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顺济桥状元邹应龙主持修建的南宋名桥泉州

核心提示

顺济桥遗址位于泉州古城南门德济门外,横跨晋江两岸,以近顺济宫(天后宫)而得名。该桥于南宋嘉定四年(年)由泰宁状元、泉州郡守邹应龙主持建造,沿用至20世纪。在历史上,顺济桥曾历多次修缮,现以遗址状态保存。作为城市商业性城区对外衔接的交通枢纽,顺济桥遗址见证了泉州城市在海洋贸易推动下的发展,也体现出商业拓展对交通系统的促进。

□记者吴拏云陈起拓文/图(除署名外)

顺济桥留在老照片和泉州人的记忆里。该图摄于上世纪70年代。(蔡永怀供图)

残存的部分桥墩仍保留宋代筏型基础

位于浯江之上的南宋名桥

“江树离离若可齐,江门之水下浯溪。诸峰返照潮声远,万户沧洲烟火低。来听渔歌鸥泛泛,去随秋色草萋萋。道人那得伤心恨,一任西山送日西。”这首诗出自明代晋江诗人庄一俊之手。诗中描绘的景色极富画面感,又带有忧思绵远的感伤,让人读来不免有些神驰天外。但可能很少人能猜到,这首诗描写的是泉州古桥顺济桥的秋景。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之十一·津梁志》载:“顺济桥,在德济门外,笋江下流。《闽书》:‘旧以舟渡’。宋嘉定四年(年),郡守邹应龙造石桥,长一百五十丈余,翼以扶栏。”顺济桥位于泉州古城德济门外晋江下游的浯江之上,故庄一俊的诗句才称“江门之水下浯溪”,这是古代泉州南门外的一座名桥。因靠近顺济宫(即天后宫),才被命名为“顺济”。又因其造于石笋桥之后,所以俗呼“新桥”。在明时,亦有“浯渡桥”之称(见何乔远《重修浯渡桥记》)。

据鲤城区文旅局工作人员林志福介绍,顺济桥由南宋泉州郡守邹应龙于嘉定四年(年)主持建造,为梁式石桥,桥体为“东北——西南”走向,东侧桥头指向德济门的方位。现存桥长约米(包括部分桥面和桥墩11个),共有船型桥墩及桥墩遗址约30处,顺济桥的建造吸取了洛阳桥的建桥方法,采用“筏型基础”法,全河床抛填石块形成结构基础,其上干砌条石形成桥墩,上部为石梁结构。现存桥墩长约8.5米,宽约3.5米。

顺济桥因靠近顺济宫(即天后宫),才被命名为“顺济”。图为航拍的天后宫全景图。

泰宁状元机缘巧合出知泉州

说起顺济桥的建造者——泉州郡守邹应龙,那是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首屈一指的古代历史人物。他不仅是泰宁科举史上的两位状元之一(另一位是北宋的叶祖洽),而且官至参知政事(即副宰相),为人方正刚直、不避权贵,在史册上留下了不错的口碑。

邹应龙,字景初,谥文靖。南宋庆元二年(年),年仅24岁的他参加秋闱和殿试,结果状元及第,声名鹊起。开启仕途后,应龙初授秘书郎,出知南安军(今江西大余一带)。到了嘉定二年(年),他已经“权礼部侍郎、给事中,仍兼太子詹事、左庶子”,位高权重。这一年,旱、蝗灾害严重,民饥作乱。五月,诏群臣进言,邹应龙力陈必须重振朝纲、廉洁吏治、薄赋宽民、抚集流亡。为此得罪擅权专政的太师、右丞相史弥远,被降职为宝文阁待制。是年十二月,邹应龙出知泉州,翌年赴任。

来泉州时,邹应龙虽然刚刚遭遇史太师的打压,但他依然深孚众望。朝廷让他到当时正处于高速发展期的泉州去担任主官,实际也是想让他多造建树,为以后重返京师做准备。果然,邹应龙在泉州时雷厉风行,办了不少实事。

泉州当时是南方最大的对外通商港口之一,南宋宗室多在该地经商,享有特权。其中一些人与巨商相勾结,凌虐商民,从中渔利,地方官不敢过问。邹应龙到任后,把积有恶行的个别皇室宗子及巨商庄文宝擒拿法办,起到杀鸡骇猴的效应,安定了社会秩序,保证了贸易活动的正常进行。邹应龙的墓志铭《故少保大资政枢密参政邹公圹志》载:“(嘉定二年)十二月,待制宝文阁、知泉州。南外宗子多横,巨商庄文宝者尤稔恶,公悉绳之以法。虽造谤憾,公不顾也。”不难看出,对于邹应龙的举措,宋室皇族有些人还是心怀不满的,所以也暗地里诽谤造谣,说邹应龙的坏话。但是,一心只想搞好政务的邹应龙,对此并不在意,更不畏缩。

在泉州任期内,邹应龙兴学古文,加固城池,并在文庙内建六经阁。清道光《晋江县志》曰:“(应龙)嘉定三年守泉州。修举废坠,兴学古文。郡城故卑薄,应龙以贾胡簿录之资,请于朝而大修之,城始固。又即明伦、议道堂间建六经阁。”应龙还拨款修建石井书院。嘉定四年,石井镇镇官游绛应安海士民的请求,向当时的泉州郡守邹应龙申请建造书院。邹应龙欣然应允,拨公帑四十万用于修建书院,并令泉州漕司、泉州市舶司捐资相助,派朱在(朱熹第三子)主持建院工作。隔年,书院落成,称为“石井书院”,这是当时泉州地区县属建院最早、规模最大、设备最完善的学府,对于整个晋江文风的兴盛,有着不小的推动作用。

除此之外,邹应龙在泉州还大力发展交通,于嘉定四年在德济门外修建顺济桥,可以说为泉州立下了丘山之功。

嘉定五年(年),应龙以祖母(江氏)去世为由“乞祠”(即自请退职),从而结束了其在泉州的任职。

桥南的大树下,供奉着观音、土地公等神像。

顺济桥残存部分仍屹立于浯江之上

号召蕃商踊跃捐资造桥

嘉定四年(年)时,邹应龙为什么要建顺济桥,这得从南宋泉州经济说起了。据泉州文史专家李玉昆《耕海集》所载,宋时,泉州经历了三次飞跃:第一次是在北宋中期,赶上并超过明州,仅次于广州;第二次在南宋初年,赶上广州,与广州并驾齐驱;第三次在南宋末年,超过广州,成为全国最大的贸易港。邹应龙出守泉州时,正好赶上泉州经济的大发展期,泉州经济已经赶上广州,并试图超越它。那时“温陵大邦,甲于闽部,蕃汉杂居”,城市四处可见“朱门华屋,钿车宝马相望”。

由于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发达,泉州城内城外商旅往来不绝。德济门位于晋江北岸,是泉州古城的南大门,亦是南北交通往来的重要关口。可是,在南宋嘉定四年之前,晋江南岸之人以及漳州、潮州等地的“海滨之民”想通过德济门进入泉州城,只能依靠小舟摆渡过江,这样既费时费力,又不安全。邹应龙任泉州知州后,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决心在德济门外建一座通往晋江南岸的跨江石桥。

德济门外的晋江属浯江段。这浯江并不简单,它“横贯二里许”“其地下通两粤,上达江浙,实海国之冲衢,江城之险要也”。这里汇聚了桃源、武荣诸山流,一到下雨天,江水便会暴涨,“巨浪拍天”。古时要在这样的江面上建一座石桥,谈何容易!但邹应龙及时汲取了宋代洛阳桥建造的成功经验,在“维桥之前,累石为堡,以临重渊”,于河床内抛填块石和条石固定基础。如此做法可以保证在水流的冲击下,泥沙能够深入石缝之间,做牢做实桥基底座;在浯江上建桥墩时亦采用“筏型基础”法,即桥墩为干砌条石的宋代船形石墩,这样一来可以分散水流对桥墩的压力,再以重量十足的石梁板覆盖其上,保证了桥身的稳固。

造桥需要大量资金,如何解决?邹应龙想到的是要利用蕃商集资来筹措这笔建桥资金。南宋时,泉州城南门左近有较发达的蕃商聚居街区,“诸蕃有黑白二种,皆居泉州,号蕃人巷”(祝穆《方舆胜览·卷12·泉州事要》)。随着蕃商“住唐”人数的递增,其聚居区慢慢溢出城南一带,向东延至近郊的法石港。沿江上下,十里繁华,整个泉州城“廛肆杂四方之俗”。这些居泉蕃商,热心于资助修城、建桥、造路等公益事业,他们的慷慨赢得了泉州人民的尊重,为民族和睦打下良好的基础。嘉定四年,邹应龙筹划泉州城墙大修时,就曾得“贾胡簿录之资”。所以,在建造顺济桥时,他同样向蕃商发出号召,希望能得到他们的帮助。而蕃商也没有让邹知州失望,再次慷慨解囊,踊跃捐资,解决了顺济桥资金的燃眉之急。资金一到位,邹应龙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便造好了顺济桥。

据资料显示,古时顺济桥在桥北还特设段木梁吊桥,有警即吊起,以御敌寇。并筑有桥头堡,置戟门,昼开夜闭。南端桥堡上勒有“雄镇天南”四个大字。清代泉州知府怀荫布盛赞邹应龙建造顺济桥之功称:“自斯桥成,而肩摩踵接,直蹑风涛于足下,而恬然不知,厥功伟矣!”

顺济桥遗址和顺济新桥相伴

顺济桥南如今建有晋江南岸生态公园

见证了泉州古城海洋贸易的发展

顺济桥继其上游的石笋桥之后建成,把晋江南岸的广大地区与泉州城的陆路交通紧密联系在一起,由南部往来泉州不必再绕行至晋江上游的石笋桥,使泉州与安海、同安、漳州等地的陆路交通更为便捷。此外,顺济桥的建成也方便了晋江南岸各港口与泉州城之间的交通,由石湖港至古城可沿12世纪建成的海岸长桥,经顺济桥至泉州南门。位于深沪湾、围头湾的其他港口也可由陆路经顺济桥到达古城。顺济桥的建设体现了国家口岸的水路运输网络的逐步完善。

顺济桥建成后历代多有修缮,泉州名人顾珀、何乔远、黄昌遇、怀荫布、萧汉杰等,皆曾为之作《记》。年,该桥石梁改为四梁式截面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20世纪60年代,桥梁损坏的九孔改为简支组合梁,在工字钢梁上浇注钢筋混凝土桥面板,但桥墩部分仍保留宋代石船型桥墩的基础;年至年,受台风影响,该桥大面积坍塌,现仅存部分桥面和桥墩11个。顺济桥是由泉州知州邹应龙主持,并以来泉的蕃商集资方式建设而成的,其本身就是本地乡绅和外国商人友好往来的见证。

林志福指出,顺济桥遗址与德济门遗址、天后宫共同体现了海洋贸易推动下古城南部商业性城区的发展。伴随晋江北岸的自然淤积,泉州城市逐步向南部发展。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年)清净寺建成、元祐二年(年)市舶司设置至南宋庆元二年(年)顺济庙(天后宫)建成,城市南部的商业性城区逐步拓展。而嘉定四年(年)顺济桥的建设正是城市南部商业聚居、商业发展、交通需求旺盛的体现。此后绍定三年(年)沿江翼城的建设及城市南门的南迁,标志着泉州城市南部商业性城区形态的确立,顺济桥与德济门、天后宫共同成为古城南段的重要地标。

顺济桥附近的江岸边曾是泉州进城港口南关港的所在,这一带在宋元时期成为商舶货物云集、商人行香祷告的繁忙区域。作为城市商业性城区对外衔接的交通枢纽,顺济桥可谓见证了泉州城市海洋贸易的大发展,也体现出了城市商业拓展对交通系统的促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2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