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PeggyLee、
刺桐会编辑桔里
▼
泉郡南门外晋邑八都桔里护境司东福宫田都元帅府
正月十六·田都元帅春祭
前言
泉州历史上首位受到国家正式表彰的爱国文艺青年、前之前再往前中央歌舞团作曲家兼首席琵琶演奏家、大闽南地区文艺界精神偶像、泉州人民最爱戴的境主神明之一――“田都元帅”雷海青,今日神诞!
农历正月十六,田都元帅雷海青诞辰。据清代《闽杂记》载,每年正月十五前后,泉州地区的相公庙,“香火尤盛”。又《福建省志·民俗志》中载,泉州南安罗东镇坑口宫,“每年农历正月16日,据传为田都元帅诞辰,附近的戏班纷纷谒祖进香,四乡农民也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田都元帅
生平
南安罗东镇振兴村有一处盛唐时期的千年古庙,庙里供奉著盛唐时期中央歌舞团成员之一的著名艺术大师雷海青。
雷海青(-),原籍南安县埔头十七都坑口乡人氏(即现在的南安罗东镇振兴村坑口宫自然村),畲族(此处现已无其後人,也无畲族居民),唐开元二年,是年十八的雷海青被当年的中央歌舞团录取,由於勤奋好学受到兼任剧团团长唐明皇李隆基的多次表扬。
天宝十四年,安史叛军兵临长安,玄宗离京奔蜀,弃乐工於京城。六月长安城破,梨园弟子遂被叛军俘获。安禄山攻陷长安後设庆功宴於凝碧池,露刃威逼沦为俘虏的梨园弟子歌舞共庆。以李龟年为首的众乐工不愿臣服,雷海青更是万分冲动,遂抛琵琶於地,一边面向西跪拜恸哭、一边大骂安贼。最後被安禄山五马分屍於长安戏马殿,是年雷海青60岁。
安史之乱平定後,唐明皇返抵长安,深为梨园弟子宁死不屈所感动,为表扬雷海青忠君爱国的精神,特赐遗骨回闽安葬,筑庙祭祀,追封为田都元帅,农历正月十六为公祭日,食邑三百户,由坑口乡内坑林氏奉祀。雷海青是有史记载最早受过皇帝追封褒扬的泉州籍文艺人士之一,同时也是泉州文艺界的先驱。随著梨园戏从宫庭走向民间,雷海青也备受推崇,因此,雷海青成了文艺界的祖师爷─戏神。
後来,随著奉祀了几百年田都元帅的林氏往晋江内坑迁徙,田都元帅的英灵也开始四处传播。现莆田、台湾等海内外寺庙凡供奉田都相公都发源於此。
传说
在南安坑口宫的传说中,雷海青是同白须公、仁福王三人一同修道成神的。《泉州府志》载:白须公或称翁爷,为蜀地圣僧,来永春乐山蜕化成神,宋绍圣年间敕封福佑真君;仁福王为宋熙宁间巡检陈益,曾率兵抗御西夏,元丰间化身南安九日山,淳祜中敕封仁福王。田都元帅是否如福佑真君、仁福王一样受敕封,已难查考,但在泉地尊奉福佑真君、仁福王的宫庙中常见并祀田都元帅,并且认定三位神灵的形成同在宋代。
庙宇中的田都元帅头戴插满金花的学士纱帽,衣著红色蟒服,旁立两侍者,即金鸡、玉犬两舍人。正殿石柱刻联:“九天都院歌白雪,十八学士醉青春”。拜亭刻联:“坑口化身参元相,宋代封位列三公”。宫对面50多米处有一古墓,碑刻“相公墓”三字,系明万历庚子年所立。据传为雷海青葬处。其墓现由南安市文管部门立碑保护。
成神
宋元时期,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海上交通发达,经济相当繁荣。戏剧也领闽地之先。宋南渡之後,把南外宗正司迁置泉州,一百馀年间,赵宋王室发展到“内外三千馀人”,这此王子皇孙从临安和温州带来歌舞乐伎,组成家庭戏班--”七子班”,所用的演员都童伶,到了一定年龄就得散棚重组,散棚後的伶人便於流入社会,重组班社,演出於民间,这就是福建南戏的开始.闽人本善於造神,宋代又是个造神的年代,福建曾造出妈祖吴真人等众多地方神。在南戏日趋发展向外传播过程中,出於行业竞争,艺人权益保护等需要,戏神的产生势成必然。最初戏班所崇祀的祖师的原型或者只是姓名不显的传授南戏的艺人,尊称为相公(木偶班的传说就比较接近原型),为提高戏神的声威,便又附会地方传说中的雷海青这位唐代尽忠而死的乐工,因为他既有忠义、壮烈的事迹,又是能歌善舞、会奏乐的伶人,符合“聪明正直是为神”正统观念,雷海青便理所当然地取代原来的戏剧祖师相公爷而被奉为戏剧之神了。戏神的信仰随著泉州南戏向外传播,其神源传说在传播过程式中虽经过种种加工而产生异化,但名地总还是称为“清源祖师”---泉州有清源山,五代是地属清源军。
宋代岳(岳飞孙,小时住泉州石龟外祖家)《桯史》记一故事:淳熙间,一考出题,错将“霈”字作“沛”,有考生指出,犹强辨:“有雨头也得,无雨头也得。”考後众官设宴观剧,优伶扮二儒辨古今人物,一人指雷万春为田万春,一人以为“历考史牒,未有经雷为田者”。问一教授,曰“有雨头也得,无雨头也得”。考官知讽己,大怒,“录优而诘之,杖而出诸境。”“然其语盛传至今。”这段记事,或可为戏班称雷海青为田相公、田元帅作一注脚--最初是一种诙谐的叫法,以示对压迫者的戏谑、讽刺,久而久之,就变为约定俗成了。
天下梨园大总管——戏神
被称为戏神祖地的南安坑口村,山明水秀,处於泉州城北40公里处古大路边,该村历史上出过许多著名的道士和戏曲艺人,号称“道士窝”、“戏窝”。在这种环境中产生出戏神是十分自然的。坑口早年有畲族雷姓居信,畲族是个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崇拜图腾,信仰道教,历来奉雷海青为家族神。戏神原型的产生与之不无关系,譬如田都元帅庙必奉有狗舍人(灵牙将军)。便带有狗图腾崇拜的痕迹。
闽地田都元帅信仰的广泛传播,是与地方戏剧盛行,戏班普及分不开的。
明代政治较稳定,社会经济有很大发展,对於戏剧繁荣有很大的促进。福建一些地方剧种如闽剧、大腔戏、四平戏、词明戏等均产生於明代。明人陈懋仁《泉南杂志》记载泉州迎神赛会“妆阁”之盛:“迎神赛会,莫盛於泉,游闲子弟,每遇神圣诞期,经方木板搭成台案,索綯绮绘,周翼扶栏,置几於中,加幔於上,而经较童妆扮故事,衣经飞绡,设以古玩,如大士手提筐莒之属,悉经金珠为之,旗鼓杂沓,贵贱混并……明弘治间晋江人李聪曾言其家乡青阳石鼓庙祀神”旦夕锣鼓喧天,居住宅区民魂不安,神气多耗。“嘉靖间晋江青阳人庄用宾述其祖父”性僻喜戏剧……俦类私呼之,则侧门以去,吾父为人大类吾祖而不事事,喜戏剧尤甚。
泉州作为对外交贸的主要口岸,甚至将戏剧传至海外。明万历间莆田市面上布衣姚旅《露书》记载:“琉球国居常所演戏文,则闽子北为多,其宫眷喜闻华音,每作,辄从帘中窥……惟《姜诗》、《王祥》、《荆钗》之属,则所常演。”这里所举的戏文,就是泉州梨园戏的传统剧目。
其时闽地戏剧繁盛,班社众多,散布民间各地的戏班演员每常是“亦农亦艺“,平日务农,遇请则集中出演(因为演戏与节日、神诞、人家喜庆有关,不是每日薄西山都出演的)。所以有“凑脚老戏”之称,而那些童伶演员到成年“散棚”後,不再从事演艺了,亦只有务农或做小生意过程,由演员身份转变为农民、市民後,他们仍然保持著尊奉田都元帅的习俗,田都元帅信仰就由戏神过渡到民间福神,得地方财力,城乡众多田都元帅庙就建立起来了。
田都元帅神像由来
关于田都元帅的出身,也有多种版本,但闽台两地的信众多持此说:田都元帅是福建南安罗东镇坑口村(台湾有个别元帅庙说是苏下村)人,其生母苏氏是个富家千金,苏氏有一天在郊外误食“春社”谷乳而孕(台湾有“忽感天上翼宿入怀而孕”的说法)。婴孩出生后,家人认为不祥,弃之野外,饿了,螃蟹吐沫濡之,鸭母含食喂之,使他活了下来。闽台两地的田都元帅塑像,额上都有一只螃蟹,且都有供品中不能有螃蟹和鸭子的习俗,即源于此说。
被遗弃野外的婴孩,后来被一畲族人雷阿公的戏班收养,该戏班常在莆田、泉州一带活动,人称雷家班。马祖塘岐村“信德堂田都元帅庙”的祀神传说又记载,婴孩被东岳大帝所化的“雷公伯”收养。
雷海青从小与鸡犬一起长大,并且精通音律,只是不能言语。后来被唐明皇召入皇宫担任乐官,有一天唐明皇梦游月宫,得到一部奇书,满朝文武皆无法破解,这时候雷海青却突然开口说话:“此工尺谱也”。于是按照乐谱开始教授乐工们演奏,果然与唐明皇在月宫中听到的仙乐一样美妙,因而被封为“梨园大学士”。而皇后看见雷海青资质非凡,恐其早夭,特意提笔在他印堂上写上八十,希望他能长命百岁,哪知道在雷海青起身后,额头上的八十却成了十八,所以雷海青就以十八岁的青春容颜归列仙班,成为戏曲祖师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