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漳州3000多年前的国保石刻,被

文字,是人们用来传达和记录语言、事物、历史的符号,迄今为止,中国发现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系统,是商朝晚期的甲骨文。

商朝以前,中国是否有文字的存在?中外学者莫衷一是,但在离商朝更早的考古遗址上,譬如良渚遗址中,也发现了类似文字的符号,只是无人能解其意。

在今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九龙江(又名漳州河,福建省内第二大河)支流的中游,四周树木青翠,山脉迤,溪水弯曲而去,在岸边的悬崖峭壁之上,有众多摩崖石刻。

这些摩崖石刻年代久远,字迹风化严重,模糊不清,与汉字毫不相同。

自古以来,无数文人雅士慕名而来,对石刻的内容进行研究,却都莫衷一是,于是当地人便将其称之为神仙笔迹,号为“仙书”、“仙篆”,久而久之,此地便得名为——

仙字潭。

华安仙字潭摩崖石刻,最早的记载是宋代《太平广记》引唐朝时期张载所著的《宣室志》:

“其山峻起壁立,下有潭水,深不可测,周十余亩。中有蛟螭,尝为人患,人有误近或马牛就而饮者,辄为吞食……元和五年,一夕,闻山南有雷震暴兴,震数百里,若山崩之状,一郡惊惧……

明旦往视之,其山摧堕石壁数百仞殆尽,俱填其潭,水溢流,注满四野。蛟螭之血,遍若玄黄。而石壁之上,有凿成文字一十九言,字势甚古,郡中士庶无能知者……

后有客于泉者,能传其字,持至东洛。时故吏部侍郎韩愈自尚书郎为河南令,见而识之。其文曰:“诏示黑水之鲤鱼,天公卑杀牛人,壬癸神书急急。

然则详究其义,似上帝责蛟螭之词,令戮其害也。其字则蝌蚪篆书……”

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当时是著名的大文豪,他对这些字形古怪的符号做出释读,似乎应为权威之见。

但我们都知道《太平广记》这本书并非史书,其中多载怪力乱神之传说,不足以为真实之事。

明代之时,何乔远编撰的福建最早最完备的通志《闽书》中也记载了“仙字潭”,当时此地还叫做“石铭里”,意为石壁上刻字的地方。

何乔远在书中引用了唐代贞元年间李协做出的释读:

“漳泉两州,分地太平,万里不惑,千秋作程,南安龙溪,山高气清。”

清代福建晋安人蔡永蒹在其著作《西山杂志》中提出,这些石刻都是畲族先民留下的文字。

他引经据典,认为远古时期畲族傣族两族在此交战,傣族战败而逃,畲族后人在此篆刻留念,以纪念胜利。

到了近代,众多考古专家纷纷来到此地,对“仙字潭”进行了详细完备的科学考察。

通过对石刻的风化程度及石刻工具做出分析后,他们觉得,这是闽地多年前的少数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

年,民国学者黄仲琴亲自来到“仙字潭”,通过和其它摩崖石刻及文献的比对,认为这些石刻是古代兰雷族的苗文和当地蛮族的文字。

改革开放之后,对“仙字潭”的研究更加深入,有人提出另一种说法,觉得这些文字是闽地两个部族互相征伐,最终赢得战斗的部族,勒石记功,在石壁上留下了这些字。

而在80年代后期,有人提出这些石刻并非文字,而是远古时期的人们在石壁上所作的壁画。

字乎?画乎?在没有确切可信的资料下,人们众说纷纭,各执一词,至今都没有一个令所有人信服的答案。

回望华安仙字潭摩崖石刻,或像原始巫人的面具,或像云朵漂浮,或像古人歌舞盘旋,或像挥刀长啸,不一而足,神秘非凡。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5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