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厦门翔安洪厝村洪氏家庙

柏埔洪氏家庙位于厦门市翔安区新店镇洪厝社区中。

明隆庆四年(年),刑部左侍郎洪朝选被权臣张居正藉词大计(考核)罢黜,赋闲在家。鉴于村中没有祭祀共同祖先的大宗祠,于是倡建合宗家庙,在西房洪弼山赞助下,洪朝选割私家之地以合西祠之半并捐俸金二百余两,建成柏埔洪氏宗祠,以祀世祖。该祠于清初“迁界”时被焚,复界后又修建,年台北市同安县同乡会理事长洪福增(柏埔洪氏二十一世)捐资修葺。

修葺后的洪氏家庙祠堂坐北朝南,二进砖木建筑,硬山布瓦顶燕尾脊,面宽12米,“凹寿”大门有“奎阁龙章天子诰,柏山浩瀚大夫官”石刻楹联,祖厅面阔三间,深8.8米,横梁悬挂“进士”、“文魁”、“贡生”、“三登一科”等十八碣匾额,点金木柱有“埔名松柏九曲来朝祖德长流鲤渚,庙合东西一钩回向地灵永固金山”、“三瑞肇鸿基肯构肯堂光前哲,九宝钟龙脉美轮美奂裕后昆”等楹联,渲染宗祠的地理位置和风水龙脉。

柏埔始祖洪植,他的父亲洪迈(一年),字景卢,号容斋,祖籍江西省乐平县,南宋绍兴十五年(年)进士,官至端明殿学士,曾任泉州知府。洪植是洪迈次子,字宣明,号十九郎,据洪笃湖先生考,他约生于年间,隆兴元年(年)登第,任武荣(南安)县令。因羡慕闽南山川,乘岁末封印,南游至同安县十三都柏埔庄(因一片松柏林而名),正逢元宵佳节,村童挂花灯于松枝,远望犹如松柏开花,此景正应吕祖“松柏开花是你家”梦境,于是举家迁此,并以“柏埔”为堂号,宗祠楹联“银邑建基派本光州固始县,柏埔聚族时当皇宋隆兴年”可知族源。其昭穆自七世起为:仁廷源建体朝光国舜禹启君纯思尔志允文若德继世庚(敬)承(诚)和(何)调(兆)永克。

随着洪氏族人向外拓展,至今美国、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都有“柏埔”洪氏苗裔的分布。清同治年间,柏埔洪思返、洪思良(二十世)等十一人冒险开垦现在印度尼西亚的容眼亚比(当时是荷兰殖民地的荒岛);洪尔彰(二十一世)等九人则开垦印尼赤礁、盐水港等地,成为同安放洋垦荒的先驱,至今那里的洪氏族人还保留着喜庆时吃“番薯粉稞”的习俗(相传始自洪侍郎)。

洪厝村除合宗家庙及奉祀洪朝选的“三诰堂”外,还有各房头自建的三则堂、维则堂、源瑞堂、源德堂、介山堂等七座祠堂。这些祠堂都具有闽台建筑特色,石雕与木刻媲美,剪粘共彩绘争艳,堪称“祠堂文化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27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