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给当年泉港的进出口货物拉个清单,我们可以看到其出口商品主要有农产品(谷物、稻米、茶叶、蔗糖等)和手工业品(丝绸、陶瓷、金属器具等)两大类。而进口的商品中,象牙、犀角、真珠等“宝物”,沉香、速香、檀香等“香货”占了很大一部分。药材也是重要的进口物资。还有日本的木材、高丽的新罗漆……多达二三百种。
据资料记载,当时泉港出口的丝绸因偶有禁断不很稳定,而瓷器的出口则呈稳升趋势;进口的珠宝逐减,而香料因需求旺盛而大大增加。瓷器和香料的贸易比重显著,因此,宋元时代的这条“海丝”又称“香瓷之路”。
“香都”永春制香
“香瓷之路”的发展形成了泉州以外贸出口加工为主的产业结构。这在磁灶窑址、德化窑址和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等世遗文物中便可窥见一斑。
值得一提的是,德化窑亦是我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德化白瓷细腻如玉、薄如蝉翼,是我国白瓷的代表而被称为“中国白”。德化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我国三大近代瓷都。此外,德化瓷塑、晋江青瓷、安溪铁器、南安漆器、惠安石雕、永春的篾香、老醋和遍布泉州的绸缎……极具地域特色的产业集群蓬勃发展。
东、西街与中山路在钟楼处相交成“十字”
泉州的地理环境极宜种茶,安溪铁观音属青茶(乌龙茶),汤色艳如琥珀、滋味馥郁如兰,“音韵”回甘绕口。稳列我国历任十大名茶,享誉中外。泉州另有安溪黄金桂、永春佛手茶、石亭绿茶……数十种好茶。永春芦柑、挂绿荔枝、东壁龙眼,还有德化的梨……优越的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成就了泉州的“瓜果之乡”,特别是龙眼干自古乃宫中贡品,亦是“海丝”的人气商品。
红鲟一种热带、亚热带海蟹学名译为锯缘青蟹黄多油满
“川鲁粤淮扬,闽湘徽本帮”,福建菜融闽东、南、西、北四方及莆仙五地风味,于清末分系而为我国民间八大菜系之一。虽以福州菜为基础,据考证其源头却在泉州。史上三次汉人的南迁,宋元海上贸易的兴盛,使中原文化、海丝文化与当地的闽越文化不期而遇,极具包容而善于开拓的泉州人在承袭古越传统的基础上,博采海内外各路菜肴之精华,融通调易,兼容并蓄,形成了以闽味为主体,中西合璧、技法多样的闽南菜风格。加之“闽南金三角”泉厦漳丰富的物产,泉州的美食真可谓千香百味、包举天下。
古早,闽南语,有传统、怀旧之意。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泉州的古早味,那一定是“开放的味道”。
土笋冻
西街的润饼、东街的肉粽、中山路的骑楼……这一带既是诱人的美食天堂,亦是鲜活的城市标本,到处都有你想寻的古早味,读懂泉州,您一定得来这里逛一逛。中山路,年入选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
泉州派江吻海、山水相依,古早味里当然也少不了海味与山珍。蚵仔煎(海蛎煎)是闽南地区到处可见的传统小吃,堪称闽南美食的灵魂。油焗红鲟是泉州的一道名菜,以晋江石湖出产的红膏母鲟为最佳原料,用五粮液(高粱酒)浸醉,用猪网油、姜、花生油、料酒焗制。其做法可谓不断出新,但人们最怀念的还是这种最传统的烹饪。土笋冻,可不是笋哦,它是用一种沿海滩涂的蠕虫(学名为可口革囊星虫)做成的果冻一样晶莹剔透的美食,鲜嫩脆滑。此外,还有通心河鳗、石花膏清补凉,牛姆林野菜宴、蓝田香菇……更有那极负盛名的面线糊、姜母鸭、德化黑鸡、石狮甜粿、醋肉、花生汤……真的是举不胜举。
金门岛行政上隶属于泉州
泉州的饮食有很多海外、特别是南洋地区的元素,这与“海丝”舶来品-咖喱、沙茶、芥末等调味料的流入不无关系。泉州独有的沙嗲美食便是其中之一。可以说,在每个泉州人的味觉里都私藏着一碗沙嗲面,还有那沙嗲火锅、沙嗲肉串、沙嗲米料……
泉州作为历史上繁盛的世界海洋贸易中心、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及闽南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著名的侨乡……年,成为我国首批、第九个历史文化名城,当之不愧。
网络图片感谢分享
作者/来源:大驭导游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