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楼梦一首寄生草,为何成了薛宝钗

薛宝钗十五岁,贾母特意为她过生。而当众人相聚在贾母的小院喝酒听戏时,薛宝钗点了一首《鲁智深醉闹五台山》,宝玉听了,大为不解,也挺不高兴的,还直问她,你就喜欢这样的热闹戏吗?

于是宝钗便说出了其中的一首“寄生草”,宝玉听了,也欢喜不已。

宝钗笑道:“要说这一出热闹,你还算不知戏呢。你过来,我告诉你,这一出戏是一套北《点绛唇》,铿镪顿挫,韵律不用说是好的了;只那词藻中有一支《寄生草》,填得极妙,你何曾知道。”宝玉见说的得这般好,便凑近来央告:“好姐姐,念与我听听!”宝钗便念道:

漫搵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哪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作为同《红楼梦》并列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相信熟悉他的朋友更多,自然,对鲁智深醉闹五台山的情节更熟悉。

在《水浒传》中,鲁智深原是经略府提辖,姓鲁名达。在潘家酒楼喝酒时,无意间听闻一对卖唱的金家父女遭郑屠欺压,因此见义勇为,三拳打死镇关西,拯救了金家父女。

但他自身,却因此扯上了人命官司成为逃犯。而巧合的是,在他逃亡的过程中,又遇见了金老,只是此时的金家女儿已经嫁给财主赵员外做妾。

在金老的引荐下,他来到了赵员外这里避难。被安排在五台山文殊院,剃度出家,拜了智真长老为师,法名智深。后来鲁智深因为两度喝酒破戒、醉打山门甚至还打伤禅客,不被文殊院所容,不得不前往东京大相国寺,投奔智清禅师。

这首“寄生草”从表面上来看,是鲁智深离开五台山时的内心感触,是对天大地大却无处容身悲剧命运的哀叹。

鲁智深为何会落到这样的下场?

是源于他天性之中的见义勇为,打抱不平,因为听见了金家父女被郑屠夫欺负,所以他不记后果去行侠仗义。但最终,自身却成了逃亡之徒。反而金家父女,过上了好日子。

想来,智真长老之所以极力帮助他,一方面是因为赵员外对五台山的资助;而另一方面,则是智真长老对于他的同情和慈悲之心的认可。

只是,这样一首“寄生草”,为何会成为宝钗的最爱呢?

这就要成贾母为她举办的生日宴说起了。

贾母为宝钗过生,原本是非常体面的。纵观《红楼梦》前四十回,我们会发现,贾母仅仅为了两个人过生,一个是薛宝钗,而另一个,则是王熙凤。从这我们可以看出,在贾母心中,还是挺认可宝钗的。

只是,贾母为宝钗所举办的生日宴会,却又显得简陋了点,意义也大不寻常,具体说来,有这三点。

1、贾母为宝钗所过的,是十五岁生日。

在封建社会,十五岁的女子已经到了适婚的年龄,正如原文凤姐中所说的,是将芨之年。或许,正是因为薛宝钗所过的生日特殊,所以王夫人与薛姨妈,都没有主动张罗。

2、贾母主持宝钗的生日,仅拿出了二十两银子。

二十两银子,对于如刘姥姥这样的乡下老太太而言,确实是一笔巨款,毕竟,他们一年的开销,也就二十两银子。只是,在贾府之中,似乎又成了上不了台面的了。

就如王熙凤调侃贾母所说的:

凤姐凑趣笑道:“一个老祖宗给孩子们作生日,不拘怎样,谁还敢争,又办什么酒戏。既高兴要热闹,就说不得自己花上几两老库里的体己,这早晚找出这莓烂的二十两银子来作东道,这意思还叫我赔上。果然拿不出来也罢了,金的、银的、圆的、扁的,压塌了箱子底,只是勒掯我们。举眼看看,谁不是你老人家的儿女?难道将来只有宝兄弟顶了你老人家上五台山不成?那些体己只留于他,我们如今虽不配使,也别苦了我们。这个够酒的?够戏的?”

连刘姥姥来贾府大秋风,王熙凤再瞧不上她们祖孙二人,也拿出了二十两银子外加一串坐车的钱。

我们在对照凤姐过生时,贾母虽然同样是拿出二十两银子,但是,在她的号召下,众人学着小家子凑份子,却凑了一百五十多两。

3、贾母所邀请的,并没有多余的人。

宝钗生日这一天,谁被邀请了?原文写的非常明显。

至二十一日,就贾母内院中搭了家常小巧戏台,定了一班新出小戏,昆、弋两腔皆有。就在贾母上房排了几席家宴酒席,并无一个外客,只有薛姨妈、史湘云、宝钗是客,余者皆是自己人。

从此,从贾母的资助、宝钗生日的特殊性、以及生日宴的规模,我们显然可以看出。这场生日宴会,意义不同寻常。

而我们联系薛家一进贾府,便四处宣扬“金玉良缘”,便能发现,贾母为宝钗所过的生日宴,其实是对她的一种提醒,是对薛家的一种提醒:宝钗的年龄大了,别再打宝玉的主意了。

这一种提醒的背后,也是一种委婉的送客。

薛姨妈目不识丁,自然体会不出这样的意思,但薛宝钗不同。她博学多才,必然能体会出贾母的用意。

明白了这些后,我们再来看她所喜欢的“寄生草”,似乎就能明白了。

薛宝钗用鲁智深醉闹五台山一事,是在委婉的请求贾母,给她们一家一个容身之处。毕竟,此时薛宝钗的父亲早已去世,因为哥哥薛蟠的人命官司,她连进宫进选陪侍的机会也失去了。

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如薛家这样破落的皇商,其实很难混迹在贵族之间。对于这一点,我们从薛蟠的婚姻便能看出,薛姨妈一家讨论他的婚事,讨论了大半年,为何还是选择了同它一样的皇商夏家?归根到底,是因为薛家本身地位不够。说实话,桂花夏家能看上薛蟠,贾府的声望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贾母精于世故,对戏文也非常了解,再加上薛宝钗刻意同宝玉这么一讲解,宝钗的心思,贾母自然能够明白。所以我们会发现,自此以后,贾母再无撵薛姨妈一家离开的举动了。

当然,在这其中,宝钗同样利用了“寄生草”中的一层用意。那就是智真长老对鲁智深的同情。智真长老为何如此同情他?前面我们已经说出了两大原因:一是赵员外对五台山的支助;其二,是智真长老对鲁智深的同情。

鲁智深沦为逃亡的本质是源于他的善心,而薛宝钗为拯救薛家而做出的一切。也是源于帮助薛家。为薛家,宝钗不惜奉献了自己一生的青春。

对如此有孝心的宝钗,贾母自然是认可的,所以她不再为难宝钗。只是在对待宝玉的婚姻大事上,贾母不会退步。所以,元春赐礼,虽然元春这个贵妃娘娘明确表态了她对“金玉良缘”的态度。

但贾母紧接着,便利用婉拒张道士为十五岁的女孩提亲,而断绝了“金玉良缘”的念想。毕竟,薛宝钗为薛家而攀附贾家在情理之中,但贾母作为贾府的老太太,为贾府的利益考虑拒绝“金玉良缘”也在情理之中。

当然,对于宝钗,贾母也给与了帮助,最明显的一点,是在贾母八十大寿时,当南安太妃前来,特意提出要见贾府小姐时,贾母将宝钗推了出来。要知道,此时在场的,都是京城贵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2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