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南安非遗五进活动融入百姓生活

「本文来源:中国网」中国网讯南安是千年古郡,海滨邹鲁,文化底蕴深厚。千百年来,南安人创造、传承了具有鲜明历史特性和地域色彩且内涵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截至目前,南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达到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自民众,民众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同时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的主体,更应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受益者。《“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民族传统和风俗习惯,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创造性表达权利,推动非遗融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让人民参与保护传承,让保护成果为人民共享,不断增调人民群众的认同感、参与感、获得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近年来,南安市积极围绕“非遗+”,做足创新文章,将非遗文化与旅游发展、文化教育以及脱贫攻坚有机结合,积极开展非遗项目进景区、进街区、进乡村、进校园、进网络“五进”多种形式非遗传承传习,拓展非遗发展空间,在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同时,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认识非遗、走近非遗。一、进景区。大力发展赏美景、品文化新兴业态,组织开展南安市“9·27世界旅游日宣传活动”非遗展演进九日山景区、“中国旅游日·非遗进灵应风景旅游区暨洪梅文化旅游节”等活动,让南安市南音、火鼎公火鼎婆、提线木偶戏和英都麻糍制作技艺等多个非遗项目在景区内进行展示、展演、展销,以“可带走”的非遗文化产品助力“带不走”的美景,让人民群众同时体验“诗”和“远方”。在灵应风景旅游区开展中国旅游日·非遗进灵应风景旅游区暨洪梅文化旅游节二、进街区。在南安市繁华的商业街区——源昌财富中心开展“弘扬闽南文化传承非遗经典”非遗文化体验系列活动,共开展了4天8场的专场活动。邀请南音、木偶头雕刻、剪纸和捏面人4个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授技艺,吸引了全市多名青少年前来参与体验活动,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设立武荣百姓大舞台,常态化举办非遗展示展演活动。在源昌财富中心开展“弘扬闽南文化传承非遗经典”非遗文化体验系列活动三、进乡村。在全市设立踢球舞、南音、蛇脱壳古阵法和锡雕等25处非遗项目传习所,开展高甲戏送戏下乡公益性演出42场,让人民群众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以南安传统工艺为重点,培育传统工艺项目品牌,通过开展“民间艺术大师工作室”评选、鼓励传承人成立生产性合作社、发放南安级代表性传承人补助经费等方式,不断挖掘本地非遗资源,鼓励传承人带徒授艺,带动贫困人口就业增收,推进文化扶贫,振兴传统工艺。开展高甲戏下乡活动四、进校园。将戏曲进校园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今年来举办戏剧进校园活动23场。在高甲戏之乡—南安市石井镇岑兜村,建立高甲戏馆,开设高甲戏传承班,培养传统艺术后备队伍;依托南音协会和南音研究会等相关协会,持续推动南音进校园活动。在南安市第三幼儿园开展“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文明”感谢师恩砖雕拓印体验活动。让非遗入青少年日常的学习生活,实现非遗保护与青少年文化教育的衔接,有助于非遗在青少年一代身上的继承与发展。在南安市第三幼儿园开展“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文明”感谢师恩砖雕拓印体验活动五、进网络。突出线上服务百姓,在南安文体旅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6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