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磨的出现,是宋人对研磨茶器的创新及饮茶生活的一大贡献。因为到了宋代,茶已是百姓不可或缺的日常饮品,王安石有言:“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茶臼和茶碾已经不能满足日常研茶所需,效率更高的茶磨出现了。
河北宣化辽墓壁画中碾茶场景茶磨,又名茶硙,通常为石质。审安老人名之为“石转运”,并赞其曰:“抱坚质,怀直心,啖嚅英华,周行不怠,斡摘山之利,操漕权之重,循环自常,不舍正而适他,虽没齿无怨言。”用拟人的手法对茶磨功效做了详细的介绍。制作茶磨的石头,以江西南安军上犹县出产者为佳。
宋瓷茶碾南宋文人赵蕃喜茶,有一次曾乞求好友李使君寄一个产自南安的石茶磨给自己,为此专门写了《寄南安李使君》一诗,诗云:“臼捣纷纷何所如,碾成更自治家模。不尽粉身兼碎骨,为看落雪又霏珠。体用同归人力致,粗精孰愈磨工夫。旧闻此物独君有,要伴笔床能寄无?”南安位于江西省赣州境内,南安军的上犹县生产的石头质量非常好,很适宜制作茶磨。
刘松年斗茶图宋庄季裕撰《鸡肋编》里有专门记载:“南安军上犹县北七十里石门保小逻村出坚石,堪作茶磨,其佳者号掌中金。小逻之东南三十里,地名童子保大塘村,其石亦可用,盖其次也。其小逻村所出,亦有美恶,须石在水中,色如角者为上。其磨茶,四周皆匀如雪片,齿虽久更开断,去虔州百余里,价直五千,足亦颇艰得。世多称耒阳为上,或谓不若上犹之坚小而快也。”庄绰认为,南安产的坚石最适合制作茶磨,用它磨茶,均匀细腻,磨下来的茶粉如雪片,非常受用。
宋刘松年撵茶图(局部)虽然南安茶磨这么有名,但黄庭坚则喜欢耒阳(位于湖南衡阳)产的茶磨,黄庭坚是江西修水人,推崇产自家乡的双井茶,经常把双井茶寄给友朋分享,并建议朋友用耒阳石硙碾磨双井茶。
宋兔毫盏传为douchayong在《答王子厚书四》中,他写道:“今分上去年双井,可精洗石硙,晒干,频转少下,茶白如飞罗面乃善。煮汤烹试之,然后知此诗未称双井风味耳。”在《简尺》卷下,他又写道:“耒阳茶硙,穷日可得二两许,未能足得瓶子,且寄两小囊。可碾罗毕,更熟碾数百,点自浮花泛乳,可喜也。”《答德修都监简》中,他说:“近日治一耒阳石硙,甚精,亦可石硙双井奉寄,但未有庐山小沙瓶尔。比得人馈建溪,并得佳碾,时举一杯,极奉思也。”
宋石茶磨宋素胎瓷茶臼南宋郑刚中《北山集》中有一篇《石磨记》,对石磨有过耐人寻味的记载:“邻有叟,置石磨一小枚於壁角灰壤之下。余偶见之,其形制虽甚拙,然石理温细可喜,问叟何以弃之,则曰大不堪用,每受茶,磨傍所吐如屑。余假而归,洗尘拂土,翌日,用磨建茶,则其细过於罗碾所出者。又取上品草茶试之,亦细,独磨粗茶,则如叟言也。盖石细而利,茶之老硬者,不与磨纹相可,故吐而不受材。叟无佳品付之,遂以为不堪用,而与瓦甓同委。”这虽然是一则借物喻人的寓言故事,同时却给我们一个宋代茶磨的科普小常识,茶磨的齿槽设计是有讲究的,需根据茶的粗细程度不同,来选择不同齿槽的茶磨。否则,效果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