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福建东南沿海的惠安,建县于北宋太平兴国六年(年),行政隶属于泉州市,其名取自“以惠安民”。惠安东南临台湾海峡,西南临洛阳江与泉州城相望,东北临湄洲湾与莆田县相望,西邻仙游与南安两县。
惠安石雕,是大学时代到福建惠安崇武的考察自己才得知的。在当地的石雕展览馆见到巧夺天工的石雕,通过专业的导览了解到石雕工艺的技巧,来自北方千里之遥的我感慨万千。我当时将一名外宾在留言簿用英文写的感言翻译成中文:“石雕馆里精巧而有内涵的石雕,让人得见每件作品后的努力与思想。通过这次参观,我对于石雕工艺有了新的认知。石雕在世界各地也很常见,但我从不知道在石头上敲敲打打实际上是这样极致的技能,同样令人钦佩的是,石雕工艺传承了这么多代。”
追溯历史,惠安雕艺来源于"青山王"张悃(五代闽将),率兵驻扎青山(惠安县城东三十华里),镇守边陲,其部下(大多数从中原带来),把中原的先进生产技术包括石雕带来并不断发展壮大。史料记载,张悃部下先是在青山一带传授石雕特艺,后来向崇武惠安全境不断扩大传授的范围。
惠安石雕的技艺一传入就有相当高的水平。现存惠安境内最早的石雕作品是唐末威武节度使王潮墓的文官、武士、虎、马、羊等园雕和莲花浮雕,宋代雕就,距今已有多年,其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宋代的洛阳桥遗存的石将军、桥墩石塔的佛像雕刻、中亭的题词沉雕,无论采石、石雕都说明其时的技术水平很高,而洛阳桥修建的领导者蔡襄其母亲为惠安人卢氏。洛阳桥是距青山十五华里的一座由石条叠成桥墩用海砺作固定物长达3华里的跨海大桥,桥面有条有些长达3丈重达10吨。在当时没有大型机械设备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海水的潮汐,石条放在船上,涨潮时使得桥墩固定,待退潮时;船体下降,石条放置于二桥墩中,作为桥面。而石料也是在惠安境内开采的。如此巨大的工程,必需依靠惠安工匠参加。就是泉州东西塔的石料经考证也是惠安境内开采运去的,其众多圆雕和浮雕神佛像离不开惠安工匠的雕刻。
明朝时,惠安考上进士在朝廷为官的人较多,各种牌坊、墓区的石雕产品更多。兴建于明初的崇武古城是用石头砌就的石城,这类遗物有张岳墓的将军、马、虎、羊,崇武城隍庙的石狮等等,这些都标志了当时较高的石雕工艺水平。但明代的崇武古城一度被毁,现有的石城是清时重修的。
清代是惠安石雕大发展的时期,艺术风格趋向精雕细琢,注重线条结构和形态神韵之美,形成了惠安石雕的南派风格。这一时期,是惠安石雕发展史上的承上启下的时期,也是石雕工人开始走出惠安向外发展的时期。除本省各地外,还通过华侨和商人向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发展。从甲午战争后,台湾岛内大兴建筑之风。吸收了不少惠安工匠到台湾参加石雕加工生产,并有不少人在台安居。张悃部下,带来的石雕技艺,成为闽台关系的重要媒介。解放以后,惠安石雕工艺获得了新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的集美鳌园建设,北京人民大会堂建设,80年代毛主席纪念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南京雨花台纪念馆、湄洲岛妈祖雕像、厦门郑成功雕像都大量地倾注了惠安石雕艺人的心血。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年第一届雕刻艺术节在惠安举办后,惠安石雕注入了强烈的现代艺术新观念、新标准、新创意、新视点。惠安石雕成长壮大成为惠安县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仅本世纪初,惠安县雕刻产业实现产值近百亿元,出口创汇几十亿元,并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雕艺之乡"的称号。
的确,笔者这几十年在世界各地看到大量的石雕遗迹,其雕刻足以媲美在惠安所见,然而,我们对这些身边民族传承下来的宝藏又有多少了解?石雕的欣赏,除了美学的分析与象征符号的解读,亦须了解石材特殊的质地和雕刻工艺,每一件作品的来之不易。
花岗岩是沉重坚固耐久的材料,在采用机械作业之前,石料的开采运输极为艰难,需要胆大心细与集体协作才能完成。石料在开采后进行切割和表面处理,手起斧落的反复雕凿下,石料可以呈现出千变万化的肌理。常人眼中相同的石料,材质实则有极大的差异,石匠需要为建筑的不同部位选择相应的石料,根据其材质断面采用不同的雕刻手法,例如,坚硬的白石不易雕刻,多用于承重部位,质地细腻的青石可精雕细刻,多用于装饰部位。
中国石雕又有北派和南派之分,北派风格粗狂,南派圆润细腻。石雕界素有“北有曲阳,南有惠安”的说法,惠安石雕是南派石雕的代表,发展出多样的雕刻技法——剔底雕、浮雕、线雕、透雕、圆雕等。在展现石材本色魅力的基础上,也有彩雕的做法,根据雕刻纹路施加矿物色彩以增强其生动性。惠安还有独特的影雕工艺,在光滑的石材表面凿出圆点,以圆点的疏密呈现图像。
对于惠安石雕的推崇随着当地人散布于各地,石构件的运用与雕刻不仅展示出建筑的规格等级,更体现业主的身份地位与文化品味。陈嘉庚先生在生命最后的十年,在集美为自己打造了一处墓园——鳌园,招募大量的惠安匠师,以精湛的工艺实现他最后的梦想,将身后之地打造成一部永世流传的石雕百科全书。
本地的庙宇中不乏精彩的石雕作品。天福宫年碑记中记录了石料和石龙柱的采购,巨石雕成的盘龙柱与精美石雕构筑的墙堵,是华丽的装饰性瓷砖所无法替代的高贵。
落成于年的水廊头凤山寺更是集南派石雕之精华,让人无法忘却逝去的能工巧匠。新加坡华人热带丛林里的武吉布朗坟场散布着万千石雕构件,历经百年风雨,刻画着神州华人不断演变的文化意象与审美趣味,方寸之间的石雕有多少故事有待解读。
每一种建筑材料皆有其特征,匠师的智慧隐于作品中。学会欣赏石雕,品味每一凿每一刻的意义,那是华夏民族文化传承不息的因果。
《我爱惠安》——佚名
有山海之城——惠安
它有大海一般的胸怀
孕育着一方“人杰地灵”
它有大山一般的臂膀
庇佑着一方“惠以安民”
惠安在山海之间绽放着耀眼的光芒
你若未曾跨过惠安的山和大海
那么你的旅途还未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