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访古
五台乐山。庚子年秋,五台乐山迎来了一场毛毛雨。湿冷的阴雨天,仍有三五游客慕名上山。
这里是第一代海神通远王李元溥的发祥地,流传着诸多美好的传说。
车行至昭惠祖庙上庵,一座闽南建筑风格的庙宇出现在眼前。庙宇面宽三间,进深三间,抬梁式木架构,重檐歇山顶,燕尾形屋脊,嵌于青山绿树中,颇为壮观。
昭惠祖庙的前身,是多年前的海潮庵。后来,山民奉祀通远王,随着通远王名气越来越大,从山神到水神再到海神,成为泉州港海上丝绸之路的保护神。于是,小庙改成大庙,规模越建越大。
九日山昭惠庙通远殿。(荣兄摄)踏入殿中,座列其中的通远王,头戴冕旒,银发童颜,白须飘飘。神座左右立有从神,威武勇猛,神采飞扬,一副呼之欲出的样子。
海潮庵前,两块屹立了数百年的石碑仿佛无声诉说着通远王的故事。其中一块刻着“霓羽仙坛”的石碑,数百年风雨冲刷仍历久弥新。多年前,通远王正是在此“坐化”。
和石碑一样,从一千多年前走来的昭惠祖庙,也是历经沧桑,屡遭焚毁,兴废无常。如今,祖庙和其他奇景胜迹,长伴芳草夕阳,深深掩映于五台群山中。
古官石道。沿着古官石道行走,一方方摩崖石刻,一处处人文奇景,将我们的思绪拉回到遥远的唐宋岁月。由此,一个流传千余年的海神故事渐渐清晰起来,循着海神的足迹,我们仿佛听到了古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忙桨声……
明代碑刻(海日台)。解甲归隐
“‘庵爹公’是唐朝的一个武进士,官拜云南团练副使,放现在,他也算是一个军区副司令。”聊起通远王,闽南五台乐山昭惠文化联谊会会长吴荣昌还是习惯称他为“庵爹公”,这是通远王发迹之前,乐山山民们对他的昵称。
和通远王相比,这个昵称听着的确更平易近人。可是,一个唐天宝年间的云南“军区副司令”,为什么会突然来到泉州,成为山民们爱戴的“庵爹公”呢?这其中,又有着哪些因缘际会?天宝年间,安史之乱爆发,这场持续8年的内乱,几乎耗尽了大唐的国力。对一个军人来说,硝烟不断,本是征战沙场建功立业的好时机。但时年三十多岁的李元溥,却在这场战乱中生了退隐之心,毅然告别庙堂,解甲归田。衣襟上别好晚霞,余晖中牵匹老马,卸了戎装的李元溥,开始了他云游四海的生涯。他沿着官道从四川一路游走,最后到达南安、永春交界的向阳五台“乐山”,葺庵于此,归隐山中。
李元溥曾在南邑通往福州的通道上搭棚供奉茶水。仙居乐山20多年,李元溥平易近人,除了攻读医书,采制草药为民治病,为路人免费施粥送茶外,来自天府之国的他,还把中原文化和生产技术传授给山民。日积月累中,李元溥乐善好施的名声在当地不胫而走,深得山民爱戴,“庵爹公”的美名也是这时候山民们给起的。
有一回,一位李姓名士,即将赶赴永春县为官,途经乐山,一见到李元溥,知道他是有修为之人,想与他交往。李元溥欣然答应,约他于某年某月某日鸡鸣时会面。3年后,到了和李公约定的日子,县令如约前往。那日,才到山下,县令就听到了“喔喔”的鸡鸣声,随之而来的,还有天上传来的鼓乐之声。县令心头一紧,叹道:“李公去矣!”当他赶到李元溥的洞所时发现,李公果然已经坐化。于是县令将他的遗体塑像,并盖庙宇奉祀。自此,李元溥被人们称为“乐山王”。这在《南安文史资料》中潘宪章撰写的《李元溥传略》一文有记载。
御封海神
唐咸通元年,乐山王坐化后的第52个年头,距离乐山百余里的九日山下莲花峰畔,叮当作响,修葺声四起,一座始建于西晋的古刹正在整饬重建。这座古刹,正是在汉传佛教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延福寺。
原来,延福寺大殿失火被毁,重建急需大量木料。说来也巧,延福寺中有一个灵空和尚,来自五台乐山。这个灵空和尚,据传年少时上山捡柴火曾遇老虎,眼看就要落入虎口之时,山上一名白须老者挥棒将虎赶跑,并收他为徒,指点他日后到九日山出家为僧。这名老者,正是后来坐化的乐山王。因这层关系,住持便令灵空和尚带人前往五台采木。在五台乐山,灵空和尚领着寺僧们采到了巨木,却因不知如何运输而犯了难。据清代康熙版《南安县志》记载,有天晚上,师父托梦给灵空,让他将木头堆在溪滩边上。不日,天降大雨,东溪横溢,巨木顺流漂来,延福寺得以如期兴建。当时寺僧们都觉得此乃神助,因而把大殿取名“神运殿”。为了纪念乐山王的功德,还用剩余的材料在寺旁建祠祀奉。这座祠堂起初取名为灵乐祠,后被称为灵岳祠。
“安史之乱”后,陆上丝绸之路断绝,我国东南沿海兴起了浩浩荡荡的海上贸易,古泉州港开始崭露头角,成为唐代四大港城之一。
到了北宋,乐山王这块金字招牌就更亮了。泉州官府奉朝廷之命,从刺桐港运陶瓷到波斯湾,海上惊涛骇浪,官员们也向乐山王祈求平安到达。于是水神摇身一变,被宋代皇帝御封为“通远王”,敕赐庙号“昭惠庙”,成为中国第一代海神。
祈风盛典
时光流转,到了宋皇祐五年(年)。时任泉州太守的蔡襄,时常站在洛阳江畔,望着滚滚江流,眉头紧锁。
这一年,蔡襄开始主持修建我国古代第一座跨海桥——洛阳桥。洛阳桥处在洛阳江入海口之上,早在庆历年间就开始修建,但潮汐起落之际,水流湍急,难以施工,造成的浮桥常被风浪冲垮。据《泉州府志》记载,忧愁的蔡襄从九日山上请来通远王神像,在桥北立了昭惠庙。未承想,神庙立后,此处便风平浪静,6年后,有着“海内第一桥”之誉的洛阳桥顺利造成。又一个5年,泉州大旱,蔡襄再度前往通远王祠祈雨,果然普降甘霖,蔡襄大为所动,便奏报朝廷,加封通远王为善利王,后又赐封号广福王、显济王。蔡襄给他的宋朝后辈们开了个头。当时,国家经济重心南移,海外贸易已经成为国家的重要财源,被称为“东方第一大港”的泉州,出现了“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为了推动海外贸易的发展,朝廷在泉州设立了福建提举市舶司。此后近年时间里,包括泉州知州陈傅、泉州市舶提举虞仲房等泉州府郡及市舶司的高级官员,都会到九日山昭惠庙举行“冬遣舶、夏回舶”的祈风典礼,显示朝廷对于航海贸易的重视。淳熙元年,这一年的十二月初一,时任泉州提举市舶的虞仲房,带着他的下属洪子用、朱彦钦等人,到延福寺侧通远王祠祈风。那时的九日山披着节日的盛装,通远王殿香火袅袅,宾主鱼贯步入祭坛,揖拜海神通远王。礼成,照例是一次隆重的开宴犒请。觥筹交错后,虞仲房带着一众人登上了九日山,乘兴览胜,并把祈风当天的盛况镌刻在山间的岩石上。这是九日山现存最早的一方祈风石刻。不过,按照石刻里面提到的“修岁祀也”来看,到九日山通远王祠祈风祭海的仪式,在虞仲房之前已经举行了多年。咸淳二年的冬至,泉州郡事赵希,还有提举丝绸贸易事务王橚等人,到九日山昭惠庙祈风结束后,也登上了九日山。这是石刻里记载的最后一次祈风仪式。这些一年两度的盛景,都被镌刻在九日山西峰的13方摩崖石刻上。这些石刻,既见证了通远王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保护神,也再现了宋朝泉州对外贸易的盛况,成为我国古代海外交通史不可多得的重要物证。
走向世界
如果说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话,那么丰州九日山则是起点的起点。这主要得益于丰州是千年文明古郡、有优越的地理环境和闽南第一代海上保护神通远王。
多年时间里,这一仪式感满满的祈风盛典,历经孝宗、光宗、宁宗、理宗、度宗5位皇帝,哪怕到了风雨飘摇的南宋末年,也从未间断过。这是中国唯一的祈风仪典,宋代上升为国典,即为我国古代最早的“海洋节”。可以说,两宋多年,通远王是泉州地位最显赫的海神。从乐山昭惠祖庙到九日山昭惠庙,再到洛阳桥北昭惠庙、晋江石鼓庙、英都昭惠庙以及厦门、深圳沿海各港口,昭惠庙的分炉遍布全国各地,至今有统计的昭惠庙分炉达多处。而从明清开始的下南洋大潮,更是让通远王这一信仰也被带到闽南人集聚的东南亚地区,走向世界。在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都能找到昭惠庙的分炉。每年农历十月十六,在五台乐山举行的昭惠文化联谊会上,这些分炉都会不远万里赶来。以通远王为核心的昭惠文化,也成了泉州与台湾地区、东南亚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人物:通远王
通远王,原为乐山王、广福王,俗谓白须公,姓李讳元溥,四川威远人,生于唐开元十三年(年),天宝年间进士及第,在京供职。安史之乱期间,李元溥弃官云游入闽,最后在五台山顶避世修真20余载。元和三年(年),羽化归真,享年八十四岁。北宋时期,通远王获得正式敕封,并赐庙额“昭惠”。
遗迹:泉郡昭惠祖庙
昭惠祖庙坐落于五台乐山之巅,奉祀着第一代海神通远王。昭惠祖庙始建于唐开元初年(年),至今1多年。通远王曾在此修草舍名“海潮庵”,其后又名乐山寺、通远王庙、广福庙等。目前,泉郡昭惠祖庙分炉遍布海内外,闻名遐迩。
林超连黄奕群文/图
来源:海丝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