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马黎文/摄
“阳明故里”的景点指示牌在杂草丛中微微前倾。
方向指示明确——你的上方是观象台,往前走可以看到石门框、碧霞池、饮酒亭、伯府大埠头、王阳明文化研究中心、王阳明纪念馆(吕府)。如果遇到导游,他或许会这样讲解。
这些名字过于熟悉了。
王阳明站在年的家门口,老宅的气息,逐渐近来,逐渐远去。
这是绍兴府人声鼎沸之处,人头攒动,最多的时候有上千人聚集于此。“老夫今夜狂歌发,化作钧天满太清。”年的中秋夜,他53岁,侍者设席于碧霞池上,他和一百多位弟子歌于天泉桥,留下《居越诗三十四首》中著名的《月夜二首》。
年的中秋夜也过完了,年前的歌与声早已随风远去,眼前唯有一地乱石。
伯府第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这里是绍兴越城区。上大路以南、西小河以东、王衙弄以西、吕府以北的区域,正在进行考古发掘。一旁的蓝色指示牌:工地施工,注意安全。刚才那块旅游指示牌的倾斜,是因为它即将结束使命,有新的标识来代替,或许会增加一个定位:伯府第遗址。
年5月中旬起,为了配合绍兴市对阳明故里的环境整治工程,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绍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阳明故里遗址进行考古发掘。这也是首个考古发掘确认的王阳明居住遗址。
对,这里就是我家。王阳明说。
1.
家?王阳明家不是在余姚吗?换言之,为何称此地为阳明故里?
这个故事里讲到的绍兴的地域,跟我们现在说的绍兴不一样。王阳明所处的明代绍兴府,管辖八个县:会稽、山阴、诸暨、上虞、新昌、嵊县、余姚、萧山,都是“绍兴”,习惯上称“越中”。为了理解方便,我们可以把它们当做“大绍兴”。
王阳明出生在余姚,父亲在他10岁的时候考上了明宪宗成化十七年()的状元,比长大后的儿子还要厉害——王阳明只是一名普通的进士。他很小就跟着父亲从余姚迁居山阴光相坊。所以,阳明的成长地,我们可以理解为“小绍兴”,主要在山阴、会稽两县。
虽然广义的“越”里包括余姚和山阴,但是王阳明在称呼上,对“姚”和“越”明确区分。在《阳明年谱》里,凡说姚者大多用“归”,讲到越,用“在”。他回故乡余姚有5次,提到“至越”“在越“发越”等有15次之多。王阳明很早迁居绍兴,又开展了深度讲学,所以世人常把绍兴直接视为阳明故里。而他自己也把山阴、余姚,都视为故乡——某生长兹土,犹乡之人也。是啊,我出生在余姚,生长在绍兴,如果说余姚是我的故乡,那么说绍兴是我的故乡,也不为过。
王阳明像浙江图书馆藏陈治德刻本(赵恩樾旧藏)
浙江省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浙江国际阳明学研究中心主任钱明认为,绍兴的地域文化对阳明学派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直接的催化作用。“宋明以后在浙东地区出现的史学传统与心学风潮,在余姚和绍兴两地并行不悖,互有侧重,应该说都有其深刻的地域文化背景。”他认为,如果说,余姚是阳明的出生、讲学之地,那么绍兴可以说是阳明学的发端和成熟地。
王阳明在绍兴讲学最重要的场所,就在自己家,也就是伯府第。
伯府第这个名字怎么解释?我们暂且按住不表,先说说他父亲的房产。
王华在山阴买了十数间房子,它们有个总称,叫“龙山里第”,这个龙山,指的是绍兴城内最高山卧龙山。除了建自己的状元府,他给四个儿子也安排好了各自的府第:大房(也就是长子王阳明)住“宫保第”,以示高尊,其余依次列为二房(次子王守俭)“状元第”、三房(三子守文)“翰林第”,以及四房(四子守章)“学士第”。
根据《王阳明世系及遗存在绍兴》,父亲为长子王阳明安排的住宅“宫保第”,就在状元府的东北面。而从现存伯府第的遗存实相看,王阳明故里,也就是伯府第,是在状元府和宫保第的宅基地扩建而成的。
2.
西小河旁,就是王阳明的家了——虽然眼前,只有各种大大小小的石板、石条、石块,以及一些建筑构件,你很难把它和家联系在一起。
“这是石门框残迹,也是市保单位。我们前期勘探的时候,顺着门洞往北,勘出了一条主路,说明它确实是在正中心的位置,一侧是河埠头,这头可以接通运河。”考古领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晖达说,目前初步确定了阳明故里建筑基址的中轴线(石门框—甬道)。
年前的中秋夜,伯府第人从众,一直蔓延到水面开阔处的河埠,就是伯府大埠头。学生、官员的船舫,停在此处。曲终人散,桨声暗影,尽兴而归。
后来,人们将这条石板小路称为船舫弄,它的西侧就是西小河,包括王衙弄、假山弄在内,成为现在王阳明故里周边的附属遗迹。王衙弄,原来是伯府第里的一条通道。
正德十六年()十二月,王阳明诏封新建伯(注:此时正德皇帝去世,嘉靖继位,不改元年,所以是嘉靖皇帝封的伯),按照明代封爵的规制,皇帝赐新建伯府第。
“伯”是什么意思?
明代的封爵制度,分为宗室和功臣外戚两类,爵分五等,后来革除了子、男,只留公、侯、伯三等。明中期有三位以军功封爵的文臣,王阳明是其中之一。
嘉靖元年()二月,父亲去世。王阳明在状元府的基宅上扩建伯府第,时间应在父亲丧事办完之后的丁忧期,时称“伯府第”,又叫“王伯府”。伯府第是王阳明生前唯一营造的宅邸,在余姚等地,他都没有买房子。
但是,伯府第当时的规模到底怎么样,现存史料未见明确记载,也没有留下建筑图纸。
有学者根据旁证资料推测,伯府第是明代绍兴府城内最恢宏的私人宅邸之一。《山阴县志拾零抄》描述,伯府第的规模是“府周二里百二十步,规模恢宏博大,建筑庞大考究,梁架均用楠木,为绍兴府首”,若按“以六尺为步,半步为武”计算,这个伯府第周长为1.24千米,占地面积按照王诗棠推测为十六亩。
然而,伯府第后来经历几次火灾,我们现在已经无法从纸上考证当年的盛景。
进门的三个石砌门框,就是原来“伯府大厅”正门石构件的一部分。当然,眼前散乱的石头,让我无法感受何为大厅。
一个名叫黄佐的人见过。
他是明代岭南大儒,年冬天,来绍兴拜见王阳明,就知行合一跟阳明老师进行论辩,还在伯府第住了7天。他在《庸言》中写道:“公方宅忧”,也就是王华去世一年,正在丁忧期。他看到府第南面有“大有仓”,曾是官方储存粮食的地方。而现在府第南边,还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小弄“大有仓”。
他提到,伯府第的房子有50多间,因为王阳明的弟子众多,所以在建造伯府第时,除了大厅豪华,其他地方都力求简朴,让更多的弟子可以住进来。伯府第不设台门而设门墙,门墙也不高设,这样,来这里学习的人就不会有师门高不可攀的感觉。
还有一个参照物,就是现在隔壁已经作为王阳明纪念馆的吕府。当过礼部尚书的吕本,要是知道自家现在变成老王家的纪念馆,不知作何感想。
清嘉庆《山阴县志》记载,伯府和吕府,都在越城东光相坊的同个地段,坐北朝南,前后相邻。吕府在前,位于谢公桥之后,伯府在后,位于北海桥之前,两家实在挨得太近,所以有“伯府无前门,吕府无后门”的说法。
但绍兴还流传着一个更有名的说法:吕府十三厅,不及伯府一个厅。
究竟怎么个不及?王阳明笑而不语。
没关系,考古会告诉我们。
“王”,推测是界石
3.
“这里面有好多后期扰动的,容易混淆视听。”李晖达对正在清理石板的考古队员说,“这些是新建的房基,都要拿掉,不然会让人很疑惑,以为这里有一道梁。”
什么意思?
石板还是王阳明家的石板,但上世纪六七八十年代,人们在此地新建房子时,就地取材,重新做了隔间,等于二次利用。“一开始我们都不抱希望,认为这里应该啥也没有了,但我们把乱的东西去掉以后,发现伯府第的整个框架结构是完整的。”
目前考古发掘了两进院落,结构完整。“我们发掘完了前两进,其实还没有完,再往北,到假山脚下,可能还有第三进。也就是说,可能是一个三进院落的四合院格局。这个规格不是很特别,是一个很标准的明代官式建筑,特别只是特别在这个主人。
在第一进院落,考古队员清理出了部分门屋西界墙,还有部分石铺地面。根据现场发掘情况推断,门屋进深约17米,东西跨度约32米。同时,还清理出了部分大厅,以及大厅前后抱厦建筑基址,还有部分西侧的廊屋基址。根据现有基址推断,一进大殿进深约19米,东西跨度约32米。
“这个边沿,就是第一进大殿的,这里有个院子,旁边还凸出了一个月台,北侧有个抱厦,这一侧抱厦保存得比较好,东侧的破坏得比较厉害。”李晖达指着现场各种石块。
也就是说,经过考古发掘,我们可以还原王阳明家第一进院落的完整结构:一座大厅,一个朝南的月台,形状横长,一个北边的抱厦,方一点。
我又走到了第二进院落——其实只是跟着石块走。抱厦和第二进大殿之间,有连接主殿的一条甬道。
庭院的进深约19米,光是二进大厅最长的阶沿石就有6米多长。
眼前还有很多整齐的石块,老王家的地面都是用这些大石板铺的。
那边,还露出一个很大的柱础,外径1米2,内径60公分。李晖达说,础石比较厚,有相当一部分是埋在柱坑里的,地面铺上地砖后,应该跟它齐平,最后这个面露在外头,基础很厚。
柱础
接下来,考古队计划发掘二进院落至观象台之间的区域,厘清第三进院落的具体格局,此外,还要确定王阳明家两侧廊屋和伯府院墙的保存状态。
4.
王阳明在绍兴的讲学,可以说名震四方,尤其到了晚年,他觉得自己来日不长,逢人就要讲,门人也觉得很奇怪,追问他怎么了。他叹了口气:我今天就像开了一个饭店,有客人经过,不管他吃不吃,都当他进来吃饭了。
内心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以及一贯的热情,成百上千的友人为了听他讲学云集绍兴,很多人从数千里外赶来,同门聚会最多的时候有二三千人之多。
李晖达指着遗址外围环绕一圈的建筑,远处的一些老房子,也就是指示牌上的几个著名的景点:饮酒亭、观象台、碧霞池、石门框,都是之前标定的市文保单位。“当时定文保点的时候,没想到伯府第遗址还在。如今,故居的遗址明确了,与现存的文物建筑相结合,阳明故里才恢复了它的完整性。”
伯府第遗址外围
李晖达说,一个文官很少能够封爵,明代功臣府第所能拥有什么样的等级格局,这里至少让我们看到他家里的生活状态是怎么样的。在这里讲学时,他的门生帮他营造了怎样的气氛。他晚年的活动,基本上都在这么一个区域里。
在伯府第主体建筑的前后,王阳明根据当时通常的风水布局,在府邸东南方向挖了一个池,名叫碧霞池,他自称“碧霞翁”。此外,在西北侧,用条石砌挖池所取的土堆,形成假山状的台地,为府邸靠山,称为“观象台”,又称“王假山”,后人又将假山前的一条弄巷称为假山弄。
伯府第遗址外,可以远眺观象台
年-年,绍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碧霞池做过两次考古发掘,发现了当年砌池时的条石和保护条石的木桩,以及水榭基址。但此水榭基址是否就是天泉桥,目前还没有直接证据。
王阳明在诗里经常写到碧霞池,无论是池畔还是桥上——此桥很有名,叫天泉桥。
那个中秋夜,“宴门人于天泉桥。中秋月白如昼,先生命侍者设席于碧霞池上”王阳明师徒经常在天泉桥上论学,只是没有直接提到天泉桥就在碧霞池上。
年九月初八日,半夜子时。第二天,王阳明就要启程赴两广,有两个学生等不及了。
那晚,宴席散了,客人们刚离开,王阳明也正准备回伯府第的屋里休息,却看见弟子钱德洪和王畿在门庭下等候,“使移席天泉桥”——这也说明天泉桥就在伯府第附近。
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天泉证道”,就发生在这里——我站在遗址上,便可望到那个高处。那个长夜进行到何时,已经无人知道,只是月光在那晚铺开整个伯府第,在人们的记忆里,镶嵌了年,一直是深刻的。
此前,王阳明刚刚在这里提出了著名的四句金句,也就是我们说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但是,王阳明的思想体系中,其实有很多相互对立的概念和命题,他又往往宣而不释,语焉不详,留给弟子很多谜,也是意犹未尽,直到今天,人们依然在讨论。
半夜子时,两位弟子王畿和钱德洪不睡觉,追到天泉桥,他们对老师的四句教义有不同的理解,必须连夜促膝长谈。天泉证道,就是师徒三人对四金句的大讨论。
王畿认为老师说得不对。如果心无善无恶,就不会有善恶,所以人的心本来就有善恶之分。而钱德洪却觉得,人天生是没有善恶的,但受到客观环境的侵染,就有了善恶之分,这需要通过良知去理解善恶,才能在实践的过程中扬善去恶。
听完两人的论述,王阳明老师就总结了,人其实分为两种,一种就是王畿说的,天生有慧根的人——所谓“利根”,自然而然就可以分辨善恶。但这样的人非常少,大部分人需要先去认识善恶,才能践行善恶,这是人一辈子需要修行的——认识善恶,达到“致良知”,才能去格物。这也是王阳明为什么要立心学的目的,为了大多数人,因为芸芸众人是没有“利根”的,需要在具体的事上磨炼。
这里岔开说一句,王畿同学后来名气比较大,活到85岁。其实在天泉证道的时候,王阳明老师并没有胜出,而王畿后来一直坚持自己的观点——良知不需要“致”,因为良知是天生的。而王阳明在思想理论上其实是两条腿走路,一是致良知,感悟良知。另一条腿,就是要去践行,要做具体的事。
钱明认为,正是这种开放的心态,对于促进其学派分化和造成中明以后相对繁荣的文化环境很有关系,流派众多,思想活跃,学术思想出现了竞相发展的时机。
王阳明晚年在绍兴讲学的6年,是他系统讲学最长的一段时间,他的核心思想也在绍兴做了最终总结;亲民、万物一体、知行合一。而且晚年,他在思想方法论上有一个重要突破,强调“一体说”,“天地万物一体之仁”,比如心和物,心和理,知和行。
天泉论道两年后,年1月9日,王阳明在江西南安青龙铺的归舟中逝世。过了年,他的灵柩“丧发南昌”,在众多弟子、亲属的护送下,扶柩归故乡。二月初四日,抵达绍兴伯府第的中堂,治丧9个月,“书院及诸寺院聚会如师存”。
死而不泯,是真正的“不朽”。
年12月11日,他的灵柩从西小河伯府第大埠头落船,走山阴古道,安葬在他生前亲选的地方——绍兴兰亭洪溪。
西小河细水长流。李晖达说,河埠头破坏得很厉害。
王阳明去世后,此地人去楼空,所有的声音瞬息消失。学生薛侃经过伯府第感叹:如履无人之境,过越落莫尤甚。可见,绍兴在当时是学术研究和讲学活动的中心。
王阳明去世后77年,王畿弟子周汝登再次登天泉桥宴请门人。当时,天泉桥还在,他刻意为之,赓续天泉证道。“秋同节也,地同景也,月同明也,歌同声也,人同济济也”,他用了五个“同”来复刻盛景,“风拂罗衣鼓瑟声”,但连老天都帮忙,“一扫浮云”。此处,他明确写到“宴于碧霞池之天泉桥”,明确把两者联系起来,说明天泉桥就在碧霞池上。但从此之后,天泉桥鲜有记载,始终不知何时圮毁。
又过了年,清康熙五十三年(),绍兴人章大来经过伯府第,写下《过王文成公故居》。
从诗里的描述看,此时的伯府第严重损毁,前屋已倾,后屋也塌,天泉桥“遗迹莽埃尘”,已不见踪影,碧霞池不复灵动。遥想文成公当年赫赫功勋,唯有心痛。
王阳明去世后,继子王正宪,只有两岁的亲生儿子王正亿之间就开始了“萧墙之争”,再加上他的孙子“先”字辈引发惊动朝野长达数十年的“袭爵纷争”,伯府第日渐衰落。当然,章大来也明白,即使没有家庭内讧,在大明朝国运衰败的情况下,伯府第也不可能独善其身。
我行伯府中,延眺来悲吟。
钱明《王阳明迁居山阴辩考》
天泉山房编著《王阳明绍兴事迹考——名胜编》
(感谢寿勤泽、钱明对本次报道的支持)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