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益失去建筑个性的城市中,闽南人是尤其幸运的。
青石基底,红砖外墙,燕尾翘脊……在大多数闽南人眼中,古朴典雅的传统大厝,是记忆里最朴素的轮廓。哪怕越来越多的老建筑在狂飙突进的城市化浪潮中慢慢消失,承载着闽南人坚韧、温良、沉稳、豁达等性格底色的闽南古厝,却不曾被人遗忘。
南安市英都镇良山村,13座古朴瑰丽的闽南古厝,静静地坐落在群山之中,田园秀美,四时常新,这是英都洪氏先人留给闽南建筑的一笔宝贵遗产。肇建当年,屋主与工匠们施恩与报恩的故事令人称颂至今。顶点金,作为坂埔古厝最精美豪华的一栋,为何最开始住下的却是妾室和庶出的儿子?
建筑大观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在乡野田间,陶渊明笔下描绘的世外桃源其实并不稀有,但在多年前的泉州西部山区,汇集多名能工巧匠、耗时10多年建造的闽南大厝聚落,却十分罕见。这个聚落,便是我们此行要探访的英都镇良山村坂埔古厝。
不论沧海桑田,岁月星转斗移,英都良山这个位于泉州西部山区的农村,一直都是物美水丰之地。早在多年前,英都洪氏先人就迁居至此,拓荒垦地,勤劳致富。在这片自然滋养的土地上,13座闽南古大厝如珍珠般,散落在青山绿水间。
极目远眺,在五六层高的现代建筑包围中,古厝群更像是位穿着一袭砖红旗袍的民国女子,惊艳非常,却不恃美而骄,含蓄隽永。
民俗专家廖榕光先生是我们此次造访的向导。老廖是良山村的女婿,兴许是民俗人的责任使然,他对坂埔古厝的保护比很多洪氏年轻人更上心,聊起古厝来,也是如数家珍。在他看来,肇建之初,坂埔古厝已是一座精雕细琢的艺术品,经时光细细打磨,方才出落成如今这般风流雅致的样子。
古厝悠悠,布局传统,明暗相谐,让我们不禁放慢脚步,收敛起尘世的喧嚣,不忍惊扰这一院岁月雕琢的静好。
在老廖引领下,我们先后造访了在中堂、思源居、封君祠、顶点金等13座古厝。踏入厝中,一抬头,湛蓝的天空如洗,一低首,百年的青石踏实温润。比起钢筋混凝土的硬实,红砖黑瓦的闽南大厝,更有一种生活的温情。
细看之下,古厝中精美华丽的装饰工艺也让人惊艳,木雕、砖雕、泥塑在梁、拱、窗花等构件上的运用令人叹为观止。迈过石坎,走出古厝,白条石、红砖墙、燕尾脊,乃至屋脊彩绘浮雕,均在这里和谐共奏,为古厝增添几分明艳与活泼。
老廖告诉我们,坂埔古厝内部装饰的精细程度各有不同,若莲居、思源居较为质朴,而顶点金最为精美。细看顶点金,花纹多样的木窗、清朝时期遗留下来的对联、样式复杂的砖雕、精美的木雕、刻有各种吉祥物的柱珠等,都体现着古厝主人对细节的讲究。
这些古朴与精致并存的古厝,除了保留了泉州传统闽南古厝的特色外,更多的是就地取材来建设,这既是闽南工匠的智慧,也体现了清朝中叶泉州山区农村的建筑风格,堪称闽南民居的“建筑大观园”。
灾年建厝
凿石声声,10多年雕琢锤炼,才成就一方百年历史大厝。历经岁月洗礼的古厝,留给今人的财富,不仅仅只有建造技艺的匠心巧思,还有厚重绵长的洪氏家风。
建造至今,坂埔古厝可以遮风雨,可以读诗书,可以度日月,可以纳今生。数百年的岁月里,有多少洪氏子孙,在这里呱呱坠地,在这里接受人生的启蒙,又从这里走向外面的世界。
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坂埔古厝同样见证了一个家族的历史。它的学堂、宗祠以及内墙上书写的家训,壁刻上的吉祥字符和牌匾,都让我们有机会了解英都洪氏一门的精神世界,洪氏先人的处世哲学和教育理念,了解一个家族延续的历史轨迹和精神寄托。
思源居前,一方和古厝同龄、据传用以清洗庄稼的石盂,将我们的思绪拉回多年前的农耕岁月。那是康熙末年,洪氏族人洪承雅已在此地拓荒垦地多年。
洪承雅生有二子,长子洪毓秀,次子洪光乘。洪家子承父业,勤耕苦耘,加上承雅头脑灵活,上山植树种果,产业越做越大,成为英都一带的富人。明清时期,英都一带官盖如云,高官如明清两朝军政重臣洪承畴,至于州县一级官吏比比皆是。为此,承雅在临终前嘱咐儿子:“目光不要只盯在田地上,要培养儿孙读书识字,长大做有出息的人。”
兄弟俩谨记在心。且说洪光乘彼时育有三子,却唯有第三子洪开泰天资聪明,文章写得好,深受塾师赞赏。乾隆庚午(公元年)科乡试,开泰高中第六十一名举人,后授广东嘉应直隶州正堂,携家眷前往赴任。
见其他儿子无心仕途,洪光乘也不强求,而是量才而用,或协助其经营田产果园,或出资助其贸易经商。洪开泰在嘉应州任职也颇有政绩,父以子贵,圣上嘉奖,敕封洪光乘儒林郎、嘉应州司马,并追赠已故祖父洪承雅儒林郎。从此,乡人都称洪光乘为“封君公”。
家大业大,人丁兴旺,洪光乘越来越感到居所狭窄,便修书给洪开泰征求意见,意欲建厝。开泰在回信中告诉父亲,要建就要建得体面,用闽南常见的皇宫体汉式五开间建筑,兄弟侄儿各建一座,采用砖石木结构,一定要讲究质量,百年大计,不可含糊,并寄来一笔银两。
接到开泰的来信,洪光乘心中更有底了。其实洪光乘早就盘算过,准备建13座房屋。但这样的大工程开工绝非易事,仅工匠、小工伙食费用就要花费不少。为此,从决定建房屋开始,他就开始贮粮,用了三年时间,家中储蓄上千担粮食。
三年后,泉南一带千里赤地,一片旱灾。市场上粮价暴涨,很多穷人纷纷找上门,自愿到洪家干活。洪光乘觉得时机已到,便带领多名工匠,开启了这个浩浩荡荡的大工程。这个持续了10多年的工程,让那些吃不饱饭的穷苦乡邻,有了一份填饱肚子的营生。
据传,在建造大厝之前,洪光乘就曾令家人开仓济民,灾民获救后感恩戴德,表示愿以工代酬来答谢。对这段施恩与报恩的美好故事,真相虽无从查证,但洪光乘的后人洪诗坚却语带客观:“与其说是先祖的施恩带来灾民的报恩,不如说先人们顺水推舟,用劳动换取报酬的方式,让灾民体面地活下来。”
偏房居尊
不论真相如何,传说总是美好。在洪光乘和洪开泰的主持下,持续建了多年的13座大厝相继落成。有了大厝,一个家族仿佛就有了根,有了敦亲睦族的载体,人丁更加兴旺,家族的血脉也才能够持久延续。
正如人们现在从坂埔古厝看到的,多年前,洪氏家族已经在大厝的建设上巧妙地结合了居住、家族教育系统、宗庙祠堂三位一体的生活模式,以深远的睿智思考着如何繁衍家族,和谐共存。这是秉承闽南人性格中温良、自省的特质,凝聚着红砖厝中每一位家族成员的智慧。这一点,在大厝的分配中便可见一斑。
13座古厝中,建筑最为精美的顶点金,是洪光乘妾室杨氏和其第四子的住宅。在封建社会中,小妾和庶出的儿子在家族中的地位是最低下的,但他们所住的房子却是最中心、条件最好的顶点金,洪光乘嫡出的孩子们,却都住在顶点金两旁,这是为何?
原来,洪光乘的大哥洪毓秀成家后久未生子,偏又染疾早亡。洪光乘每每想到父亲临终的嘱托,想到大哥与自己开辟家业却英年早逝,心中痛苦不已。
为了不让大哥无后,洪光乘想把自己一个儿子过继给大哥,继承香火。当时,洪光乘的妻子陈氏,已先后生下三个儿子。面对丈夫的提议,陈氏却说:“我们只有三个儿子,并不算多。我年老体弱,不能再生育了。你要给大伯过继香火,我不反对。你就再纳个小妾吧,生下儿子,全归大伯,我绝不反对。”
陈氏虽然生性固执,但她心地极好,亲自替丈夫托人做媒,娶了杨家女为小妾。纳妾后不久,杨氏即生下一子,过继给大哥做儿子。
大哥总算有香火了,洪光乘心头一块石头落了地。但小妾杨氏,内心却因儿子被过继给大伯而感到苦闷。陈氏看在眼里,主动提出让杨氏带着儿子住进条件最好的顶点金,继承洪毓秀的香火。
陈氏的这一礼让举动,让杨氏心里的罅隙瞬间填平,家族里自此一派和睦。洪氏数十代人繁衍至今,每个家族都秉承祖训,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婆媳礼让、夫妻互敬……对一个家族来说,还有什么能比“家和万事兴”更行之有效的传家之道呢?
如今,封建时代的宗法制度早已分崩离析,唯有13幢古厝,还巍然屹立,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今人再看坂埔古厝,外表虽是艳丽恢宏的张扬,内里却有着亲切的质朴端庄、细腻温良。
都说是人创造了建筑,但也只有人的参与,才能让建筑有了生命。坂埔古厝,因为洪氏族人世世代代在此繁衍生息,让古老的建筑也荡漾着家族与人的智慧,变得富有生机与活力。从绣闼雕甍到黛瓦红墙,从钟鸣鼎食到铅华洗尽,坂埔古厝延续着的传统底蕴与家风故事,也从未褪色过。
人物:洪光乘
洪光乘,南安英都良山村人,生于约清康熙三十年(公元年),卒于约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年),为坂埔古厝肇基者。洪光乘头脑灵活,将父辈留下的产业发扬光大,富甲一方。其子洪开泰官授广东嘉应直隶州正堂,在任期间,勤政爱民、政绩卓著,多次得到乾隆皇帝嘉奖。洪光乘因此也被诰封儒林郎、嘉应州司马,乡人尊称他为“封君公”。
遗迹:坂埔古厝
坂埔古厝位于南安市英都镇良山村,建成于清代乾隆年间,共有13栋,占地约20亩,除了早年间有一栋曾被烧毁重建外,其余大多保存完好。坂埔古厝为洪光乘父子所建,其中以顶点金最为精美、保存最完好。坂埔古厝是清代中叶泉州建筑工艺在山区农村的典型代表,堪称闽南民居的“建筑博物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林超连黄奕群文/图
来源:海丝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