄初二年(年)改称大司农,蜀、吴亦各有大司农。两汉时大司农掌管租税、钱谷、盐铁和国家财政收支,而到了三国时期,由于权力的分散则只能负责这些物资的保管工作了。九卿之一。

大鸿胪:秦时称典客,汉初称大行令,汉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为大鸿胪,掌管接待宾客之事。九卿之一。

卫尉:秦时始置,汉景帝(刘启)初更名为中大夫令,不久即恢复原名,掌管宫门警卫。九卿之一。太尉:同大司马。曹丕即位后任贾诩为太尉。

太傅:辅弼国君之官,作为重臣参与朝政,掌管全国的军政大权。曹叡即位后人钟繇为太傅。

太常:秦时称奉常,汉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年)更名为太常,掌管礼乐社稷、宗庙礼仪。其属官有太史、太祝、太宰、太药、太医(为百官治病)、太卜六令及博士祭酒。九卿之一。

太仆:秦和两汉均设太仆,王莽一度更名为太御,掌管舆马及牧畜之事。九卿之一。

太守:秦时设郡守,汉景帝更名为太守,为一郡之最高长官,除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

少府:秦和两汉均设少府,王莽称共工,与大司农一同掌管财货。不过大司农掌管国家财货,而少府则管供养皇帝。其属官有掌管御用纸、墨、笔等物的守宫令、掌管刀剑弩机等物的尚方令、掌管衣物的御府令、为宫廷治病的太医令。九卿之一。

中常侍:秦时始置,东汉时由宦官担任,掌管文书和传达诏令,权力极大。

中书监令:曹操为魏王时,设置秘书令以处理尚书章奏。曹丕于黄初初年改秘书令为中书令并特置中书监,使之排在中书令之前。

中领军:曹操为丞相后置领军,不久改为中领军,掌管禁卫军。

中护军:曹操为丞相后置护军,不久改为中护军,掌管禁卫军,地位略低于中领军。

长史:秦时始置,西汉时丞相下有两长史,其职务相当于秘书长,即最高国务机关中事务主管。将军幕府中亦有长史,为幕僚之长;可分令部队出战的称为将兵长史。东汉的太尉、司空、司徒三公府亦设长史,职任颇重。三国沿置不改。从事:刺史的佐官如别驾、治中、主簿、功曹等都称为从事。

仓曹掾属:主管仓谷之事的官员,正者称掾,副者称属。

司徒:西周始置,东汉时掌管教化,三公之一。

司空:西周始置,东汉时掌管水土及营建工程,三公之一。

司隶校尉:汉武帝始置,负责督率京城徒隶,从事查捕奸邪和罪犯,简称司隶。刘备在蜀称帝时以张飞为司隶校尉。

司金中郎将:曹操于建安十年()置,掌管冶铁、钱币和农具的铸造的官员。

主簿:汉始置,掌管文书簿笈,司空、丞相府及刺史的佐官中都设有主簿。

功曹:刺史的佐官,掌管考查记录功劳。

东西曹掾属:曹操为丞相后下设东、西曹掌管人事工作,东曹主管二千石官员的任免,西曹主观丞相府官员的任免。其负责人员正者称掾,副者称属。

丞相:战国时始置,为百官之长。东汉不设丞相,建安十三年()复置,曹操自任丞相。“丞”与“承”相通,“丞相”就是承君主的旨意来处理国家事务的人。

丞相理曹掾:丞相府中掌管司法的官员。

光禄勋:秦时称郎中令,汉武帝更名为光禄勋。王莽称司中,东汉又称光禄勋。曹操为魏公后设郎中令,黄初元年(年)又称光禄勋,掌管宿卫宫殿门户。其属官有掌管宾赞受事的谒者、掌管御乘舆车的奉车都尉、掌管副车马匹的附马都尉、掌管羽林骑的骑都尉,而大夫、中郎将等官是否是光禄勋的属官尚有争议。九卿之一。

执金吾:秦时称中尉,汉武帝更名为执金吾。王莽称奋武,东汉复称执金吾。曹魏先称中尉,黄初元年更名为执金吾,掌管宫外巡卫。卫尉巡行宫中,执金吾则徼偱京师。天子出行,执金吾为先导。“吾”当御讲。

别驾:刺史的佐吏,刺史以巡行视察为职,别驾则另乘传车,辅助刺史出巡,故称别驾。

廷尉:秦时始置,汉景帝更名为大理,自后或称廷尉,或称大理。廷尉掌管刑法狱讼,是各地上诉的最高司法机关。“廷”字系直、平之义,治狱贵直而平,故以为号。廷尉的属官有大理正、大理平、大理监,成为廷尉三官。九卿之一。

县令长:春秋战国时始置,一县的行政长官,人口在万户以下的县的长官称为令,万户以上的称为长。县令长的佐官有掌管军事、治安的县尉和掌管文书、仓狱的县丞,一般每县有丞、尉各一人,大县有尉两人或更多。

尚书:“尚”就是执掌的意思。秦汉时,尚书只是少府的属官,掌管殿内文书,地位很低。汉武帝时,设尚书五人,开始分曹治事,因在皇帝周围办事,地位逐渐重要。曹魏有吏部、左民、客曹、五兵、度支共五曹尚书。吏部又称选部,掌管选用官吏;左民掌管缮修功作、盐池园苑;客曹掌管少数民族和外国事务;五兵掌管中兵、外兵、骑兵、别兵、都兵;度支掌管军国支计。其中以吏部尚书最为重要。

尚书令:秦时始置,为尚书台首长,是直接对皇帝负责、掌管一切政令的首脑。尚书令的副手为尚书仆射,曹魏置尚书仆射一或二人,二人并置时称左右仆射。若尚书令缺,由左仆射代行令事。曹魏时以五曹尚书、二仆射、一令为八座。

尚书郎:尚书台内负责起草文书的官员。东汉选孝廉中有才能者入尚书台,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

侍中:秦时始置,为丞相的属官,掌管拾遗补缺、赞导、陪乘、出而负玺以及照料皇帝日常生活等事。

宗正:秦时始置,王莽称宗伯,东汉复称宗正,掌管皇族与外戚事务。两汉皆以刘姓宗室充任。九卿之一。征东将军:统领青、兖、徐、扬四州,屯驻扬州。

征南将军:统领荆、豫二州,屯驻新野。

征西将军:统领雍、凉二州,屯驻长安。

征北将军:统领幽、冀、并三州,屯驻蓟州。

刺史:秦时始置,掌管一州的军政大权。刺,检举不法;史,皇帝所使。

治中:刺史的佐吏。古代簿籍文书之类称为“中”,“治中”即为管理文书档案之意,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固定的官职。

参军:东汉末曹操以丞相总揽军政,其僚属往往以参丞相军事为名,即参谋军务,简称“参军”。

河南尹:东汉建都于河南郡洛阳县,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官不称太守而称尹,掌管洛阳附近的二十一县。

典农中郎将:汉末曹操置典农中郎将和典农校尉,均掌管农业生产、民政和田租,仅有所治郡国大小之别,职权相当于太守。

城门校尉:西汉始置,掌管京师城门的屯兵。

相国:即丞相。

将作大臣:秦时称将作少府,汉景帝更名为将作大臣,掌管宫室、宗庙、路寝、陵园地土木营建。

给事中:秦时始置,西汉沿置,东汉省,魏复置。为将军、列侯、九卿,以及黄门郎、谒者等的加官。

都督:三国始置都督和大都督,为领兵官,其中大都督为最高军事统帅。

校事:曹操临时设置的小吏,负责伺察群臣的微过小罪。

监冶谒者:三国时魏置,掌管冶铁的专官

御史大夫:掌管弹劾、纠察的官员,其位仅次于丞相。

御史中丞:御史大夫的副手。

黄门侍郎:秦汉时,宫门皆黄色,故号黄门。黄门侍郎因在黄门内供职而得名。

散骑常侍:三国魏置,即汉代散骑(皇帝的骑从)和中常侍的合称,在皇帝左右规谏过失,以备顾问。

督军:高级统兵长官,位在相国、太尉、御史大夫之下。

督邮:汉代各郡置督邮官,掌管督察纠举所领县乡违法之事,兼管宣达教令、讼狱捕亡等事。

安南将军 四安将军之一,魏时为第三品,掌征伐。

安东将军 四安将军之一,掌武事,第三品,魏吴有置,蜀无。

安远将军 三国时杂号将军之一。

兵曹掾   东汉太尉属吏,主兵事,秩比三百石。魏沿之,于丞相府和大将军府各置兵曹掾一人,三百石,第七品。

步兵校尉   汉武帝时,置八校尉领北军,其中有步兵校尉,秩二千石,掌上林苑门屯兵。东汉因之,秩比二千石。三国均置,为天子禁军首领之一。

骠骑将军   汉武帝始置,以霍去病为之,秩位同大将军,金印紫绶,位同三公,三国均置。

别驾从事   即别驾从事史,汉制,刺史属吏之长,因跟随刺史出巡时要另乘专车,故称别驾,三国因置。

别部司马   汉制,大将军属官有军司马,秩比千石。其中别领营属者称为别部司马,共所率兵士数目各随时宜,不固定。

从事中郎   汉魏时,三公及将军府均设从事中郎,职参谋议,为在长史、司马下。

从事祭酒   三国蜀置,为州牧的属官。从事之长,称为祭酒。

车骑将军   汉制,仅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金印紫绶,地位相当于上卿,或比三公。典京师兵卫,掌宫卫。第二品。

大都督   曹魏置,第一品,不常置,属加官。加此官者,颁与代表天子威权的黄钺以节制持节将军等高级将领。吴同魏制。蜀置中都护,统内外军事。

大理   秦以廷尉为最高司法长官。汉时改为大理。魏时为第三品,中二千石。黄初元年改为廷尉。吴亦如之。

大尚书   吏部尚书的别称。魏晋尚书分曹治事,吏部尚书为首曹,故称大尚书。

大长秋   秦置将行,为皇后宫官。汉改为大长秋,秩二千石,职掌奉宣皇后命和引见给赐宗室外戚及充当皇后出行随行,常为宦者任。三国因之。

东中郎将   秦郎中令属官有左中郎将,汉属光禄勋,秩比二千石。主轮番执戟宿卫天子。魏因置。亦作东中郎将。比二千石,第四品。吴蜀亦置。

东观令   东观原为东汉宫名,为宫中藏书之处。三国吴置东观令,职司董理经籍,掌修国史。

东曹属   汉制,丞相、太尉掾吏其正职称掾,副职称属,皆比二百石。东曹副职吏员称东曹属。三国因之。

东曹掾   汉制,丞相、太尉自辟掾吏分曹治事,有东曹掾,秩比四百石,初出督为刺史,后主二千石长吏及军吏的迁除。三国因之。

荡寇中郎将   中郎将秦汉时即设有是官,为皇帝的宿卫侍从官。秩位次于将军。东汉三国事名号渐多,各国自相署置。荡寇之名仅吴有置,魏蜀未见。

荡寇将军   东汉末始有此名。三国均置,秩为第五品。

督军校尉   三国吴置,校尉在将军和中郎将之下。

督军从事   刺史、州牧之属官,多称从事史,分主各事。东汉末临时设置属军事之从事史颇多。

都督   领兵将领或地方军政长官之称。蜀于边缘诸郡皆置都督领兵屯守。

邸阁督   邸阁为囤积粮谷之所,其督为守备屯所士卒之长。

典学从事   汉制,司隶校尉及州刺史之下,设从事史若干人,分司州政。蜀在益州设典学从事,总领一州之学政。

典曹都尉   蜀置,刘备定蜀,较盐铁之利而设盐府校尉,并置典曹都尉以属之,掌供继军粮。

都尉 都尉名官甚多,多为主兵武官。地方郡国都尉,主兵。

都护   汉宣帝时,置两域都护,为加官。东汉光武帝时设都护将军。三国魏沿置。蜀有中都护、行都护之号,职权如大都督,总领内外诸军事。吴设左右都护,尽护诸军。

奋威校尉   校尉为次于将军之武职。有各种名号,奋威校尉仅三国吴置。

奋武校尉   位在将军下。三国时校尉名号甚多,职责亦不同。奋武校尉仅吴置,鲁肃任之。

奋武将军   汉末,曹操、吕布曾任是官。三国时魏吴有置,蜀未见。

奋威将军   西汉始置。三国均置,第四品。

符节令   秦汉时置此官,属少府,掌府节。魏置符节令,别为一台,位次御史中丞。令一人,六百石,第五品。掌授节、铜虎符、竹使符。吴蜀亦置。

奉尚   “尚”他本均作“常”,即奉常(太常)。

奉车都尉   汉武帝时设奉车、驸马、骑三都尉,皆比二千石。奉车都尉掌御乘舆马。魏时为第六品,秩比二千石。

辅国大将军   后汉时期设立的高级将军位,位在“四镇”大将军之上。

辅国将军   汉献帝时伏完任此官。三国时均置此号。

关内侯   秦置。爵第十九级,位次于列侯。有其号,无国邑。

光禄大夫   秦郎中令属官有中大夫,汉更名为光禄大夫,秩比二千石。魏时为第三品,位次三公。无固定职守,相当于顾问。诸公告老及在朝重臣加拜此官以示优重。

横江将军   三国时仅吴置。以鲁肃任之,镇守沿江辖地,用以横扫来犯之敌,故名。

黄门丞   西汉少府属官有此职,东汉因之。黄门令之佐吏有丞、从丞各一人。

黄门令   西汉少府属官有此职,东汉因之。秩六百石,宦者充任,主省中诸宦者。

护军   秦置护军都尉。汉初又称护军中尉。武帝时设护军将军。护军之号,有时即指竣军将军或中护军之简称。

护军将军 秦置护军都尉,汉因之,陈平曾任此职,尽护诸将。汉武帝时属大司马。建安12年改护军为中护军。魏亦置护军,主武官选,隶领军。资重者为护军将军,资轻者为中护军。

侯相   即列侯封国的相,主治民,如县令、长。

后典军   三国时蜀于监军之下置典军,分前、后、中三典军。吴亦置,但分左、右、中。

后将军   东汉杂号将军甚多,有以前、后、左、右名之者。魏时为第三品。

虎威将军   三国时杂号将军之一。魏吴有置。

虎贲中郎将   《周礼·夏官》记有虎贲氏,掌王出入仪卫。汉平帝元始元年更名为虎贲郎,置中郎将统领。秩比二千石。

建武中郎将   三国吴置,胡综任之。

金曹从事   三国吴置。魏置金曹掾,主管货币盐铁事。吴置金曹从事,胡综任之。

建武将军   曹魏置,第五品。

建威将军   曹魏置,第四品。吴蜀亦置。

监农御史   为御史中丞的属官。秦置御史大夫,汉因之。有两丞,一曰中丞。及御史大夫转为司空,御史中丞遂成御史台的长官。御史台属下有名目不同的御史,分掌各事。监农御史为其中之一。三国吴有置,魏蜀未见。

监军   春秋有载,三国均置。无定员,随事而设。诸州不置都督时置此官。将军领兵出征时,多置监军。

记室   东汉置,诸王、三公及大将军都设记室令史,掌章表书记文檄。

家令   太子属官。秦置,魏时为第五品,秩千石,主仓谷饮食,职似司农、少府。

军师   三国时各国均设军师官,皆参与主持军事谋议等事。

军祭酒   即军师祭酒,陈寿撰《三国志》避晋景帝司马师讳,改为军祭酒。魏时为第五品。

军议校尉   参议军事的官位。

谏议大夫   秦时,郎中令属官有大夫,掌议论、顾问、应对。汉武帝置谏大夫,东汉时改称谏议大夫,秩比六百石。魏蜀有置,吴无考。

立武中郎将   三国吴置。步骘任是职。

立节中郎将   三国吴置。陆抗任是职。

领军   是中领军或领军将军的简称。曹操为丞相时置,掌禁兵。

领军将军   领军中资重者之称。资轻者为中领军。掌禁兵。

列侯   爵位名。秦汉以二十等爵赏有功者,其最高级叫彻侯。后因避汉武帝讳,改为通侯。后又改列侯。金印紫绶,有封邑,得食租税。魏初如汉制。咸熙元年改行五等爵制。

令史   汉代少府属官有尚书令史,兰台令史。诸公府亦设令史,地位低于掾史。曹魏公府及诸将军府设令史。蜀相府有令史。

令   秦汉时县官管辖区万户以上者称令,万户以下者称长。

秘书   掌管禁中图书秘记。汉桓帝始置。

秘府郎   三国吴置,掌校秘书。

门下循行   汉制,郡守三吏有门下循行,类似门下客,不主实事。

门下督   将帅府属官。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府均置门下督一人,第七品。下属有门下录事、门吏、门下书吏各一人。

南中郎将   光禄勋属官。魏时秩二千石,蜀亦置,吴无。

破虏将军   东汉杂号将军之一。魏时为第五品。李典、孙坚曾任。

平戎将军   三国吴置,步骘任是职。

平东将军   汉置,魏时为第六品。吕布曾任是官。

平南将军   魏置此官,第三品,下有主簿、功曹等属吏。吴蜀亦置。

平北将军   建安十年始置,第六品,下有主簿、功曹等属吏。吴蜀亦置。

平西将军   魏时为第三品,下有主簿、功曹等属吏。吴蜀亦置。

偏将军   将军中地位较低者,多由校尉或裨将升迁,无定员,第五品。三国均置。

前护军   魏及蜀皆置护军,唯蜀护军分为前、后、左、右、中五护军。

前将军   三国时常设的高级将军位。负责京师兵卫和边防屯警。位次于九卿,而高于其他临时设置的杂号将军。三国时品级下降,为第三品。开府治事,属官有长史、司马、从事中郎等。

前军师   东汉始有军师之名。分前后左右中之名,第五品。

骑都尉   两汉均置,属光禄勋,秩比二千石,掌监羽林骑,无定员。

劝学从事   汉制,司隶校尉及州刺史之下,设从事史若干人,分司州政。蜀在益州设劝学从事,为州之学官,地位略次于典学从事。

儒林校尉   校尉为次于将军的武官,其名号甚多。由于其职务掌的不同,名号亦异。儒林校尉为蜀所特置。周裙任是职。

上大将军   吴孙权黄龙元年置。位在三公之上。陆逊任是职。

绥南中郎将   三国魏蜀二国置有此官。士燮、张翼曾任是职。

射声校尉   汉武帝置八校尉中有射声校尉,掌待诏射声士,即善射箭者。秩二千石。魏时为第四品,比二千石,掌宿卫兵,吴蜀亦置。

司马   《周记·夏官》记大司马之属有军司马、舆司马、行司马。春秋晋作三军,每军别置司马。汉宫门及将军、校尉属官有司马。边郡则设千人司马,专掌军事。曹魏公府及大将军府设司马,秩千石,主军事。

司盐校尉   又称盐府校尉。刘备定蜀时置,主较盐铁之利。吴亦置,主管海盐生产诸务。

师友从事   汉制,刺史州牧的属官有从事史,分为别驾、治中、簿曹、兵曹从事等。汉末或置师友从事,仅为荣誉职位,无固定职守。

师友祭酒   汉制,郡守延揽郡内人材,养于府中,专事谋议,称为散吏,其地位或相当于掾、史,地位最高者尊称为祭酒。

庶子   太子府属官,第五品,秩四百石,职如三署郎。

舍人   秦始置,轮番当班宿卫太子。魏时为第七品,秩二百石。

尚书选曹郎   三国吴置尚书郎分曹治事,有选曹郎。

尚书右选郎   三国蜀置尚书郎分曹治事,有选部,分左右,有右选郎。杨戏曾任。

尚书吏部郎   曹魏置尚书郎中二十五人,分部、曹治事,有吏部郎。

尚书仆射   尚书台副长官。秦置,属少府,主文书启封,尚书令缺,代其事。魏时置尚书仆射二人,分左右,秩六百石,第三品。吴、蜀置一人不分左右。

都尉尚书   秦为少府属官。掌殿内文书,地位很低。西汉以后职权渐重,置尚书,员五人,一人为仆射,四人分曹治事。东汉时尚书台正式成为总理国家政务的中枢。魏置尚书,有令一人,仆射二人,尚书五(分为五曹)称八座,五曹尚书中除吏部尚书外,其他但称尚书。吴蜀亦置。

尚书令史   西汉尚书郎下有令史,东汉增至十八人,秩二百石,分属六曹,主书写文书。魏时为第八品。

书部书部   从事之省称。孙权置,胡综任之,典军国密事。

书佐主办   文书的佐官『制,州郡门下及诸曹皆有书佐,在外由州郡长官自行辟除。书佐除诸曹外,因属州郡长官亲近属吏,故又称门下书佐。

屯骑校尉   汉武帝时始置,掌骑士,东汉改骁骑,后复置,掌宿卫兵。魏沿置,秩比二千石,第四品,隶属中领军。

太子太傅   商、周两代已有太子太傅及少傅,作为太子的师傅。汉沿置,秩三千石,位次太常。东汉秩中二千石。太子对其执弟子之礼。三国因置。

太中大夫   秦始置,职掌言议,顾问应对,为天子高级参谋。魏时为第七品,秩千石,吴蜀置同。

亭侯   爵位名。秦汉以二十等爵赏有功者,其最高级叫彻侯。后因避汉武帝讳,改为通侯。后又改列侯。列侯中食禄于乡、亭者称为乡侯、亭侯。

讨逆将军   东汉杂号将军之一。曹魏沿置,第五品。

讨虏将军   东汉杂号将军之一。蜀置此官,吴因孙坚曾任此职,后不复置。

讨寇将军   魏置杂号将军之一,第五品。蜀亦置。

武卫都尉   三国吴置,孙桓、孙峻曾任。

武卫将军   魏置,第四品。曹操置武卫中郎将。曹丕改为武卫将军,许褚任之,都督中军宿卫禁兵。吴亦置,典宿卫。

无难右部督   三国吴置。禁军无难营分左右两部,均设督统之。故有是称。

五官掾   汉代郡太守自署属吏之一,掌春秋祭祀,若功曹史缺,或其他各曹员缺,则署理或代行其事。为太守的左右手,地位与功曹史相上下。

王   秦汉以后帝王改称皇帝,王成为封爵的最高一级。

尉   古代武官多以尉为名。春秋时有军尉。秦汉时有太尉,掌武事;廷尉掌刑狱。郡有都尉,县有县尉,均为地方掌武事之官,简称尉。

卫将军   汉文帝始置,位亚三司,第二品。在将军中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

选曹尚书   列曹尚书之一,掌选拔官吏事。汉承秦制,设尚书,属少府。汉成帝时,设四尚书,分四曹办事。汉光武帝时,改常侍曹为吏曹,掌选举祠祭事。此即选曹尚书之由来。魏改选部为吏部。

先登校尉   三国时统兵校尉名目甚多,先登校尉唯吴置。

乡侯   汉制,列侯,所食县为侯国。功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东汉后期,增设县侯、乡侯、亭侯等爵位。

相国参军   曹操为汉丞相时置参军,第七品。

校事   曹操初置,至嘉平中罢。吴亦置。职充皇帝耳目,刺探臣民言行,上察宗庙,下摄众官。或做典校、校曹。

校尉   秦置。汉置八校尉,掌管特种军队。汉制,一般军队中将军以下的武官有校尉。三国因之。

洗马   即太子洗马。太子属官。秦始置,职掌如谒者,太子出行为前导。魏时为第七品,秩六百石。

相   职如郡太守。魏诸王国各置相一人,秩二千石,第五品。

西曹掾   汉制,丞相、太尉属吏分曹治事,有西曹。吏员正者称掾,副者称属。初主领百官奏事,后改为主府内官吏署用。魏时丞相、大将军及司徒、司空等府内置西曹掾,秩比四百石,第七品。

西部都尉   秦有郡尉,汉景帝时更名为都尉,秩比二千石,掌佐助太守分管军事,维持境内治安。三国因之。每郡置都尉一人,大郡或置二人,分管境内东西,或南北。

翼正都尉   三国吴东宫属官。孙登为太子时,诸葛恪为左辅都尉,张休为右弼都尉,顾谭为辅正都尉,陈表为翼正都尉,是为四友,以佐太子。

羽林中郎将   汉宣帝始以中郎将监羽林,东汉置羽林中郎将,秩比二千石,掌宿卫侍从。魏时为第五品,秩比二千石,主羽林郎。

越骑校尉   汉武帝始置,掌越骑。东汉沿置,设越骑校尉一人,比二千石,掌宿卫兵。三国均置。

掾   古代属官的通称。如掾属、掾佐、掾吏、掾史等,简称掾。

牙门将军   魏文帝黄初年间始置,第五品,无定员。蜀吴亦置。

扬武将军   东汉年间有此职,三国均置。

右部督   全称为帐下右部督。三国时将军开府者,其属官有帐下督一人,第七品。陆逊曾为孙权帐下右部督。

右中郎将   西汉始置,秩比二千石、主右署郎,职隶光禄勋。魏时为第四品,秩比二千石。

右国史   三国吴置,与左国史并掌修国史。

右大将军   三国蜀于建兴十三年初置大将军。景耀初分置右大将军。

右护军   三国皆置护军,分左右。

右将军   汉有此职,金印紫绶,地位如上卿,但不常置。加诸吏、给事中等号则得以宿卫皇帝、参与中朝议、决定军国大事,再领尚书事则负责实际政务。魏时为第三品,有官属。

议郎   郎中令的属官,为郎官中地位较高者,秩六百石,掌顾问应对,无常员,三国沿置。

议曹从事   两汉的州刺史或州牧的属官,有从事史或从事若干人,分司州政。

佐军司马   汉中郎将属官有佐军司马。孙坚曾任。

奏曹掾   汉制,三公府设奏曹,主奏议事。曹魏丞相府置奏曹掾,比三百石。吴亦置。

赞军校尉   位在将军下。三国时校尉名号甚多,职责亦不同。赞军校尉为吴置,鲁肃任之,助周瑜参赞军务,故以赞军名之。

折冲将军   魏所设杂号将军之一,第五品。吴亦置,蜀无。

折冲校尉   汉末,曹操任奋武将军,任夏侯惇为折冲校尉,后不置,蜀无。

左执法   三国吴置,为御史台属官,与中执法、右执法共同平决诸官事。

左典军   三国吴置左、右、中三典军,领营兵。

左节度   吴始置,典掌军粮。分左右。

左司马   汉制,将军府多置司马,职位仅次于军师、长史。汉末曹操表孙权为讨虏将军,权任顾雍为左司马,当为讨虏将军之属官。

左军师   曹操为丞相时置左军师一人,第五品。三国吴置,但不属丞相,而以三公领之。

左丞相   秦置丞相,分左右,秦人尚左,以左丞相为正,右丞相为副。汉人以右为尊,故右丞相为上。三国吴置丞相,分左右,后仅置一人。

左右都护   三国吴置,黄龙元年,拜陆逊为大将军、右都护,诸葛谨为大将军、左都护。

左护军   秦有护军都尉。汉有护军中尉,属大司马。东汉有中护军,为将军幕府之员,非朝廷列职。曹操为汉丞相时置护军,后改称中护军,第四品,掌禁军。后随州都督置护军,第五品。诸要镇及将军出征皆置诸护军,第六品,其中有左护军。吴蜀亦置。

左将军   汉有左将军,不常置,位如上卿,金印紫绶,掌京师兵卫及戍守边隘,讨伐四夷。平时加诸吏,给事中等号,则得以宿卫皇帝,参与中朝朝议,决定国家大事,若领尚书事就负责实际政务。魏时为第三品。

长   秦置县令、县长掌治其县。万户以上为令,不足万户为长。魏时为第八品,秩三百石。

长乐少府   汉制,太后宫官皆冠宫名。景帝前置长信詹事,掌皇太后宫。公元前年改为长信少府。平帝元始四年,因皇太后所居宫复长乐旧名,更名长乐少府,位在少府正卿之上。蜀皇太后亦称长乐宫,因置此职。

长水校尉   汉制,为武帝所置,京师屯兵八校尉之一,掌长水胡骑,秩二千石。长水为地名。胡骑近长水,故名。三国因置。

振威将军   东汉杂号将军之一,魏沿置,第四品。

镇东将军   第二品,位次四征将军,领兵如征东将军。资深者为大将军。

镇北将军   第二品,位次四征将军,领兵如征北将军。资深者为大将军。

镇南将军   第二品,位次四征将军,领兵如征南将军。资深者为大将军。

镇西将军   第二品,位次四征将军,领兵如征西将军。资深者为大将军。

镇北大将军   品级与镇北将军同,资深者加大将军名号,不常置。

镇南大将军   品级与镇南将军同,资深者加大将军名号,不常置。

镇军将军   秩位次于镇军大将军,第三品。

镇军大将军   位在大将军之下,第二品,不常置。两汉均设有大将军之职,位比三公。大将军之上加各种名号者,东汉三国逐渐增多,三国均设此官。

征虏将军   魏沿汉制,第三品。吴蜀亦置。

征西大将军   东汉之大将军中有征西大将军。魏及蜀之征西将军中以资深者为征西大将军。吴亦置。

征南中郎将   三国吴置。步骘任是职。

中领军   曹操为汉相时置领军,后改为中领军,第三品,掌禁军,主五校尉、中垒、武卫三营。蜀亦置,并有领军、前领军、行领军。吴称领军将军。

中军师   魏置,为丞相属官,第五品。

中散大夫   秦汉诸大夫有中散大夫。凡大夫皆职掌言议,顾问应对,无固定职事。魏时为第七品,秩六百石。

中郎   秦置,汉沿之,属郎中令,其长称中郎将。汉武帝置五官、左、右三中郎将,以五官中郎将统领中郎。曹魏置中郎,隶光禄勋,第八品,秩六百石。

中郎将   秦置中郎将统领供事禁中的郎中。汉武帝时置五官、左、右三中郎将,秩皆比二千石,隶属光禄勋,侍从天子、随行护驾。东汉时其职主要为协助光禄勋考课察举三署诸郎,后还谴其领兵,增加各名号中郎将甚多。

中监军   蜀置,为加官。

中书丞   三国吴置,为中书监、中书令的属官。

中庶子   周代始置,掌管诸侯卿大夫的庶子的教育管理。汉沿置,为太子属官,职如侍中,为太子近臣。秩六百石,第五品。

治中从事史   汉置,是州刺史的助理,主州府文书案卷,居中治事,与别驾从事史分别为州府内外总管。

主记   东汉州郡设专管记事、簿书的主记室,主记室员是主记室史,简称为主记,是州郡中仅次于主簿的亲近属吏。魏沿置。

著作郎   三国魏明帝太和中始置,掌编撰国史,属中书省。

昭德将军   魏置,第五品。

昭武将军   魏置,为第五品。

昭信校尉   三国时蜀置,为使臣奉命出使入冠其名号。

州牧   古分九州,每州置牧,为一州之长。汉武帝时分十三部州,每州置刺史一人,监察地方。成帝时改为州牧。后复为刺史。灵帝时又改为州牧,位在郡守之上,已由监察官发展为总揽地方大权的行政长官。

三国资料正文《三国演义》全武将单挑谱

注:1.标明的数字有时候实际是“不三合”,“不十合”等等,都以3合、10合计2.有时候是“十余合”,“余合”等等,也都以10合、合计3.不详是指书中没有说明,但估计在几回合到几十回合之内,一般不会太久4.名字前有*号的指平手章回胜利方失败方回合数备注

1张飞邓茂1死亡

1关羽程远志1死亡

2张飞高升不数合死亡

2刘备张宝1带伤(射后面,发箭中左臂)

2朱隽韩忠1死亡(乱军中射杀)

2孙坚赵弘1死亡(从城上飞身杀弘)

2刘备孙仲1死亡(射后面)

4董卓伍孚1被擒(欲暗杀)

5程普胡轸不数合死亡

5*华雄*孙坚2平手(射正面,孙放2箭被躲)

5华雄祖茂1死亡

5华雄俞涉3死亡

5华雄潘凤数合死亡

5关羽华雄不详死亡(以弓手身份突袭)

5吕布方悦5死亡

5吕布穆顺1死亡

5吕布武安国10带伤(砍断手腕)

5吕布公孙瓒不数合败走

5*吕布*张飞50平手

5*吕布*张飞、关羽30平手

5刘关张吕布数合败走

6吕布夏侯惇数合败走

6徐荣曹操1带伤(射后面,中肩膊)

6夏侯惇徐荣数合死亡

6黄盖蔡瑁数合打中

7颜良耿武1死亡(欲暗杀袁绍)

7文丑关纯1死亡(欲暗杀袁绍)

7文丑公孙瓒10败走

7*赵云*文丑50~60平手

7鞠义严纲1死亡

7赵云鞠义不数合死亡

7韩当张虎30余合力怯(吃惊被杀)

7孙策陈生1死亡(射正面)

7程普蔡瑁不数合败走

7*孙坚*吕公1平手(吕公诱敌)

7黄盖黄祖2生擒

8*董卓*吕布1布打卓戟落地

10马超王方不数合死亡

10马超李蒙1生擒

11管亥宗宝不数合死亡

11关羽管亥数十合死亡

11*张飞*于禁数合平手

11*臧霸*乐进30余合平手

11*夏侯惇*张辽不详平手

11吕布于禁、乐进数合败走

11张辽、臧霸吕虔、曹洪不详不利

11典韦郝曹成宋不详败走

12典韦侯成不详败走

12典韦高顺、侯成不详败走

12典韦何仪副元帅3死亡

12曹洪何曼40~50死亡(拖刀计杀之)

12李典黄劭1生擒(突袭)

12许褚何仪1生擒

12*典韦*许褚约几百合平手

12许褚李封2死亡

12吕虔薛兰1死亡(射后面)

12*吕布*许褚20平手

12典许夏夏李乐吕布不详败走

12乐进成廉1死亡(射杀)

13*李觖*郭汜10平手

13徐晃崔勇1死亡

14徐晃李乐1死亡

14许褚李惺1死亡

14许褚李别1死亡

14*许褚*徐晃50余合平手

14*关羽*纪灵30平手

14关羽荀正1死亡

14张飞曹豹3败走(后赶上杀死)

15*黄盖*张英不数合平手

15*孙策*太史慈平手

15*太史慈*程普30平手

15孙策于糜3生擒(后挟死)

15孙策樊能1死亡(喝死)

15陈武张英1死亡(背后杀)

15蒋钦陈横1死亡(射杀)

15孙策严舆1死亡(飞剑砍之)

15*太史慈*王朗不数合平手

15*黄盖*周昕不详平手

15孙策周昕1死亡

16*吕布*张飞余合平手

17吕布李丰3带伤(刺伤手)

17夏侯惇桥蕤3死亡

17许褚张先3死亡

18夏侯惇高顺40~50败走

18夏侯惇曹性1死亡(中性冷箭,性未提防)

19许褚孙吴尹昌不详败走

19陈宫曹操1射中麾盖

19张飞郝萌1生擒

21张飞纪灵10死亡(大喝一声)

22关羽王忠不详生擒

22张飞刘岱1生擒

25*关羽*夏侯惇10余合平手(夏侯诱敌)

25颜良宋宪3死亡

25颜良魏续1死亡

25颜良徐晃20败走

25关羽颜良1死亡(方欲问时)

26文丑张辽1射中头盔战马(射正面有提醒)

26文丑徐晃不详败走(料敌不过)

26关羽文丑3死亡(心怯而走,羽马快杀之)

27关羽孔秀1死亡

27关羽孟坦3死亡(马快)

27关羽韩福1死亡(中福冷箭)

27关羽平喜1死亡(步战)

27关羽王植1死亡

27关羽秦琪1死亡

28*关羽*夏侯惇10平手

28关羽蔡阳不详死亡

28赵云裴元绍1死亡

28赵云周仓不详带伤(中三枪)

30*张辽*张合40~50平手

30*许褚*高览不详平手

30徐晃韩猛不详败走

30张辽蒋奇1措手不及

31袁尚史涣3死亡(翻身背射)

31*赵云*许褚30平手

31*赵云*许褚于禁李典不详赵云全身而退31高览刘辟3死亡

31赵云高览1死亡(冲阵而来)

31赵云张合30余合败走

31张飞夏侯渊未知奋力杀退

32张辽袁尚3大败而走

32徐晃汪昭不数合死亡

32袁尚袁谭不详大败

32许褚尹楷1死亡(措手不及)

32张辽沮皓3大败(射后面杀之)

33许褚许攸1死亡(非战阵)

33徐晃彭安不数合死亡

33曹洪袁谭不详死亡(奋威杀之)

33张辽蹋顿不详死亡

34赵云张武3死亡

34张飞陈孙1死亡(大喝一声)

35赵云吕旷不数合死亡

35张飞吕翔1死亡(措手不及)

36赵云李典约10数合败走(料敌不过)

38甘宁凌操1死亡(射杀)

38孙高傅婴为览、戴员1死亡(席间先后杀之)

38潘璋苏飞不数合生擒

39甘宁黄祖1死亡(射后面)

39*赵云*夏侯惇数合平手(云诈败)

39张飞夏侯兰不数合死亡

41*魏延*文聘不详平手

41赵云淳于导1死亡

41赵云夏侯恩1死亡

41赵云晏明3死亡

41*赵云*张合约10余合平手

41赵云马延张凯焦张不详败走

42赵云钟缙3死亡

42赵云钟绅1死亡

42张飞夏侯杰0死亡(惊死)

45甘宁蔡曛1射杀

48曹操刘馥1死亡(刘无兵器)

48韩当焦触1死亡

48周泰张南1死亡

49张辽黄盖1带伤(冷箭)

50甘宁马延张凯1死亡(先后杀之)

50*赵云*张合徐晃不详平手(云不追赶)

50*张飞*许褚张辽徐晃不详平手(许褚骑无鞍马)

51*丁奉*牛金4~5平手(丁诈败)

51曹仁徐盛不详不能抵当

51曹仁牛金蒋钦不详被冲散

51*甘宁*曹洪20平手(洪诱敌)

51*韩当*曹洪30平手(洪诈败)

51*曹仁*周泰10平手(仁诈败)

52张飞刑道荣不数合败走

52赵云刑道荣1死亡(刺斜里杀出)

52张飞刘贤1生擒

52赵云陈应4~5败走(后生擒)

53张飞金旋1吓走(飞大喝一声)

53巩志金旋1射中

53关羽杨龄3死亡

53*关羽*黄忠平手

53*关羽*黄忠50~60平手

53*关羽*黄忠30平手(黄射中羽盔缨)

53*张辽*太史慈70~80平手

53李典宋谦1死亡(射中)

56*张合*徐晃*夏侯渊1比射箭平手

58马岱钟繇不1合大败

58庞德钟进1死亡(措手不及)

58马超于禁8~9败走

58马超张合20败走

58马超李通数合死亡(马超奋威)

58马超曹洪40~50气力不加

58庞德曹永1死亡

58夏侯渊成宜1死亡

59*马超*许褚++30平手

59马超侯李梁马杨不详马梁死余者遁(步战)

59*马超*于禁1于射马后面,躲过,中李堪61张飞周善1死亡(步战)

61*许褚*韩当周泰30平手

62刘封杨怀1生擒(席间)

62关平高沛1生擒(席间)

62*魏延*泠苞30平手

62黄忠邓贤1射中

62黄忠泠苞不详败走

62*黄忠*泠苞10平手

63魏延泠苞不数合生擒

63张飞严颜10生擒(严举手无措)

64*张飞*张任10余合平手

64*张飞*张任10平手

64赵云吴懿1生擒

64张翼刘聩1死亡(突袭)

65马超姜叙杨阜不详败走

65马超杨阜及7人不详杨带伤余者死

65*黄忠*李严40~50平手

65*黄忠*李严10平手(忠诈败)

65魏延马岱10败走(回身射中魏左臂)

65张飞马岱10败走

65*张飞*马超++20平手

65赵云刘聩马汉不详死亡

67许褚杨昂杨任不详败走

67*夏侯渊*杨任不数合平手

67张合杨昂不详死亡

67夏侯渊昌奇3死亡

67夏侯渊杨任30死亡(渊用拖刀计)

67*庞德*张合数合平手

67*庞德*夏侯渊数合平手

67*庞德*徐晃3~5平手

67*庞德*许褚50平手

67许褚张卫不详死亡

67甘宁朱光1打倒(城战)

67*甘宁*乐进不数合平手(进诈败)

68*张辽*凌统50平手

68*凌统*乐进50平手

68甘宁乐进1射中面门

68庞德陈武不详死亡(陈袍袖被树株抓住)

69耿纪王必1射中肩膊

69曹洪任夔3死亡

70*张合*张飞20平手

70*张合*张飞30~50平手

70张合雷铜不详死亡(先诈败后复回)

70*张合*张飞10平手

70张合孟达不详大败

70*张合*黄忠20平手

70*黄忠*韩浩夏侯尚10平手(忠诈败)

70黄忠韩浩1死亡

70严颜夏侯德1死亡

71夏侯渊陈式不详生擒

71黄忠夏侯尚1生擒

71黄忠夏侯尚1带伤(射后面)

71*黄忠*夏侯渊20平手

71黄忠夏侯渊1死亡(大喝一声,措手不及)

71赵云慕容烈1死亡

71赵云焦炳1死亡

71赵云张合徐晃0不敢迎敌

72张飞许褚不数合受伤(许酒醉)

72曹彰刘封3大败

72曹彰吴兰不数合死亡

72魏延曹操1射中

72庞德魏延不详奋力战退魏延

73*廖化*翟元约十合平手(化诈败)

73关羽夏侯存1死亡

73关平翟元1死亡(赶上杀死)

74*庞德*关平30平手

74*庞德*关羽余合平手

74庞德关羽50关中箭(还亏关平提醒)

74关羽成何1死亡(射落水中)

74周仓庞德1生擒(撞落水中)

76关平徐商3大败

76关平吕建5~6败走

76*关平*徐晃3~4平手

76徐晃关羽80右臂少力

76关羽蒋钦3败走

77关羽潘璋3败走

79刘封孟达3败走

82张苞谢旌30败走

82*张苞*李异20平手

82潭雄张苞1射中马(冷箭)

82关兴李异1死亡(突袭)

82关兴孙桓30大败

82张苞谢旌不详死亡(乱军中相遇)

82关兴谭雄不详生擒

82张苞崔禹1生擒

83黄忠史迹3死亡

83黄忠潘璋数合料敌不过

83马忠黄忠1射中

83张苞夏恂1死亡

83关兴周平1死亡(大惊,措手不及)

83关兴张苞韩当周泰0不敢迎敌(慌退入阵)

83沙摩可甘宁1射杀(射后面,甘宁带病)

83关兴潘璋1死亡(步战,潘被吓坏)

84傅彤淳于丹不详败走

84赵云朱然1死亡

84周泰沙摩可20死亡

85朱桓常雕3死亡

86丁奉张辽1带伤(射正面,中腰,后死亡)

87魏延张翼王平鄂焕不详生擒

87鄂焕雍闿1死亡(措手不及)

87鄂焕朱褒1死亡(突袭)

87赵云金环三结1死亡

87魏延孟获不详生擒(孟获无马)

88马岱忙牙长1死亡

90祝融夫人张嶷不数合带伤(飞刀中左臂)

90*祝融夫人*赵云不数合平手(云诱敌)

90*祝融夫人*魏延不详平手(云诱敌)

90马岱孟获1生擒(孟措手不及)

92赵云韩英3死亡

92赵云韩瑶韩琼韩琪少时琪中枪琼中箭瑶被生擒92赵云韩德3死亡

92张苞薛则不详死亡

92关兴董禧1死亡

92张苞崔谅1死亡(突袭)

92王平夏侯懋1生擒

93*赵云*姜维不数合平手

93*姜维*张翼不数合平手

93王平张翼姜维不详力穷抵敌不住

93孔明王朗0骂死

94越吉元帅关兴不详关胆寒抵敌不住

94关兴越吉元帅1死亡(兴大喝一声)

94马岱雅丹丞相不详生擒

94魏延曹遵3死亡

94赵云朱赞1死亡(措手不及)

94孟达徐晃1带伤(从城上射中,后死亡)

94申耽孟达1死亡(人困马乏,措手不及)

95张合王平数十余合败走(力穷势孤)

95马岱陈造不详死亡

95赵云苏颙1死亡(措手不及)

95赵云万政1射中盔缨

96徐盛张普不数合败走

96朱桓张普1死亡(径来问时)

98王双谢雄3死亡

98王双龚起3死亡

98王双张嶷数合先平手后追赶双,被锤所伤98魏延王双1死亡(突袭)

廖化秦良不详死亡

*魏延*张合10平手(延诈败)

*关兴*张合10平手(兴诱敌)

王平岑威1死亡

*魏延*司马懿3平手(延诱敌)

*魏延*何平不数合平手(平诈败)

马岱魏延1死亡(突袭)

夏侯霸卑衍不数合死亡

夏侯霸郭淮10败走

姜维陈泰3败走

姜维司马师3杀败

丁奉韩综1死亡(步战)

丁奉桓嘉1飞刀杀之

徐质廖化不数合败走

徐质张翼不数合败走

姜维徐质1落马(大惊无措,后死亡)

姜维郭淮1射中,后死亡(接箭还射)

*邓艾*文鸯50平手

邓艾葛雍1死亡

王基朱异3败走

王基唐咨3大败

*王基*于诠30平手(后人困马乏被乱军所杀)

傅俭王真10生擒

傅俭李鹏1死亡

*姜维*邓忠30~40平手(忠躲箭,维夺枪)

廖化郑伦1死亡

*姜维*邓艾数十余合平手

荀恺卢逊1死亡(回身一箭)

姜维杨欣1败走(射欣三箭不中)

田续邓艾1死亡(突袭,艾欲待问时)

周旨孙歆1死亡(大喝一声)

张尚陆景1死亡(赶上杀之)

周旨沈莹不详死亡

一流及超一流武将单挑谱

7*赵云*文丑50~60平手

11*夏侯惇*张辽不详平手

12*典韦*许褚约几百合平手

12*吕布*许褚20平手

12典许夏夏李乐吕布不详败走

14*许褚*徐晃50余合平手

15*孙策*太史慈平手

16*吕布*张飞余合平手

25*关羽*夏侯惇10余合平手(夏侯诱敌)

25颜良徐晃20败走

25关羽颜良1死亡(方欲问时)

26文丑张辽1射中头盔战马(射正面有提醒)

26文丑徐晃不详败走(料敌不过)

26关羽文丑3死亡(心怯而走,羽马快杀之)

28*关羽*夏侯惇10平手

30*张辽*张合40~50平手

31*赵云*许褚30平手

31*赵云*许褚于禁李典不详赵云全身而退31赵云张合30余合败走

31张飞夏侯渊未知奋力杀退

39*赵云*夏侯惇数合平手(云诈败)

41*赵云*张合约10余合平手

50*赵云*张合徐晃不详平手(云不追赶)

50*张飞*许褚张辽徐晃不详平手(许褚骑无鞍马)

53*关羽*黄忠平手

53*关羽*黄忠50~60平手

53*关羽*黄忠30平手(黄射中羽盔缨)

53*张辽*太史慈70~80平手

56*张合*徐晃*夏侯渊1比射箭平手

58马超张合20败走

59*马超*许褚++30平手

65*张飞*马超++20平手

67*庞德*张合数合平手

67*庞德*夏侯渊数合平手

67*庞德*徐晃3~5平手

67*庞德*许褚50平手

70*张合*张飞20平手

70*张合*张飞30~50平手

70*张合*张飞10平手

70*张合*黄忠20平手

71*黄忠*夏侯渊20平手

71黄忠夏侯渊1死亡(大喝一声,措手不及)

71赵云张合徐晃0不敢迎敌

72张飞许褚不数合受伤(许酒醉)

72庞德魏延不详奋力战退魏延

74*庞德*关羽余合平手

76徐晃关羽80右臂少力

93*赵云*姜维不数合平手

*魏延*张合10平手(延诈败)

姜维徐质1落马(大惊无措,后死亡)

*邓艾*文鸯50平手

*姜维*邓忠30~40平手(忠躲箭,维夺枪)

*姜维*邓艾数十余合平手

三国资料正文三国歇后语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关公赴会--单刀直入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曹操作事--干干净净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张飞卖肉--光说不割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曹操用计--又奸又滑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后主降魏--不知羞耻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张飞抓耗子--大眼瞪小眼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张飞绣花--粗中有细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张飞穿针--粗中有细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草船借箭--多多益善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关公开凤眼--要杀人草船借箭--坐享其成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关羽卖肉--没人敢来草船借箭--满载而归貂蝉唱歌--有声有色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孔明练琴--老生常谈司马炎废魏主--袭用老谱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蒋干盗书--上了大当黄忠射关公--手下留情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吕布见貂蝉--迷上了关公喝酒--不怕脸红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东吴招亲--弄假成真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关羽赴宴--有胆有魄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关公战李逵--大刀阔斧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董卓进京--来者不善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董卓进京--不怀好意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关云长放屁--不知脸红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刘备编草鞋--内行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周喻打黄盖--装样子张飞讨债--声势凶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张飞讨债--声势凶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张飞上阵--横冲直撞张飞戴口罩--显大眼阿斗的江山--白送隔门缝瞧诸葛亮--瞧扁了英雄张飞卖秤砣--人强货硬司马夸诸葛--甘拜下风关羽看《春秋》--一目了然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黄忠射箭--百发百中黄忠抡大锤--老当益壮关羽打喷嚏--自我吹嘘关羽流鼻血--红上加红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张飞睡觉--不闭眼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张飞摆屠案--凶神恶煞曹操转胎--疑心重张飞拆桥--有勇无谋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孔明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

三国资料正文三国志中的生僻字

董旻、何旻,mín,二声,旻,秋天也。

傅嘏,gǔ,三声,

傅肜,róng,二声

韩暹,xiān,一声。“暹罗”,就是古代泰国。

韩矍:jué,二声,精神矍铄。Juéshuò。别错了!

李傕,jué,二声

泠苞,líng,二声

李歆、孙歆,华歆:xīn,一声

刘谌、荀谌,chén,二声,嗨!我念错了20年。

潘濬、王濬、周濬,两个读音jùn,和xùn,人名时都读jùn。

桥蕤,ruí,二声(念起来好诡异。。。),葳蕤:草木茂盛的样子秦宓,mì,四声,可洛神赋中宓妃怎么念fú??

全怿,yì,四声,悦也,乐也

邵悌、张悌,tì,四声

眭固的眭,Suī,一声

王粲、吾粲,càn,四声

王昶,chǎng,三声

辛毗,pí,二声

荀顗,yǐ,三声

羊祜,hù,四声

杨祚,zuò,四声

杨阜,fù,四声,阜新,地名

笮融的笮,zé二声,或者zuo二声,做姓氏应该念ze张嶷,yí,二声,幼小聪慧的意思。

蔡邕:邕yōng一声

蔡琰:yǎn,三声,文姬姐姐真是漂亮,成熟女人的味道。另崔琰。

张闿:闿kǎi四声

王垕:垕hòu,四声,就是那个被曹操剁掉的可怜粮官马谡:谡sù,四声这个知道的人多

夏侯楙:楙máo,二声

步骘:骘zhì,四声

阚泽:阚kàn,四声,我见过这个姓的

彭羕:羕yàng,四声,意思和漾一样

蒯良:蒯kuǎi第三声

韩胤:胤yìn,四声,认识赵匡胤吧

张纮:纮hóng,二声,张昭他哥。

陈珪:珪guī,一声

荀彧:彧yù,四声,趣味高雅的意思。

皇甫郦:甫fǔ,三声,别念成pu了!郦Lì,四声郭汜:汜sì,四声,汜水关

士燮:燮xiè,四声,也可以写成爕。喜欢乒乓球应该知道“张燮林”

嵇康:嵇jí,二声,竹林七贤,现在看来绝对酒肉之徒。

孔伷:zhou,四声,通“胄”,还有司马伷

刘璝:guī一声,古同“瑰”

毌丘俭,guàn,四声,不是“毋”,这个也不认识?!wú,四声。

麴义,qū,一声。连字典里都说“麴义”,牛X。

袁燿,yào,同“耀”

夏侯惇:惇dūn,一声。这个知道,有个MM名带这个字却一直读错,臭大了!

车胄:zhòu,四声。

朱儁:jùn,四声,通“俊”

许褚:chǔ,三声,这个字还有zhe(三声),zhu(三声),不过三国里叫chǔ。

诸葛瑾:jǐn,三声,诸葛亮的哥哥。

管辂:lù,四声,刚查字典,原来一直读ge,汗颜!

傅巽:xùn,四声。

贾诩:xǔ,三声,“自诩”,吹牛。

全琮:cóng,二声,还有刘琮,刘表的小儿子。

何晏:yàn,四声,多做姓。

刘晔:yè,四声,别再念hua了

费祎:yī,一声,别wei了

戲志才:xì,四声,同“戏”。

郤正:xì,四声,通“隙”

师纂:zuǎn,三声,不卷舌的哦!

钟毓:yù,四声,“毓停”,这个不知道?长大了就知道了!

沮授:jǔ,三声

張勲:xūn,一声,古同“勋”。巧了和“复辟”的张勋同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3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