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砖雕门楼里的家风故事新华社客户端

小孩得白癜风能治愈么 http://pf.39.net/bdfyy/bdfyw/150102/4549560.html

摄影:沈勇强

陆士虎

清晨,旭日再一次镀亮江南古镇南浔。

初秋时节的頔塘(古运河)水宛如一道柔软的绿绸环抱着古镇,江南名园小莲庄荷花迎着朝霞绽放,嘉业堂藏书楼里的古籍默默不语。霞光中,轻纱般的雾帐,给南浔抹上了一片水晶晶的秋色。

漫步在浙江湖州南浔古老的石板路上,穿街走巷,寻根溯源,仿佛回到那发黄的方志所记载的峥嵘岁月。年,上海被辟为通商口岸以后,聪慧的南浔人凭借名甲天下的“辑里湖丝”,从家乡的青石板路走向上海滩,与洋人做生意,涌现了一批巨富大贾,俗称“四象八牛”,是中国近代最大的丝商群体。这些名门望族留下了很多宅第。当我跨入一座座名门宅第,抬头凝视着一座座砖雕门楼,仿佛与那些身穿长袍马褂或西装革履的先贤会晤,聆听他们叙说百年沧桑的家风故事。

建筑雕刻可分为木雕、砖雕、石雕、竹雕、玻璃雕等,木头与石头是人类最早使用的两种材料,人们对它有一种亲切感;陶砖虽是人造物,但它是水、土和火的结晶,是人类最早的发明之一。用这些材料进行雕刻,其本身就是通过艺术,注入生命,带有人的情感。江南建筑如此,南浔也不例外。

南浔的宅第大多是多进式建筑,每一进都由砖墙隔离,每道砖墙都有墙门。墙门主要以砖、木、石为材料,一般平常人家采用木头作门框,大户人家则用石头作门框,故称为石库墙门。石库墙门内外一般都设有砖雕装饰,也有的只设门内或门外一面,俗称砖雕门楼。

摄影:沈勇强

这些砖雕门楼上都刻有寓意深远、造型生动、工艺精湛的图案,且有醒目题词。这些题词,往往寄托了主人的思想理念、人生追求、治家宗旨等,可以说,某种程度上是主人的家训或家风。如民国元老张静江故居的“世守西铭”“有容乃大”,近代儒商名士张石铭旧居的“世德作求”“蓝田毓秀”,近代著名书画收藏家庞莱臣的“世泽遗安”“厚德载福”,民国北派画坛领军人物金家的“永建乃家”“心地芝兰”,上海新世界主人邱家的“唯适之安”等,字里行间无不闪烁着主人对家庭和后代的企盼、祝愿及训导、警示。

这些门楼上的题词,有的来源于古代典故,有的是名人格言警句,有的是主人治家报国的座右铭,言简意深,内涵丰厚。

经历上百年的风雨,南浔不少门楼已经破损,甚至消失(有的门楼正在修复),仅仅是铭刻在历史记忆中了。所幸这些人家的家训家规家风还在,他们的后代子孙传承和弘扬好家风的精神还在。

摄影:沈勇强

刘家孙子满月不摆酒

刘镛白手起家,凭着勤劳和智慧成为南浔“四象”之首富。按一般人的想象,这日子不知道该如何穿金戴银、花天酒地了。恰恰相反,刘镛对世道、对自己,始终都有很清醒的认识。他认为刘家的一切都是祖先积德而来的,自己没有理由暴殄天物。平时生活很节俭,直到晚年,还保持着吃饭时要吃完碗里最后一颗饭的习惯。如果碗外粘了一颗饭,一定要用手拈来放进嘴里,并且要求家人也这么做。他花费巨资为祖宗建家庙、为家族办义庄、为子孙办私塾,而自己并没有留下什么豪宅。

刘镛有着强烈的“惜福”“辟邪”观念,时时以当年的艰苦生活及祖先的家训自励,不愿过多地享受,而宁愿多做善事。所以他一生都在赈灾,多次获得朝廷及地方的嘉奖。

他曾对儿子说:“天之予人福泽至不齐也,有以钟爱者焉,有以勺受者焉。谨身节用,则一勺之福亦可以久延;纵欲妄为,虽盈钟之福,一覆而立尽。世之暴殄者多夭,撙节者多寿。以吾所见,历历不爽……岂得谓天道无知乎?吾生平于饮食、服御均不求精美,明知区区者不足以倾吾家,诚惜此一勺之福,而不敢纵欲也。吾少也贫,亲历艰难,故事事不敢逾份。汝曹生时境已丰裕,夫岂知祖父艰难积累而始有今日耶?”据《先考通奉府君年谱》记载,他常常告诫儿勿忘昔日之艰辛,勿忘祖先的恩德,要小心处世,凡事不可过分。

刘镛的第一个孙子刘承干生下来之后,全家人对这个长孙视为掌上明珠,准备满月时大大庆祝一番。刘镛却出乎意料地说:“满月酒不摆了,这钱用于赈灾吧!”

众人哗然,但又不好直说。

闻此消息,长子刘安澜的岳父邱仙槎、刘锦藻的岳父金桐及徐氏,一起赶来劝说刘镛。

刘镛摇摇头,长叹一声道:“我是从一把尺起家的,从一把尺上看到财富的诱惑,尝试着去挣一点,没想到真的成功了。但是福也是祸,是祸躲不过……为子孙造福,我不愿铺张浪费,只是希望多做有益之事,小辈们不要太奢华……”

有了孙子刘承干后,刘镛的募捐义举更大方了,捐资赈灾不计其数。但他对自己仍十分节俭,患有胃病,却不诊治,直到晚年时才在家人劝告下服些补品。

摄影:沈勇强

张家“世德作求”的注解

南浔“四象”之张氏一门,走出了两位赫赫有名的代表人物,一位是毁家纾难资助孙中山革命的“民国奇人”张静江,一位是带着山海般的财富走向市场和书斋,成为传统商人和文化人的张石铭。

至今保存完好的张石铭旧居门楼上“世德作求”四字,可以说是其家训家风的核心词。而花厅里,被誉为晚清“一代贤相”的诗人、书法家祁藻所书的“经济博通言达于行,家庭和乐质有其文”抱柱联,可看作是对“世德作求”的极妙注解。“经”是治国,“济”是济世,所谓“经济博通”,意在经邦济世,博古通今;而“言达于行”从字面上理解是言行一致,说到做到。上联所表达的就是遵循儒家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下联是警示和激励后人要家庭和睦,继承传统,崇文重教,世代绵延。张家所倡导的“世德作求”的儒学理念和家风文化,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传承、弘扬和光大,这正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之价值所在。

张石铭(—年),名钧衡,字石铭,号适园主人。他和张静江都是张颂贤(字竹斋)的孙子。其父张宝庆(字质甫),是张颂贤的长子,张石铭是张宝庆的独子,故为张颂贤的长子长孙。可惜他父亲体弱多病,“年未三十,因得怔忡之疾,逐到沉绵不能治,卒年四十三”(缪荃孙《张封公家传》)。那时张石铭才十六岁,南恒和的大小家事仍由母亲桂太夫人掌握。年分家时,32岁的他独自继承了大房的全部遗产,身价上千万,这就使他收藏书画、建造园林大宅和兴办工商实体有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摄影:沈勇强

张石铭旧居正厅上悬挂着清末状元张謇所书“懿德堂”匾额。“懿德堂”的由来,说的是张石铭对母亲十分孝敬,遵循古训“女子多德曰懿”,故而得名。还有一幅抱柱联“罗浮括仓神仙所宅,图书金石作述之林”,是清末宣统皇帝的老师郑孝胥所书,上联是说张氏旧居的建筑很豪华、精致,像神仙住的地方一样;下联赞许张氏的人生爱好,金石、碑刻、藏书无所不能。花厅正上方悬挂着“以适其志”匾额(现为仿制品),为康有为所书,出自张翰(字季鹰,江苏松江人,西晋文学家,齐王执政时任大司马)“人生贵得适志”之意。其时皇叔争权,祸难不断,史称“八王之乱”。张翰预见齐王将败,推托思莼羹,鲈鱼烩,即回故土。不久,齐王被杀。

张石铭甲午中举,光绪二十一年(年)四月参与康有为“公车上书”,提出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三项主张。戊戌变法失败后,张石铭便聚集古书、收藏碑刻,经商聚财,养心修志,取适于己。张石铭的这段经历与张翰颇相似,故康有为所书“以适其志”是有所指的。

张石铭继承家庭传统美德,经商以诚信为本,言达于行,信誉第一。他从丝盐起步,延伸到其他产业,在浙江、上海、江苏等地开办丝行、盐务、典当、酱园,经营码头、房地产和投资银行、钱庄等,是中国早期进行外贸的商人。至上世纪初,张家财产在上海富豪排列中名列第三,其中张石铭年前后就拥有上海滩价值万银元的地产。

张石铭本来并不想真正做官,就花点钱,捐了兵部车驾司候补、江苏道员等名分,只要有书读,有画看,有石玩,有文朋诗友往来,就觉得此生足矣。他与国画金石大师吴昌硕,篆刻家丁辅之、王福庵等有文墨之交,为西泠印社的主要赞助人之一,至今西泠印社还留有他书写的对联石刻。清光绪三十三年(年),他在南浔鹧鸪溪畔补船村,小说家董说读书隐居处的丰草庵和黃叶台旧址,拓地30余亩,建造了一座比刘氏小莲庄、庞氏宜园规模更大的园林建筑,取名“适园”。郑孝胥所作的《适园记》碑文中云:“张子取‘季鹰适志’之语曰适园。”意指他不愿在外做官,宁愿要适合自己的心态和性情。陈其采《吴兴导游》写道:“外园石山之堆砌,尤极玲珑精致,回廊壁间,砌有历代名贤手迹碑刻甚多;内园有四面厅,厅前奇石数方,颇是古雅。又有玉兰树两株,为镇上最巨者。再进有一土山,结构自然,无雕凿痕,海棠篁桂,杂植其间,登眺四方,洞庭七十二峰,隐约可见。”

适园中还有六宜阁藏书楼,这是一幢古色古香的二层建筑,三面临荷池,一面通梅林鹤笼,清静雅致。张石铭早在中举之前就开始藏书,至年编《适园藏书记》时,已聚书十余万卷,珍秘藏书仅目录《适园藏书志》(缪荃孙编)就达16卷。

在适园的所藏珍本中,很多均有着时代的印记。如宋版本《东都事略》卷,在目录后刻有“眉山程舍人宅刊行,已申上司不许覆板”两行牌记,正如时下“版权所有,翻印必究”,可知我国对于著作权(或版权)的保护起源甚早。

《北山小集》和《李贺诗歌编》,都是宋代人利用当时废旧的公文纸背面印刷的,上留不少关防大印,可见古人爱惜物力之精神。

江苏吴县(年撤消吴县,建立吴县市县级,年撤消吴县市,原吴县市辖区分设为苏州市吴中区与苏州市相城区)的黄丕烈是清乾嘉以来最著名的一位藏书家,经他校跋品题过的“黄跋本”更是弥足珍贵。民国初年,适园有“黄跋本”部,位居各藏书家前列。后来这些“黄跋本”都让售给当时的中央图书馆,当时的中央图书馆约部,其中适园旧藏便占三分之二。值得一提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军侵占上海租界,当时东南各藏书家所藏古籍大量散失,驻沪的美国哈佛燕京学社、日伪的华北交通公司都在抢购,郑振铎根据张元济函告,十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30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