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渡菲律宾,从卖鸡蛋做起,成“鸡蛋大王”;荣归故里,建起3座古大厝,获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陈炯辽、陈炯月兄弟助人为乐,回乡投资,一度成为家乡美谈;他们用家训教导后人——
兄弟和其中自乐子孙贤此外何求
陈氏民居航拍图。在霞美镇霞美村田野间,藏匿着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陈氏民居。
陈氏民居可谓是霞美镇古民居的一张活名片。它由3座单体建筑自东向西连排组成,每栋建筑自成一体,分为3个时期建造。从纯闽南民居风格到融入南洋元素的闽南大厝,再到两层楼的闽南风格小别墅,陈氏古民居不仅是这个华侨家族的变迁史,更记载了闽南传统民居“番仔楼”的演变历程。
而这排房子的主人,便是当地有名的“大番客”——陈炯辽、陈炯月兄弟。他们乐善好施的品德被当地人所称颂。近日,记者来到陈氏古民居,见到了刚从香港回来,曾在这座大宅子里生活过的陈秋水、吴美璇夫妇。陈秋水告诉记者,他的爷爷是陈炯辽的哥哥,过去他们家族都生活在一起。
兄弟齐心练就菲律宾“鸡蛋大王”
陈伟文(左一)与陈秋水、吴美璇夫妇。见过陈氏古民居的人,无不感慨其建筑的恢宏精致。惟妙惟肖的人物花鸟砖雕,精美绝伦的木雕灯笼,气势磅礴的文字石刻,无不透露着屋主雄厚的财力。
关于陈炯辽、陈炯月兄弟俩为何前往菲律宾,又是怎样起家的,在父辈的口口相传中,陈秋水说起了让他印象深刻的故事——
“我的太公以前是做糊纸的,小时候家境贫苦,堂亲看陈炯辽他们兄弟俩挺乖巧的,于是就带着他们前往菲律宾讨生活。”陈秋水说,为了生存,在清末民初时,陈炯辽、陈炯月兄弟不得不告别家乡,经历漫长的颠簸,来到这个陌生的国度。
由于身无分文,两兄弟只能从苦力做起,在码头当起了搬运工。后来又到店里当伙计,有了积蓄便自己摆个小摊卖鸡蛋。由于热情好客,找他们买鸡蛋的人也随之增多,于是他们便合计着办个养鸡场,自己养鸡生产鸡蛋。“陈炯辽兄弟就在当地包了一片山,开启了自产自销模式。”陈秋水告诉记者,鸡蛋卖得多了,陈炯辽兄弟便练就了一身抓鸡蛋的本领,一双手可以拿起十几个鸡蛋。由于对鸡蛋的研究颇深,他们还能直接凭借触感,来分辨每个鸡蛋的好坏。
随着生意越做越红火,他们从单纯的鸡蛋销售,发展到蛋类加工业。陈炯辽兄弟俩在马尼拉大街上建置商店10余间,逐渐垄断整条街。不过三五年时间,成为整个行业的总代理,垄断了蛋类业,陈炯辽兄弟也因此被人们称为“鸡蛋大王”。“目前陈炯辽的后代们大多生活在菲律宾,从事着各行各业,也有继续从事鸡蛋行业,他们同样练就了一双手抓十几个鸡蛋的本领。”陈秋水说。
因为鸡场生产的鸡蛋数量大,他们有了自己的冻库,自己用也租给别人。而在鸡蛋加工类上,他们还开办了面包连锁店,进行鸡蛋产业的延伸。“除了面包店,陈炯辽兄弟还开办了面粉厂、超市,并从食品业跨行到了服装业,创办纺织厂、做西装等,服装产业一条龙服务,一时成为当地的大富翁。
返乡盖房古大厝有点像“迷宫”
陈氏民居。为了一睹古民居“芳容”,记者跟随陈秋水夫妇的脚步径直走。一排古朴清雅的红砖大厝出现在眼前,远眺过去,还有一栋中西结合的二层小洋楼,这就是陈氏古民居。
闽南人认为娶妻、生子、起厝是人生三大事,在海外的闽南人无论多么辛苦,都要把挣到的钱带回家乡,陈氏兄弟也不例外。发家后,陈氏兄弟荣归故里,在家乡买地建厝,先后于年左右和年建起了五开间大厝和三开间大厝。“五开间被我们叫作发财厝,是最早建的。以前大家从菲律宾回来,都住在这,算起来有30多个人,那时候可热闹了,我和先生也是在这结婚的。”谈及过往时光,吴美璇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年获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与五开间大厝连着的是三开间大厝,三开间大厝显得华丽许多,尤以门面装饰最为精美。门匾题刻“颍川衍派”四个大字,是由清末举人曾遒所书。红色的墙面上,从菲律宾进口的马约利卡瓷砖点缀其间,显得异常美丽。其中最有特色的,要数这清晰细腻的“象头人身”图案。这是印度教中的“象头神”,为智慧之神、破除障碍之神。“瓷砖经历了几十年风雨洗礼,依旧是原先的色彩。可惜的是,很多瓷砖都被盗了。”陈秋水遗憾地说。
建筑师几乎不会放过每一处可以施展才能的角落,门楣、门簪、墙壁、柱础、落眼处,不是石雕就是砖雕,内容多为历史典故、戏剧人物、民间传说,其中以傧伽振翼最为奇特。
“在雕刻这些石雕时,雕刻师傅曾说过,‘一斤黄金换一斤石粉都不够’,足见当时雕刻师所费的精力。”陈氏后代陈伟文感慨道。细看门面两边的石雕,会发现雕刻图案不一。陈伟文告诉记者,当时是由两队惠安师傅负责的,他们想以此来比拼谁的手艺好。“门口上悬挂着两个木灯笼,相传,光这两个木灯笼就花费了木雕师傅几个月的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陈氏兄弟又建起了二层的小洋楼,上下共16间,后命名为“炯霞别墅”。建筑材料采用钢筋水泥,轰动一时。洋楼地砖和墙上的砖,都是从菲律宾进口,运过来到泉州港,然后用马车去拉,几十年上百年还是原来的颜色。
色彩斑斓的瓷砖。这几间大厝整齐排列,厝厝相连,里面全都打通,可以自由穿梭。“外人进来,绕来绕去,不懂怎么走,会迷路的。”吴美璇笑言。
门前设有宽敞的石埕。石埕边上建有一口石井,“我们这个井水冬暖夏凉,那时候没有冰箱,我们都把大西瓜,啤酒放进井里,起来就是冰的了。这附近的村民没水吃,也会让他们到这里打水用。”陈伟文笑着回忆。
时过境迁,今天的陈氏古民居已无当年30余口人居住的热闹景象。当初人来人往的蔗糖加工坊也已杂草丛生;就连那口古井,也失去了昔日的欢腾与生机。“泗水楼当时是家里闺阁女子在梳妆打扮、绣花赏鸟、喝茶消遣的阁楼,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地方。很漂亮,而且很通风,但现在再也没有以前的样子了。”说到这里,陈伟文的眼睛里泛起了雾光。
乐善好施借钱给他人娶媳妇
陈炯辽不识多少字,但他对后人的教育非常重视,从五开间大厝的门墙上随处可见各种家风家训。“现在之福,积自祖宗者,不可不惜;将来之福,贻于子孙者,不可不培。”“兄弟和,其中自乐;子孙贤,此外何求”。“祖辈们在墙壁上留下这些教导,意在教导子孙后代要铭记、珍惜祖宗积下的福泽,不能安于现状,还要去谋求未来的福;更是要求兄弟间要和睦相处,子孙后代要明白事理。”陈秋水说道。
三开间的墙上还有精美细致的“二十四孝”砖雕,意在教育陈氏子孙能够延续孝顺的中华美德。记者一眼便被这两排醒目的大字吸引住了——“祸因恶积,福缘善庆”。这句话最早源自南朝·周兴嗣《千字文》,誉为灾祸是作恶多端的结果,福禄是乐善好施的回报。陈炯辽兄弟以身作则影响了陈氏一代代人,警醒和激励着他们砥砺前行。
陈炯辽年少时家里十分贫穷,经常被一些恶人排挤,后来去菲律宾赚了钱回到乡里,没有以怨报怨,反而以一颗大度之心,不与人计较。不仅如此,还热心地借钱帮助他们,没娶媳妇的还帮他娶上了媳妇。吴美璇说,“有情要报,有怨不可以报。这是长辈们那时候最常说的一句话”。
虽为当地首富,可陈氏一家依然简朴无华。那个时代的人们都是买布回去自己做成衣服,陈氏一家也是如此。陈炯辽的女儿陈抱治,有一天带着丫鬟去当时泉州鲤城最繁华的“建成绸布百货商场”,想要买布。那天她穿着朴素的粗布衣裳,在店里看了许久,又用手抚摸布料,还让店里的伙计拿出最好的布料出来看看。伙计瞅着她的穿着打扮,十分不耐烦,嘲笑她:“也不知道有钱没钱!买还是不买?买不起贵的就不用看了。”陈抱治不服气道:“我怎么就买不起了?我把整个建成商场买下来都可以!”伙计听了,一脸不屑道:“你要是买得起,这里所有的布料半价卖给你!”于是,两人签字,陈抱治当即拨打电话回家,从家里运钱过去,要半价买下所有好的布料。伙计当下傻眼,这可得亏大发了呀!最终还是店长亲自登门说和,于是各自退让了一步。后来,这个“建成买布”的一幕,成为一时美谈。
谈及陈抱治,吴美璇说,她买这么多布料也不全是自己穿,是为了分给乡里的亲戚朋友。谈话间,陈伟文向记者展示了家里保存的“建成”布料,“小时候家里还有很多这种布。到了现在,我们这些后代子孙也不会特意去注重穿着打扮,都是普普通通,就是长辈们一代代延续下来的观念吧。”吴美璇说。
子孙传承建发电房让村里用上电
陈氏一家还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和公益事业。在整个乡里,哪怕是整个南安,陈氏家族在助人为乐这件事上一度成为美谈。
“你家没有米,你可以过来借;你家没有钱,你也可以过来借,他也不会找你还。”吴美璇告诉记者,邻里乡里,有个什么困难,他们都会尽量给予帮助。在陈炯辽兄弟的帮助下,还有许多亲戚朋友邻居被介绍前往菲律宾一起赚钱。
从小深受父亲要造福乡里的言传身教,对家乡的建设,陈氏子孙同样乐于捐赠。据村里老人讲述,从前整个村只有两户人家有电,陈氏民居是其中一户。那时候陈氏民居一放广播,尖仔山上的村民也跑下来听。“年,为了帮助村民们通电,陈炯辽的儿子陈垣洋在厝前建了一座发电房,将电线拉到各家各户门口,使得家家户户都能用上电。所以我们这个村是最早通上电的村子。”陈秋水对记者说。
洋楼建造后,陈氏一家并没住过,先后用作人民公社、驻军宿舍、生产队仓库、粮站,村里还办过蜜饯厂、无线电厂,曾经还有剧组《蝙蝠别墅》来这里拍过电影。在异地赚了钱,陈炯辽兄弟便想着也回乡投资,并在当地开办了塘坊,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造福乡里。
由于对国家作出多种贡献,年陈炯辽回国,受邀前往中南海。陈炯辽的次子陈明治代为出席,与多名港澳同胞一起,在中南海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留下珍贵的历史镜头。
如今,陈氏家族的后人大多生活在菲律宾等国家,而陈秋水夫妇则生活在香港。作为香港南安公会名誉会长、香港南安霞美同乡会副会长,陈秋水十分热心家乡的公益事业,积极参与捐资助学,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分力量。
来源:海丝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