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维九伐中原,最远的一次到了哪里作家邓

三国是我国历史上最为著名和精彩的一段时期,正如名著《三国演义》第一回开篇那句经典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东汉末年,先是群雄割据,“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然后各诸侯互相兼并,逐渐形成了魏、蜀、吴的鼎足之势。后来,蜀汉被魏所灭,魏国被司马家篡权,晋朝由此建立,最终,晋南下灭吴,天下又得到统一。在三国中,蜀汉无疑是实力最为弱小的,所以它对魏国的挑战也最为悲壮,蜀汉的北伐历经诸葛亮、姜维两代,小说中称“六出祁山,九伐中原。”那么,历史上姜维一共北伐几次,最远到了什么地方,在今天的哪里呢?姜维正式作为主将领兵作战,是从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去世后开始的,他先是被封为右监军辅汉将军,又在延熙元年(年)跟随当时的大将军蒋琬驻扎重镇汉中,蒋琬担任大司马后,姜维又被任命为司马,“数率偏军西入。”这里的西入指的是四进平定羌族的动乱,且主要是蒋琬领军,所以笔者在此不将其计入北伐次数。延熙十年(),姜维升任卫将军,和当时的大将军费祎一次处理军政事务。《三国志》记载道:“是岁,汶山平康夷反,维率众讨定之。又出陇西、南安、金城界,与魏大将军郭淮、夏侯霸等战於洮西。”姜维先是前往汶山郡平康县平定少数民族的叛乱,又和魏国的郭淮、夏侯霸等人在洮西作战。姜维的第一次北伐无疾而终,但“胡王治无戴等举部落降”,也算有所收获。所谓的“洮西”,指的便是洮河以西的“狄道”,也就是今甘肃临洮一带。延熙十二年(),朝廷授姜维假节以示信任,姜维则带兵从西平,也就是今青海西宁一带发兵,但“不克而还”。姜维出生并成长在天水,他认为自己很了解少数民族,想要联合他们一同伐魏,“谓自陇以西可断而有也。”但每当他想要发动大军,费祎都会出于谨慎削减其兵马,所以姜维征伐往往无法携带超过一万的士卒。延熙十六年(),费祎去世,姜维不久便“率数万人出石营,经董亭,围南安”,南安就是今甘肃省陇西县一带,姜维此次征战一直到魏军援军将至,自已又粮尽才无奈退兵。不甘心的姜维于第二年再次兴兵,这次,前文说到的狄道守将举城投降,姜维得以更进一步,包围了襄武,也就是今甘肃陇西县东南一带。姜维和襄武守将交战,“斩首破敌,魏军败退。”此后,姜维又乘胜追击,将河间、河关、狄道、临洮等地的百姓迁至蜀汉,他的第四次北伐还算成功。第二年,姜维又出狄道,“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经於洮西,经众死者数万人。”直到魏军又来救援,姜维才退守到今临洮西南的锺题,他的第五次北伐也算是取得了胜利。不过,延熙十九年(),姜维北伐时因偏军胡济失约而陷入困境,被邓艾大破在位于今天水西南的段谷,姜维的第六次北伐“星散流离,死者甚众。”第二年,姜维发兵直达沈岭,也就是今陕西省周至县西南一带,此后,他驻扎在附近的芒水,多次引诱挑战未果,不久撤军。景耀五年(),姜维出兵位于今甘肃临潭县的侯和,但被邓艾击败而退守位于今甘肃省舟曲县的沓中。如果以姜维自己率军主动出击,且对象是魏国这一标准看,历史上姜维共北伐八次,至于其中最远到达的应该是沈岭,毕竟以蜀汉的国力,要长驱直入到达今陕西省境内,是十分不易的,沈岭位于今周至县以南五十里,而周至县紧挨着今西安市,可见姜维这次所到达地方之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9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