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关于林黛玉之死,有很多个解读版本。
黛玉之死
有的说是林黛玉之死,是因为逼嫁北静王。证据就是,一个是宝玉曾经多次把北静王的东西给黛玉,还有就是南安太妃来贾府相看过。
也有的说黛玉之死,死因是自尽于水。证据是林黛玉曾经在凹晶馆联句,吟有一首”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还有一种说法,黛玉之死是投河自尽,黛玉住潇湘馆,笔名也是潇湘妃子。典故有娥皇女英投湘江自尽,由此说林黛玉也是投河自尽。
曹公写法草蛇灰线,隐晦之处颇多,所以种种猜测,莫衷一是。
“黛玉之死”里藏着的“众生之相”
同样画一个圆,有人看成大饼,有人看成鸡蛋,更何况是几十万字的小说。说法不同是肯定会出现的一个结果。
就和看《哈姆雷特》一个道理,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人看到的虽然是同一本小说,可是经历不同,理解的意义就不一样。
《红楼梦》这本小说,也是如此。
其实每一个小说读者,看到小说的样子里都藏着自己的样子。你感兴趣的东西里藏着自己的投射。比如:你喜欢看红楼梦里的美食或者富贵奢华,其实就是说明自己内心里想拥有这些东西。
小说也好,影视剧也好,都是这个道理,你想看的都是与自己有关系的、自己感兴趣的。
如何看待黛玉之死?
《红楼梦》里黛玉可以说是一号人物,有些人觉得林黛玉是真性情,可在有些人眼里就是小心眼、矫情。
林黛玉到底是怎么死的,同样也成为一大悬案,让《红楼梦》爱好者由不住去猜测,它的种种可能性。
其实,黛玉之死,不管她是怎么死的,不过就是一种方式,与其纠结怎么死的,不如来看看,黛玉这个人物在小说里的作用。
林黛玉,她是解读《红楼梦》里的一把钥匙。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黛玉是横穿红楼梦这个故事的一根引线,贯穿始终。
开篇第二回,就说了贾夫人仙逝,由此引出“接外孙贾母惜孤女”。黛玉进了贾府,由此开始了大观园的故事,以她的视角来展开宁荣二府以及其它错综复杂的关系。她死了,意味着《红楼梦》这个故事也到了该结尾的时候了。
作者是用一种奇幻写法,写黛玉还泪,报神瑛使者对绛珠仙草的灌溉之恩,更是赋予了黛玉仙子的特质,让这个人物格外的与众不同。
至于林黛玉是怎么死的?这个问题我觉得不能用猎奇、破案的方法来解读,要结合黛玉的性格和这个人物的特点来看,不能只是一味地想当然来解读。
不单单是黛玉之死不能这样解读,整本《红楼梦》都不能这样来解读。
虽然曹公因为一些特殊原因,需要隐晦写一些人物关系,但是并不是所有细节都另有所指。
从黛玉之死的过度解读,到整本《红楼梦》的过度解读
我觉得现在对于《红楼梦》有些过度解读。把一部小说,生生解读成了一部悬疑剧。
本来这本书真要读进去,可谓是传世经典。可是很多人读不了这种大部头,就连几分钟读完的解读文章都是用手指迅速划过,这样浮躁的心态,如何能受得了那么厚的一本书的磋磨。
尤其大家分外感兴趣的林黛玉之死这个方面。过度解读《红楼梦》,让林黛玉之死离真相越来越远。
《红楼梦》过度解读的几种方式
一、一句话定生死。
从小说里的只言片语来断定人物的走向这是走入极端、
就是说从书里找那么一两句,就说如何如何。比如《红楼梦》里焦大说的“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就这一句话,YY脑里一联想,往长里说都能写一部小说了。有人从这一句话就开始找人物往上套,爬灰是指贾珍和秦可卿,后一句,养小叔子就是指王熙凤和贾蓉了。
虽然宁国府里关系非常乱,但是说王熙凤和贾蓉,这就有点牵强了。
王熙凤如果有一点这样的事情,第一贾母不会容忍,第二王夫人也不会不吭声。虽然王熙凤有些时候是有一点暧昧,但是正像平儿所说:“她原行得正,走得正。”
至于这一句话,可能是焦大不忿,骂些狠话,也是有的。这一句也有可能是说贾敬,虽说后来出去炼丹,炼丹是为了长寿,古时候炼丹含有重金属,最早可能就是为了增强某些方面。
焦大当初是救过老太爷的,这样的恩人是应该吃穿不愁的,可是现在他在府里的地位连三等奴才都不如。宁国府、荣国府奴才都有奴才伺候,也是分等级的。焦大年纪大了,又对府里有恩,现在却成了马夫。
这样来看,他说出这些话是不能作为事实来看的,这其中肯定夹杂着怨恨和诅咒。
这样的安排也是从侧面写了宁国府不报恩、不敬老,没有规矩,为以后的结局埋下了伏笔,也是说家族衰败之像早就已经显现。
二、瞎拼乱凑
迎合读者的猎奇心理,东拉西扯硬凑。
比如:从宝钗住的地方,解读她是一个孽鬼。
进了房屋,云洞一般。一色的玩器都没有,只有一个土定瓶里供着菊花。还有一些书,茶具,就连床上的被褥都十分素净。
这里供着的菊花,让人想到清明的菊花,这样来推断宝钗是一“孽鬼”。
其实宝钗也在判词里,这就说明她也是薄命可怜女子,也是“万艳同悲”的一个。
三、学者考证
有些人解读《红楼梦》,就引经据典,掉书袋,以红学家的姿态来解读。
比如:《红楼梦》里的一个地名,估计就能考证一篇论文了。红楼梦里宁国府和荣国府的地址,是北京还是别的都城。这得断年代,还得再看历史环境。
真真是:考证之心不可有,一入“红楼”深似海。有了考证之心,《红楼梦》就失去了它的趣味,毕竟流传至今是因为它是小说,而不是论文。要是论文,估计早在书架蒙尘了。
回归:林黛玉之死在作品中,只是一个支撑作品众多情节里的一个故事。
其实我们读书,要把书放在特定的历史时代来读,分析作者的真实意图。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这部小说的魂。有了这样的一个基础,看东西就不会歪楼。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他是江苏南京人,所属朝代是清朝。他除了小说之外,诗词、绘画上都有所造诣。他出生在一个十分富裕的世家,十二三岁时,家道中落,生活变得困苦。
这样了解了作者之后,我们也就可以理解《红楼梦》里有一些关于美食和美器的描写,可能就是当时真实的东西演化而来。
他经历了家族巨变,有所悟,从小说里可以看出”警世”的味道。从“好了歌”和“食尽鸟投林”的这些词来看,作者描绘了一幅”人生图谱“。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红楼梦》像一副巨型画卷一样,层层展开,把读者带入另一个空间。这里有着众生相,有着很多人的故事。
最为引人注目,又令人惋惜的,林黛玉也可以称的上是一号人物。
她做为一个小女人,从很多话里可以看出很多超凡的人生智慧。
比如:喜散不喜聚,因为散有聚时,聚的结果只能是散。“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你们一算计,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黛玉从来没有接触过贾府的账,但是却也深懂这个中道理。还有“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这句词里透露出的人生哲理。
细细品来,黛玉这个人物作者赋予她身上的美好实在是太多。她的死因,让很多人觉得扑朔迷离,也不足为奇。
我们看黛玉的命运,它同时也贯穿了贾府众多人物的命运。交叉繁杂,虽然她这个人物描写,只是贾府的一个侧面,但是从这些人物的不同命运,体现出贾府的命运,贾府的命运,又同时决定了,所有与贾府有关联的人物的命运,他们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红楼梦》这本传世经典,要从大方向、背景来解读,不应该只看细节
书里写焦大的命运,来影射贾府忘恩负义,无仁无义、作风败坏,家风已然千疮百孔,大厦将倾了。从侧面体现出豪奢之家最终导致灭亡的自然规律。
这是一个贾府的底色,也是小说的人文大环境。
从开始亲人逐渐来投奔,一大家人,闹哄哄的一个大观园,再加上烈火烹油一般的贵妃省亲,由此达到顶峰后,又变得衰败、人员离散。
盛极必衰,亘古不变的道理,从王熙凤的话里早就可以看出,贾府难以为继,早就开始拆东墙补西墙。到最后,贾府成为无根之水,自然难以持久。
在书里,作者的言词之间,发现总是在赞赏这些女子,用宝玉之口说出,男人都是浊物。但是女2的命运却让人唏嘘,“万艳同悲”,“千红一窟”,归根结底所有女人就一种命运,魂归“薄命司”。可以看出曹公对于她们,是怀着惋惜和敬佩之情、还有一些悲悯之心的。
比如:
晴雯之死,安排宝玉过去,了她的一个心愿。
金钏之死,让王夫人给了她家一个体面,妹妹拿了两份月银。
尤二姐之死,得到贾琏的悔。
尤三姐之死,得到柳湘莲的错失之悔。
作者对于贾瑞之死却没有这么客气,死的龌龊,并且窝囊。但是仍然安排了和尚来救他,结果给了镜子,他自己还要找死。
人们却要烧镜子,说镜子害人,殊不知都是自误,是自己看不清。
所以蒋勋解读《红楼梦》时,说曹雪芹有着佛心,我认为《红楼梦》对世人是有着劝诫的意图的,也是一本警世录。
很多人都觉得续写的黛玉之死,失去了作品的味道。在四十回前,黛玉没有具体的描述,衣服是什么颜色,总是如梦如幻,可是四十回之后,黛玉变得极其鲜明。其实我觉得,这是一种开放式小说结尾,所有的结局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来完成,每一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本《红楼梦》。
警戒世人,莫贪图富贵,你方唱罢我登场,到最后,终会落幕。有钱人不一定流传千古,有价值的一定成为传世经典。
这样了解了作者的真实意图,了解了作品的大方向,也就不会把事情放在针尖里,去研究一些细节、去考证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没有什么意义,也失去了阅读的本质。
读书要从大方向着眼,从作者的格局入手,结合当时的人物命运以及历史背景来理解,这样的阅读才会让人开启智慧,让人有所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