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安市民政局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南安市委办公室、南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安市“强基促稳”三年行动年实施方案〉的通知》(南委办〔〕17号)精神,积极履职、精心组织、主动作为、狠抓落实,扎实有序推进年度“强基促稳”工作,不断夯实社区治理基础。
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工作机制。针对跨村(居)小区、老旧小区地域不清、管理主体不明确,造成漏管脱管的问题,我该局与市委组织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联合下发了《中共南安市委组织部南安市民政局南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疫情防控期间设立住宅小区管理委员会的通知》(南民〔〕18号),要求各乡镇(街道)成立社区管理委员会并同步组建社区党组织,抓好本小区或联建小区疫情防控工作,将全市个住宅小区(含老旧小区、新建未完工小区)全部同步纳入“网格化、地毯式”管理体系,实现“全覆盖、零遗漏”,扎实推进城市社区精细化管理,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贯彻落实《中共南安市委办公室、南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南安市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化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南委办〔〕16号),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推行社区、片区、住宅小区“三位一体”网格化管理体制,结合居民住宅小区、辖区单位交错分布的社区现状,按照小区界线、街巷范围等维度合理划分网格,采取“住宅小区党组织+业委会+物业公司+出租房房东代表”模式组建住宅小区管理委员会,配备网格管理人员,进一步夯实社区治理体制机制。
坚持主动作为,推进移风易俗。牵头组织开展南安市“优秀移风易俗村规民约”评选工作,与市委宣传部(文明办)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南安市“优秀移风易俗村规民约”评选活动的通知》(南移办〔〕2号),对评选工作的评估对象、评估方式、工作要求等方面作了详细规定,并首次引进第三方评估机构参与评选工作,增加了评选工作的专业性和公信力。全市共完成个村(社区)移风易俗村规民约的实地评估工作,第三方评估机构出具了详实公正的评估报告,并推荐了一批内容合法、准确、简要、实用且投入使用,并得到90%以上村(居)民的拥护、遵守、执行较为优秀的事例参与最终评选。年7月,经第三方机构评估、有关部门会审,溪美街道镇山村等24个村(社区)报送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被评为“南安市优秀移风易俗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同时选送英都镇良山村等3个村(社区)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事例参与泉州市优秀村规民约评选。通过评选活动,促进了村(社区)“四会”自治作用的发挥,有力地推动了该市村规民约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坚持多元协同共建,助推“三社联动”。积极探索“三社联动”服务机制,积极培育社区社工专业人才,有力推动社区治理精细化。一是注重平台搭建。以开展新型示范社区建设为契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进专业社工,鼓励将社区公共服务等事项交由社会组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承担,为居民需求提供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服务;二是协同驻区单位共建共治。充分发挥社工社会活动能力强的特点,让社工充当资源链接者的角色,通过与检察院、法院、公安局、团市委、妇联、残联以及学校、社区等达成共建,建立社会资源库,实现了驻区单位共建共治的工作模式,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三是强化业务培训。举办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考前培训班和提升营继续教育培训,提升社区工作人员社会工作专业能力,逐步建立健全社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提升社区服务的整体水平,满足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年,南安市柳城街道金街社区和梅山镇灯光村被列为年省级“三社联动”试点项目。着力加强社会团体党建工作,推动党对社区社会组织的领导,加快推进“红色社团”组建工作。凡是在民政局登记的社会团体,均把党建工作列入社会团体章程,全市已有28个社会组织建立了党组织。为促进老区村的发展,该局引导该市社会组织积极参与“阳光1+1(社会组织+老区村)”活动,现已有29家社会组织成功与26个老区村签订帮扶协议。
为弘扬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加强社区青少年儿童的防溺水安全意识,由南安市民政局指导,金街社区党委、居委会、中共福建迅捷防汛抗旱服务有限公司党支部、柳城工贸职校和南安市尚好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主办“金街社区红色文化成长营-安全知识体验式培训”为主题的活动于年8月19日下午15:30在金街社区居委会内开展,共计40名青少年儿童及工作人员参加了活动。
为了打造绿色优美的村居环境,提高村民参与村庄治理的积极性和行动力,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浓厚氛围。9月5日下午3点,南安市尚好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携手灯光村党员志愿服务队、灯光村委工作者以及灯光义务队走进鹅峰山水库和乌石水库,通过“四工联动”,用一盆盆的三角梅助力美丽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