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泉州晚报」
核心提示
安平桥,俗称“五里桥”,又有“西桥”“安海西桥”等称呼。该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年),横贯闽南沿海的晋江安海和南安水头,是中世纪世界最长的跨海梁式石桥。长久以来,安平桥这一伟大的桥梁工程为民众所称赞,以“卧龙”“巨虹”等壮丽称号闪耀于志书、文献、诗赋之中。多少高官名士亦留下了与桥联系紧密的传奇典故。□本报记者吴拏云陈起拓文/图
港海贸易繁荣促造桥愿景
安海位于晋江与南安的交界处,倚山濒海,与南安水头镇隔海(溪)相望,古名“湾海”。宋时,随着泉州对外交通贸易的逐步发达,这里船舶云集,市场繁盛,其西曰“新市”,东曰“旧市”。海泊至,州遣吏攫税于此,号“石井津”,扼晋江、南安两县的水陆要冲,是古代泉州海外交通的重要港口之一。
明代编纂的《安海志》叙述古时安海一带人民漂洋过海发展贸易的盛况称:“宋元于今,商则襟带江湖,足迹遍天下,南海明珠,越裳翡翠,无所不有;文身之地,雕题之国,无所不到……”安海不但在地理位置上成为交通枢纽,亦为日常贸易互通的货物集散地,港海贸易十分繁荣:“斯时,海港千帆百舸,乘风顺流,出入海门之间;渡头风樯林立,客商云集,转输货物山积,市镇之繁荣,不亚于一大邑。”然而,在安平桥未兴建之前,这里的港湾,由于海潮从石井江、东石港而来,山洪由九溪、大盈而下,汇合交流,形成鸿沟阻隔,行人过往、货物运输,端赖舟楫摆渡,甚为不便。每逢狂风巨浪之日,更是危险至极。南宋赵令衿《石井镇安平桥记》称:“濒海之境,海道以十数,其最大者曰石井,次曰万安……惟石井地居其中,而溪尤大,方舟而济者日千万计……飓风潮波无时不至,船交水中进退不可,失势下颠,漂垫相系,从古已然,大为民患。”
因陆路交通不便,严重制约安海、水头货物的流通交易,建造跨海桥梁连通两地,解决“马舆安行商旅通”的问题,以适应海内外贸易与交通发展的需要,成为当时民众的迫切愿望。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安平桥应运而生了。
兴修跨海大桥的“六功臣”
说到安平桥兴建的“功臣”,有六个人不能不提,即祖派、黄护、智渊、赵令衿、黄逸和惠胜,如果离开了他们的贡献,可能如今我们也就见不到安平桥屹立的雄姿了。
《安海志》援引《清源旧志》称:“宋绍兴八年戊午(年),僧祖派始为石桥,镇人黄护与僧智渊各施钱万缗为之倡。功将半,派与护殁,起十四载未竟。二十一年辛未(年),太守赵公令衿卒成之。其长八百十有一丈,广一丈四尺,疏为水道三百六十有二,自为记,榜曰‘安平桥’。”《八闽通志》载:“安平桥在石井镇,宋绍兴八年,僧祖派始议为石桥,镇人黄护及僧智渊各施钱万缗为之倡。”由此可知,最早是僧人祖派提议建造安平石桥的。他的这一想法,立即得到了安平镇的富商黄护和僧人智渊的拥护。黄护和智渊二人率先各捐钱万缗,倡建安平桥,同时向周围群众募捐筹集建桥资金,而后由僧人祖派主持建桥。
祖派,南宋绍兴年间僧人,生卒不详,时人称之“慈惠禅师”。据《枯崖漫录》和《闽书》载,祖派为泉州人,在开元罗汉寺落发为僧,后为承天寺的僧人。祖派还是一位水利专家,绍兴六年(年),他曾受晋江县令洪元英之委托重建晋江湮浦埭。清道光《晋江县志·卷之八·舆地志·水利志》载:“绍兴六年,邑人李密、李国表,复请筑于令洪元英,仍以僧祖派、体柔领其事,凡三年而成。时守刘子羽闻于朝,锡洪元英章服,祖派赐号慈惠大师。民为洪立祠,以祖派、体柔从祀。州人王瑀为记。”也正是因为祖派有修缮水利工程的经验,故而黄护和智渊愿意跟随他建造安平桥。
兴建安平桥的消息传开,晋、南两地民众纷纷响应,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形成一股强大的造桥力量。黄护不仅捐钱,还亲自参与监理建桥,操劳多年。可惜的是,在当时建一座像安平桥这样的石桥,是个浩大工程。纷繁芜杂的事宜耗尽了祖派、黄护的精力,他们竟没来得及等到桥梁竣工,便相继辞世了。
祖派和黄护的过早去世,使得安平桥建设工程注定要成为一场“接力赛”。该桥在建造了近14年后,仍未落成。不过这一状况在绍兴二十一年(年)得到了彻底的改变。是年,赵宋宗子赵令衿出任泉州知州,他应士民之请,与新兴化县令黄逸(黄护之子)、僧人惠胜再度筹集资金,续建安平桥。
据文献记载,赵令衿一向是位敢说敢做、不怕事之人。靖康初(年)他在任军器少监时,就曾因直陈见解而触怒皇帝被革职;复官后,在坚持抗金主张的张浚被罢官时,他又挺身而出“硬刚”朝廷,疏求挽留张浚,再遭罢官;第二次复官后,赵令衿先至德安府当通判,而后才到泉州出任知州。有这么一位敢担当的“血性”官员主政泉州并续建安平桥,可以说是泉州人的福气,也是安平桥的运气。
黄逸,字德后,是黄护之子。他在南宋绍兴年间为兴化知县,为政“根于至诚,尤崇尚学校,建议道堂”,是位“有贤名”的好官。安平桥建造未半,祖派与黄护便相继离世,这对建桥民众的士气打击颇大。所幸经郡守赵令衿援促,黄逸秉承父志,再度倡修安平桥,为安平桥的完工立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有了赵令衿的主持、黄逸的倡建及董事,尚需一位“高级工程师”来负责安平桥的具体设计与建造,这项任务就落到了僧人惠胜的肩上。历史文献对于僧人惠胜的记载稀少,但此人在绍兴六年(年)就已崭露头角了。那一年,时任泉州知州的刘子羽策划重修州学。众所周知,古时州学乃州郡官办教育的主体,修建州学非同小可。刘子羽不敢大意,故“命浮屠惠胜等掌之”(《泉州重建州学记》),即令僧人惠胜等负责重修具体事宜。这次州学重修按左学右庙建制,增高旧基二尺余,在今址建成大成殿,殿前置东西两庑,殿东建明伦堂,殿后为议道堂。明伦堂前为东西十二斋,“御书有阁,祭器有库,祠房燕亭宾次庖廪之属,一新轮奂”。同时疏浚由东南方流经学宫的南溪支流,“濬青草池,内潮汐于桥之下”,使学宫见山傍水,“江山增丽,亘古无前”。能把州学重修至“亘古无前”的地步,足见惠胜对于承建工程得心应手。也正因此,赵令衿在续修安平桥时,才会想到要请惠胜再度出山相助。
果不其然,有了赵令衿、黄逸、惠胜等人合力修建,安平桥终于绍兴二十二年(年)十一月告竣。建成后的安平桥“其长八百十有一丈,其广一丈有六尺,疏为水道者三百六十有二。以栏楯为周防,绳直砥平,左右若一,隐然玉路,俨然金堤,雄丽坚密,工侔鬼神”。通桥之后,险恶的海湾渡口变成坦途,与泉州内陆腹地紧密相连,可谓四通八达,为安海港运输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吸引更多商船通过安平桥将货物运输到泉州各地以及漳州、广州等。
赵令衿造福一方百姓,深得民众拥戴,以芳名载入青史。而黄护、黄逸父子接力修桥同样成为民间说不完的故事。为缅怀黄护的德善事迹,南宋朝廷曾追赠其为“晋江县尉”,淳祐十年(年)泉州知州韩识在编纂《清源新志》时记述黄护事迹时称:“为不没人善,乃记其名,以垂不朽”。安海桐林古称“吕林”,现今居住于此的黄氏族群即尊黄护为开基一世祖,桐林黄氏家庙内迄今收藏着黄护、黄逸父子画像。
碑记石刻载述名人渊源
安平桥上迄今保存着众多的碑记、石刻,上面详细记载着建桥历史和历代修葺等方面的史实。在安平桥中亭周围的十三方古代重修碑记中,最早的是明天顺三年(年),最晚的是清光绪十二年(年)。但根据记载,绍兴二十二年(年)桥成之时,泉州知州赵令衿就为安平桥落成撰写一方碑文《石井镇安平桥记》,记述建桥经过并描绘桥梁之雄伟外观。惜原碑早废,碑文尚见载于《安海志》中。明永乐十七年(年),桥上超然亭重建,晋江人张廷芳为之撰《重建超然亭碑记》,该碑亦已佚失。
根据碑记石刻的载述,由明至清,安平桥共有15次重修,其中比较重要的修缮有七次。据陈弘《重修安平桥记》云,明时“逮倾圮,而当南涯溪潮之处毁断尤甚……乃天顺改元,北涯耆民安□国广募缘,人咸乐输,遂先新水心亭,次及桥道。自北涯起,倾者砌,断者续,因复建亭于其上。是岁十月兴工,越三年八月而讫,桥亭次第一新。”明朝天顺三年(年)的重修应是安平桥落成以来第一次较大规模的维修。
据碑刻、文献记载,明清著名的将军郑芝龙、施琅、蓝理等也参与过安平桥修缮。《水心亭记》碑为明崇祯十一年(年)立,碑首篆刻“水心亭记”四字,碑文记载崇祯十年(年),时任潮漳副总兵右都督的郑芝龙奖倡重修水心亭之事。今碑立于安平桥中亭;《施琅捐修安平西桥碑记》碑为清康熙二十七年(年)立,碑中记载清康熙二十二年(年),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平台凯旋,捐俸修造安平桥、顺济桥和浮桥的史实。今碑立于鲤城浮桥桥畔的接官亭之侧;清康熙四十六年(年),福建陆路提督蓝理筑西埭,以海土填安平桥水心亭两旁,盖屋间,建了一座长里许的街市。后蓝理被罢职,中亭街市遭毁。
修桥自古以来被民众视为善业,亦是德举。有意思的是,清代官员徐汝澜在出知晋江时,曾修缮晋江旧铺桥、惠济桥两座古桥,后来他又两度参与重修安平桥。在这期间,他也官运亨通,由晋江知县一职,擢升为台湾知府,再升至泉州知府,实现官场完美“三级跳”。《重修安平桥记》碑今在安平桥中亭,碑文由时升台湾知府的徐汝澜亲撰,清嘉庆十三年(年)立。碑文细述了徐汝澜捐俸议修安平桥,绅士耆老踊跃参与,于清嘉庆十二年六月至隔年九月修缮了安平桥的过程。与该碑并立的还有一块《万古流芳》碑,记载此次重修安平桥士民捐资之芳名录,碑上那一行行捐资修桥的芳名中,既有普通百姓,也有官宦、商贾、寺僧等,甚至还有镌以商号的;在中亭另有一方《重修安平桥记》碑,是清嘉庆二十一年(年)立,为泉州知府徐汝澜撰。碑额浮雕双龙护牌,牌中竖刻篆书“皇清”二字。碑文记述清嘉庆二十年徐汝澜知郡事再至泉州,得知安平桥桥圮后捐俸倡议重修,修桥工程于嘉庆二十一年夏仲告竣。徐汝澜修桥不仅为地方建设作出贡献,也为他赢得了士民的赞誉,同时积攒下良好的官声,可谓一举多得。后来,民众还为徐汝澜建长生祠于晋江龙山寺东。
除了碑刻外,不少石刻也与名人息息相关。在安平桥桥西牌楼旁,南宋绍兴年间原立有左迪功郎、南安县尉陈大方篆书的“安平桥”三字,今该碑石仅存“桥”字。残高1.42米,宽1.25米。陈大方为福建长乐县岱边村人,绍兴十八年(年)中进士,后来官至新安教授、高州教授,是位学识渊博之人。桥西牌楼的东面,今有“水国安澜”石匾。据说此匾为南安知县盛本所书,清嘉庆戊辰年(年)立,古时匾位于西牌楼的西面,年才被移至东面。盛本是浙江慈溪人,工书法,遗墨流传,人皆宝之。光绪《慈溪县志》称其“工隶草,尤善擘窠书”。桥东段牌楼东面上有“望高楼”“金汤永固”石刻,是清代同治甲子年(年)里人黄章烈所题。背面有“寰海镜清”四个大字石刻,为“合镇公立”。安平桥中亭庙前石柱之上,有楷书阴刻楹联:“世间有佛宗斯佛,天下无桥长此桥”,这是清同治丙寅年(年)安海金墩人黄恩承刻立的。而最西侧的另一根桥亭石柱上刻着“公定界止籴货诸人越界者罚戏一台”,此石刻乃是当时商业交易的规约,也反映了安海一定自古商业繁盛。亭前两侧各立有两尊高1.6米左右的石雕武士像,披盔戴甲,手执长剑,形态威武,风格古朴。
安平桥头接近安海三里街处,矗立着一座高20.5米的五层六角、砖石仿木空心楼阁式的镇塔。这塔原名“瑞光塔”,俗称“白塔”,系安平桥建成之年,乡人以造桥余资建造,为安平桥的附属建筑。其基石用雕琢图纹的花岗石筑成,塔身共五层矗立,六角飞檐,外形仿木构楼阁,皆以白灰粉饰;内有沿塔心盘旋而上的阶梯,可通塔顶葫芦刹。古朴雄浑,气势非凡,遂成船舶近岸航行和出入港湾的航标。明万历三十四年(年),柱国太傅、礼部尚书、晋江安平人黄汝良倡议修塔,并将“瑞光塔”更名为“文明塔”。
年,弘一法师由漳州经同安梵天寺走过安平桥来到安海,就驻锡五里桥上的水心亭澄渟院,达一个月之久。在水心亭澄渟院期间,弘一法师书写条幅数百广结善缘。他将自己的居室亲题命名为“澄渟院”,并撰下“如来境界无有边际,普贤身相犹如虚空”“戒是无上菩提本,佛为一切智慧灯”等楹联。弘一法师多次应邀在金厝祠堂向安海民众讲佛经,后辑为《安海法音录》一卷,传为佳话。
明代桥上爆发抗倭血战
安海镇南滨海金墩码头至白塔以东一带古称“永安庄”,是安平金墩黄氏的发祥地。黄氏安平金墩派始祖为元隐士黄松,他元末因战乱避居泉州郡城熙春铺。明洪武十四年(年),黄松之子黄良辅,由泉州迁居安平“永安庄”。经过族人的拼搏拓展,安平金墩黄氏逐渐繁衍昌盛,基业稳固,成为安海望族。而今说起安平金墩黄氏,一场发生于安平桥上的抗倭血战,更是不可不提。
据《晋江县志》载,明嘉靖年间泉州地域内有倭寇数支,贼众万计,有些长期屯扎在英林、潘径、泗州、石菌沿海等地,对安平镇虎视眈眈,先后8次攻入镇里烧杀抢掠。其时,安平城没有驻镇官兵戍守,每次倭寇来犯,百姓生命财产损失惨重,官府无能为力。安平金墩黄氏族人对倭寇深恶痛绝,在族人黄仰、黄中色等志士的统率下,安平金墩黄氏族人毅然组建“江夏黄家军”抗倭保安平,偕安平百姓与倭贼作长期殊死斗争。明嘉靖戊午年(年)端午节,在安平桥上曾爆发了一场惨烈的抗倭保城战。这一天抗倭义勇子弟们返家过节,而倭贼趁机来袭。正在过节的乡民忽闻倭贼前来围攻安平城,惊恐不已,一时场面大乱,乡民争相从南门(现水心亭)跑上安平桥西奔,殊不知倭贼船只正在安平桥海港,误上安平桥的难民被数以百计全副武装的倭寇追杀。危急之时,黄仰召集黄氏族丁数十人奔安平桥头拒敌,经过几个时辰的搏斗,斩杀倭首十余级,贼终败退,安平城得以保全。然而失败的倭寇贼心不死,又调动盘踞在海上的三千贼寇发起疯狂进攻,面对寡不敌众的情况,有人劝黄仰先避其锋芒,退守城内。黄仰慨然说道:“逃,匹夫也。以一身活万人,丈夫责也。纵不敌而死,亦王事之忠。忠,我素志也;得死所矣,夫复何恨哉。”遂率从弟廷英以及族丁在安平桥头与倭贼血战,终因寡不敌众而全部壮烈牺牲。黄仰等义士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却保护了数千百姓的生命和安平城的安全。
在黄仰牺牲后,其子黄回清继承父志扛起抗倭大旗协守城池,队伍不断壮大。《安海志》义勇篇写道:“是时贼誓凭凌,安平城草创,稚堞城橹器械无一足恃,众欲弃之。回青独与叔父伯善终营守御,部勤义勇子弟,昼夜登陴,身亲矢石,多具糗醪以饷入保者。有恶少谋翻城应贼,侦治其状,白昼伯善偕镇弁格捕示贼,贼气沮解去,城赖以完。”后来,黄回清又奉泉州知府熊汝达之令转战晋北洛阳一带,率乡兵败倭于洛阳桥畔,设计生擒倭首“蹩脚番”,继又在磁灶大破贼人,吓得倭寇丧胆不敢再犯。
黄仰抗倭牺牲后,明廷曾下旨为其旌表义烈,钦赠州同知,封承务郎,崇祀泉郡忠义祠。安平桥上的抗倭义举可歌可泣,是古代抗倭史上绚丽的一笔,这段抗倭传奇也将永为后人传颂。
高官大贤旅游打卡吟诗
安平桥是久负盛名的古代跨海石桥,在我国桥梁史上占有相当的地位,其不仅工程宏伟艰巨,而且结构新颖,堪称当时的奇观,为我国、为世界桥梁工程技术,奉献出了辉煌的成就。也正因此,它成了历朝历代官宦、名士旅游“打call”的“朝圣地”,吟咏安平桥的诗赋联文更是冉冉轻似秋烟,缥缈于数百年的时光之中。
作为安平桥的主持建造者,赵令衿早有《咏安平桥》诗一首:“维泉大海濒厥封,余波汇浸千里同。石井两间道所从,坐令往来划西东。怒涛上潮纩天风,舟航下颠一瞬中。孰锐为力救厥凶,伟哉能事有南公。伐石为梁柳下扛,上成若鬼丽且雄。玉梁千尺天投虹,直槛横栏翔虚空。马舆安行商旅通,千秋控带海若宫。震惊蛟鼍骇鱼龙,图维其事竟有终。我今时成则罔功,刻诗涯涘绍无穷。”其中那一句“马舆安行商旅通”已将当时安平桥的作用写得明明白白。
南宋朝散大夫、理学家吕大奎被名儒邱葵誉为“泉南名贤,紫阳高弟。造诣既深,践履复至”,著名政治家文天祥更是在吕大奎抗元殉难后,为其题字“朱后文先”,吕大奎在中国理学研究上的成就之高可见一斑。吕大奎也曾作《过安平渡》一诗曰:“此日江山倍有情,怒涛万顷一书生。丹诚欲挽东流水,古渡安平恨不胜。”似乎想要道尽无力挽救大宋江山的悲哀怨恨之情。
明代安海人、衢州府同知黄伯善是位“天资粹美、学力高迈”之人,曾著有《菊山文集》,其诗学擅一时之宗派。安平桥与安平东桥都建于南宋,以“双桥跨海”的景观成为安平八景之一。黄伯善曾作《双桥跨海》描绘此景曰:“王孙驱石作天津,乌鹊鼋鼍语不真。潮落潮生皆逆旅,石亡石在等微尘。纵然题柱非吾事,岂必济川尽古人?天意欲教金锁断,为歌松柏诉江神。”其中的“潮落潮生皆逆旅”也成为一时名言。另有一首《西桥水心亭》,则是黄伯善歌咏安平桥水心亭丽景的诗赋。
明代南京工部右侍郎、晋江人何乔远亦留有《秋日安平八咏其四》曰:“西桥五里海门遥,小阁观音压岸腰。陡见莲花清宿淤,拍天白雪是秋潮。”来描写秋日的安平桥风光。
清代道光年间的贡生施钰,后来曾任台湾彰化盐课大使,著有《石房樵唱》四卷。他也有《安平怀古》诗篇:“往事低徊慨正深,兴修义举纪南浔。月斜老寺惟钟磬,风递环溪自古今。故苑莺花羁客梦,荒碑苹藻孑民心。夕阳遥下西桥外,听尽啼鸦杂暮砧。”则呈现安平桥另一番景象。
到了近现代,安平桥上同样名人纷至沓来。年,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受孙中山之托,到闽南召陈炯明回粤讨伐桂系军阀,路过安海时填了一首《黄金缕·抵安海感赋》,全词情景交融,浑然天成:“五里长桥横断浦,不度返乡,只度离乡去。剩得山花怜少妇,上来椎髻围如故。冉冉斜阳原上暮,罂粟凄迷,道是黄金缕。彩旆红旗招展处,几人涕泪悲禾黍。”抒发了自己忧国忧民之情。
年,中国现代著名学者、社会活动家郭沫若偕夫人于立群到安海考察郑成功史迹,并参观安平桥,曾亲笔题写《咏五里桥》七言律诗一首:“五里桥成陆上桥,郑藩旧邸纵全消。英雄气魄垂千古,劳动精神漾九霄。不信君谟真梦醋,爱看明俨偶题糕。复台诗意谁能识?开辟荆榛第一条。”借“咏五里桥”来歌颂郑成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