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宁国府士子身份夺得状元,引起轰动;胸有韬略,擅长审时度势,敢于进谏,两度为相;后遭受迫害,冤死于循州,留下传奇故事
收藏于吴氏族谱中的吴潜画像
人物简介
吴潜:字毅夫,号履斋,原籍宣州宁国府。嘉定十年殿试夺魁,而后两度为相。遭奸佞排挤,谪徙循州,病故后由子孙扶柩密葬于南安东田。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等。
现今南安市东田镇的芹山湖尾山山腰处,有一“也”字形的古大墓,墓丘坐北朝南,当地人称其为“也字墓”。据介绍,此墓为南宋状元宰相吴潜之墓。吴潜原籍宣州宁国府(今安徽宣城),因其父在浙江德清县仙潭(今新市镇)为官,故出生于浙江德清。那他的墓缘何会出现在南安东田呢?本期《温陵志》带您去一探究竟。
此为《西湖古代白话小说选》插图,描述郑虎臣在木棉庵内怒斥贾似道的场景。
泉州吴氏东观西台大宗祠的正殿上悬挂着为吴潜而立的“状元宰相”匾额。
名臣之子状元及第
《满江红》词牌是古人十分钟情的调名之一,此调有仄韵、平韵两体,既可表达清新绵邈之情,亦可抒发悲壮激越之怀。不管是柳永的《满江红·暮雨初收》、辛弃疾的《满江红·点火樱桃》,还是岳飞的《满江红·写怀》、戴复古的《满江红·赤壁怀古》,都成了流唱至今的佳篇。“万里西风,吹我上滕王高阁……叹十年心事,休休莫莫。岁月无多人易老,乾坤虽大愁难著。向黄昏,断送客魂消,城头角。”这一首《满江红·豫章滕王阁》虽不如岳飞等人的出名,但亦是写尽沧桑之作,此词正是出自南宋名臣吴潜之手,当时他正谪居建昌军(今江西南城),有一年登滕王阁后,发此忧国忧民的虑思与哀伤。而晚年的吴潜确实处于非同一般的悲凉境地,这事还得从头说起。
吴潜,字毅夫,号履斋,南宋庆元元年(年)诞生于一名宦之家,据《宋史·吴潜传》载,其为“秘阁修撰柔胜之季子”。吴潜生长在数代讲习理学的家庭,后来他自称“幼闻先臣之训”“泣而识之不敢忘”。父亲吴柔胜是受过程朱理学熏陶的饱学之士,治学极为严谨,登淳熙八年(年)进士第,著有《宗泽行实》十卷,为南宋理学的复兴和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柔胜生四子,即吴源、吴泳、吴渊和吴潜。吴潜的哥哥吴渊是嘉定七年(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江东安抚使,拜资政殿大学士,封金陵侯。父亲与哥哥已经如此了不起,但吴潜后来的声望,甚至还要盖过前两者。
嘉定十年(年),年仅23岁的吴潜,以宣州宁国籍举子身份登进士魁首(状元)。时有民谣:“水打北园庙,宁国出状元。”说的正是吴潜,可见当时他科举夺魁引起了全城的轰动。不久,吴潜授承事郎、签镇东军节度判官,再改签广德军判官。
嘉定十七年(年),潜父吴柔胜卒,享年71岁。那年冬天,吴潜奉柩葬父于长安乡宋山石冈之原,开始长达3年的忧居。
墓侧的“吴府”碑。
据宣城吴氏族谱载,吴潜曾被御赐“忠勤楼”匾。(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供图)
审时度势敢作敢为
宝庆三年(年),33岁的吴潜返朝,迁校书郎,添差通判嘉兴府,代理嘉兴府事。之后,一路官运亨通,34岁转承议郎、授秘书省正字;35岁,特授行秘书省校书郎,转任朝散郎、尚书金部员外郎。37岁,迁尚右郎官。作为尚右郎官,吴潜的职责就是在吏部负责武官的铨叙选授,这时他上书称:“重地要区,当豫畜人才以备患。论大顺之理,贯通天人,当以此为致治之本。”提出为国家储备合适人才的方案。
当时丞相史弥远把持朝政、权势熏灼,吴潜可不管这个,直接贻书史弥远,建议性地提出振兴国家的六论:一曰格君心,也就是维护君主的圣明,避免朝政走歪路;二曰节奉给,意即提倡节俭;三曰振恤都民,即朝廷要关心民瘼;四曰用老成廉洁之人,意即罢用贪官;五曰用良将以御外患,加强边境防御;六曰革吏弊以新治道,即提升各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可以看出,吴潜是个想要有所作为的官员,同时还是个敢作敢为、敢于承担责任之人。史弥远实为一代权相,他在收到吴潜这个“小官吏”的建议书后自然并不当回事,转身就将它扔进废纸篓里了。然而,吴潜干事积极的态度还是被人们看在眼里,获得大家的认可。不久,他被朝廷授直宝章阁、浙东提举常平,后改吏部员外郎兼国史编修、实录检讨,迁太府少卿、淮西总领。
绍定六年(年),史弥远病死,理宗亲政。蒙古约宋联兵夹击金国。吴潜审时度势,提出“以和为形,以守为攻,以战为应”之策,认为应该警惕蒙古的野心。但朝廷不予采纳。端平元年(年)四月,理宗欲进兵中原,收复河南故地,朝臣们为“收复三京,据关守河”的方案争论不休。吴潜上书对收复河南的利与弊进行分析,希望理宗量力而行。他认为一旦合兵攻金,中原大地又将是生灵涂炭,朝廷得到的不过是被战争摧毁过的荒城、废墟,而中原的百姓将陷入更加困苦的境地。另一方面,河南平原易攻难守,驻城军队的粮草和辎重补给随时可能被切断,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但理宗一意孤行,派兵进入中原故地,史称“端平入洛”。后果确如吴潜所料,宋兵接连吃了败仗。虽然最终依靠强大的蒙古骑兵,宋蒙联合灭掉了金国,但南宋也仅取得河南陈、蔡东南之地,证明吴潜所言不虚。吴潜之后又上疏:“保蜀之方,护襄之策,防江之算,备海之宜。”提出应早做准备,凭借天险来防御蒙古军的南下侵袭。
不久,理宗“诏求直言”,吴潜针对蒙古灭金后的形势,条陈治政九事:“一曰顾天命以新立国之意;二曰植国本以广传家之庆;三曰笃人伦以为纲常之宗主;四曰正学术以还斯文之气脉;五曰广蓄人才以待乏绝;六曰实恤民力以致宽舒;七曰边事当鉴前辙以图新功;八曰楮币当权新制以解后忧;九曰盗贼当探祸端而图长策。”史册赞其“凡朝政得失,中外利病,尽言无隐”。在这九条治政策略当中,楮币(即宋﹑金发行的会子等纸币)的改革最有远瞻性,因为金国覆灭,其中一大原因正是因为恶性通货膨胀。吴潜意识到这时南宋国家财政困难,所以提出在商品流通中加速货币流通的法子,还解决通货膨胀的问题。可惜当时朝令不通,他的货币政策虽被朝廷采纳,但却推行不力,见效不大。更可悲的是,吴潜的货币新政触碰了高官显贵的利益,他也因此受到惩罚。史载其以“直论忤时相郑清之”,被罢官,奉千秋鸿禧祠(在古代“奉祠”有点退养二线的意思)。这次经历对于吴潜来说,算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仅隔一年,吴潜就东山再起了。端平二年(年),春,吴潜除秘阁修撰,代理江西转运副使。三月,升太常少卿、知镇江府事。在镇江任上,他奏请改小斛斗的容量减免租税,提出“宽恤人户,培植根本”等十五事,受到民众的拥戴。也在同一年,蒙古军开始南侵,大汗窝阔台派三路军队攻打南宋,对军事重地襄阳形成包围圈,宋蒙盟约被彻底撕碎。南宋朝廷这时才意识到吴潜之前的预测是如此准确。
呈“也”字形的吴潜墓。
胸怀韬略初登相位
嘉熙元年(年)正月,吴潜代理兵部侍郎并兼检正。吴潜奏请急救襄阳,力主抵抗蒙古军,反对议和。八月,吴潜试工部侍郎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后改知平江府。在平江期间,吴潜一方面上奏请兵部调拨粮款,一方面施行一系列有效的军事措施。如施行“义船法”御寇,即令三郡所属各县联合起来轮番巡海,“旦日于三江合兵,民船阅之,环海肃然”;另外还设军事戍守要塞,招募精兵前往镇守。在国家危难关头,吴潜展现出了一位政治家、军事家该有的雄才韬略。
此后,吴潜仕途变动复杂,基本上在地方上为官,出知过镇江府、临安府、绍兴府、建宁府等。淳祐八年(年),吴潜除知福州兼本路安抚使,但他推辞赴任,不久徙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
淳祐九年(年)冬,吴潜除同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同提举编修。理宗召对,吴潜面君时曰:“国家之不能无敝,犹人之不能无病。今日之病,不但仓、扁望之而惊,庸医亦望而惊矣。愿陛下笃任元老,以为医师,博采众益,以为医工。使臣辈得以效牛溲马勃之助,以不辱陛下知人之明。”表明对治国安邦的殷切希望。淳祐十一年(年),吴潜入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后进封金陵郡开国公。迎来了人生的一次巅峰,此时的他已57岁。
可惜,这次巅峰并未持续太久。第二年,吴潜自请解除要职,以观文殿大学士身份,提举洞霄宫。《宋史·吴潜传》载曰:“明年,以水灾乞解机政。”这当然是史官的春秋笔法。事实上,吴潜去职主要是因其整肃朝纲,受到一批朝臣反对,他很快受到左丞相谢方叔排挤,被罗织“以萧泰来论其奸诈十罪,如王安石而又过之”等罪名。理宗扛不住朝议,只好借水灾泛滥、天兆不祥之名,准许吴潜辞去相位。时签书枢密院事的高斯得在其《自叙六十韵》诗中不无感慨地说:“吴公亦去相,国事堪潸然。”
通往吴潜墓的道上有一块现代立的说明碑
奸臣当道无奈落职
在今天的泉州涂门街西段,坐落一栋金碧辉煌的祠堂建筑——泉州吴氏东观西台大宗祠。大宗祠内尚存有清代状元吴鲁撰书的《温陵合族吴氏祠堂记》、举人吴拱震撰书的《温陵吴氏大祠堂记》,以及进士吴增撰文、吴拱震书写的《东观西台族史和吴氏大宗祠》三方碑记。在大宗祠的正殿内,悬挂一块横匾,上镌“状元宰相”四字,据介绍此匾正是为南宋名臣吴潜所立。吴潜卒后葬于南安东田芹山湖尾山,其后裔子孙也陆续迁徙入泉,散居于南安、晋江一带。由于泉州吴氏东观西台大宗祠为泉州吴氏合族并祀的祠堂,故而吴潜族裔亦将其神主位奉祀于这座大宗祠内。可以说,吴潜与泉州的相遇,是历史使然。而如果深究吴潜之死,则与奸相贾似道有着脱不掉的干系。两人的恩怨甚至应算是宋史中的一段传奇。
在吴潜第一次登相被贬的时光里,贾似道却在官场中“火箭腾空”似的飙升。贾似道的姐姐贾氏是宋理宗的贵妃。凭借“皇亲”的这层关系,贾似道在官场上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淳祐十年(年),吴潜还在兼知政事时,贾似道已以端明殿学士之衔坐镇两淮,俨然一方统帅,此时的他方才38岁。宝祐二年(年),贾似道直接被加官为同知枢密院事、临海郡开国公。宝祐四年(年),贾似道加参知政事,已然成为朝廷核心层的要员之一。宝祐五年(年),又加枢密院事,威权更盛。
宝祐四年,吴潜被起用为沿海制置使,判庆元府。在庆元府的三年任期内,吴潜开阃海道,积累府财,并“代民输帛”,大幅减轻了百姓的税赋负担,政声斐然。但此时的他早已有心归耕山野,屡疏求退,最终获得诏许。开庆元年(年),吴潜返回家乡。回首宦海浮沉的一生,他用感伤的笔调写道:“十日为山客,今朝问水程。沙横凝港断,滩汛觉舟轻。远近村舂合,高低渔火明。回头忽苍莽,一望一关情。”吴潜以为这回可以留在家乡享受乡居清福,不必再看朝中小人弄权、贻误国事了。但居乡不过一个多月,理宗就又把他召回朝,“以醴泉观察使兼侍读,奉朝请”。职责所在,吴潜返朝后,几次对理宗进忠言,希望皇帝能“畏天命,结民心,进良才,通下情”。十月,吴潜再度拜相,为左丞相兼枢密使,封庆国公,晋封许国公。
重获相位也为吴潜之死埋下伏笔,因为他挡住了贾似道的晋升之路。宝祐六年(年),蒙古兴兵入侵南宋。宋理宗忙命贾似道赴汉阳督战,顺带援助鄂州。但贾似道这个花花太岁哪懂兵法,他在前线的几番骚操作,令宋军节节失利。为躲避战火,他甚至无耻地私下里向敌人纳币求和。眼看贾似道就要身败名裂,没想到此时元宪宗蒙哥忽然暴毙于合州东边的钓鱼城,在前线率兵作战的忽必烈火速班师还朝争夺皇位。贾似道捡了个大便宜,把这退兵的功劳全揽到自己身上。理宗大喜,遂封贾似道为少师、卫国公。
此前,贾似道在汉阳督战的时候,丞相吴潜曾采纳监察御史饶应子的建议,命贾似道移师黄州(今湖北黄冈)以抗元军。贾似道接到调令,认定吴潜这样做是欲借元军之刀置自己于死地,十分恼恨,伺机报复。贾似道到处打探消息,刺探到理宗对吴潜在当初宋蒙交战之际,因军情紧急,往往先斩后奏的行为颇为不满,便不断在理宗面前挑拨他与吴潜的关系。景定元年(年)四月,贾似道令侍御史沈炎疏劾吴潜过失,罗织吴潜指挥作战不力、在立储问题上“奸谋不测”等罪名,导致吴潜再度罢相落职,以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洞霄宫。《宋史·贾似道传》称:“似道遂陈建储之策,令沈炎劾潜措置无方。”秋七月,攀附贾似道的侍御史何梦然,上疏弹劾吴潜“欺君无君之罪”,理宗一怒之下将吴潜“谪建昌军,寻徙潮州,责授化州团练使、循州(今广东龙川一带)安置”。
漳州木棉庵内曾上演一段传奇故事
中毒而亡临终谢世
“边马南来动北风,屡陈长策矢孤忠。群豺横暴嘉谋遏,仪凤高飞事业空。愁恨暗消榕树绿,寸心漫拟荔枝红。欲知千载英雄气,尽在风雷一夜中。”这是吴潜徙迁至循州后,在生命的最后时期写的三首《谢世诗》之一,诗风既激昂又凄劲,悲苦色彩浓烈。
吴潜到达循州后,寓居东山寺(曾为循州贡院)。循州城位于东江西畔,每年入夏雨季,十涝九灾,百姓的农田房屋常常受淹。吴潜曾在宁波鄞江修筑过很多坝堰,他把治理鄞江水患的技术带到了循州,手把手教当地人修堤防洪,使循州城从此免受涝灾。他还在东山寺内办起了“三沙书院”,向当地士子传授理学精髓、经科要义,赢得学子们的爱戴。
虽然吴潜已被贬至千里之外,但贾似道仍对他不放心,时时想着加害于他。不久,贾似道即挑选了一名叫刘宗申的心腹官员任循州太守,密令他让吴潜“走不出”循州。有文献记载“吴潜中毒”的传说,文称刘宗申一到任,吴潜便有了警觉。刘宗申先是遣人在寺院的井水里投毒。吴潜却先有防备,悄悄在屋内床下掘了一口水井,幸免于难。刘宗申见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想借设宴之名除掉吴潜,但被吴潜婉拒。刘宗申不肯罢休,强行把宴席设在吴潜住处,结果吴潜被灌食物和美酒后中毒,全身肿胀,气喘难眠。吴潜自知死期将近,与人曰“吾将逝也,夜必雷风大作”。景定三年(年)五月十八日夜,东山寺上空果然雷声大作,狂风夹着大雨,一代忠贤良臣吴潜在屋中“端坐而逝”,结束了他生命中最后一段“悲悲复怨愁,憔悴更憔悴”的岁月。吴潜“中毒之说”虽史册无载,但他临终前所写的《谢世颂》第三首诗确实预言性地称:“生在湖州新市上,死在循州贡院中。一场杂剧也好笑,来时无物去时空。”吴潜生前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等。为纪念吴潜,循州人将他谪居的东山寺改名为“正相寺”,寺院旁的开元塔改称“正相塔”,今塔仍存。
除掉吴潜后,贾似道有一段时间确实飞黄腾达。理宗驾崩后,度宗即位,不久贾似道即升任太师、平章军国重事,独揽大权。但这份荣华富贵并不长久。咸淳九年(年),襄阳陷落。德祐元年(年),贾似道率13万精兵出师迎战元军于丁家洲,结果惨遭大败,逃奔扬州。朝野震恐,舆论大哗,官民一齐要求杀贾似道以谢天下。在强大的压力下,谢太皇太后只得将贾似道免职,“谪为高州团练使、循州安置,籍其家”。此时距景定元年吴潜“授化州团练使、循州安置”仅隔不足15年,天道轮回何其快也!当时即有无名氏赋《长相思》曰:“去年秋,今年秋,湖上人家乐复忧,西湖依旧流。吴循州,贾循州,十五年前一转头,人生放下休。”
然而,吴潜尚能走到循州,贾似道却不能。在南贬的路上,贾似道沿途为万民唾弃。而且无巧不成书,押解他的县尉郑虎臣,正是曾被他迫害以致气死的太学生郑隆的儿子。郑虎臣早就对贾似道恨之入骨了,想到不仅父亲被这奸贼逼死,连吴潜这样的良相也死在这个家伙手上,气就不打一处来。一路上郑虎臣故意频频给贾似道难堪,想逼他自尽。但贾似道贪生怕死,还妄图苟延残喘。德祐元年八月,贾似道一行人来到漳州的木棉庵歇脚,郑虎臣再次暗示贾,让他自杀。贾似道不听,说:“太皇允许我不死,有诏让我死就死。”郑虎臣听后不由怒火中烧,随着一句“我为天下杀你,虽死何憾”的怒吼,他用大槌锤毙贾似道。如今,在漳州龙海的九龙岭下,仍可见木棉庵屹立道旁。庵外榕荫下竖立一长方形石碑,高3米多,宽1米许,镌刻“宋郑虎臣诛贾似道于此”十个大字,此石碑为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所立,后断半截。清乾隆间,龙溪知县袁本濂重立该碑。碑前方后来还建了一座木棉亭。
墓的左前方有“宋状元宰相”竖石碑。
长眠青山史册留芳
车到南安东田的芹山湖尾山,沿着盘山公路开至半山腰。下车步行穿过一条两边满是绿树的小道,不远处便见一块大石碑立于道畔,仔细一看发现这是年立的吴潜墓的说明碑,有点类似于古代的墓道碑了。继续向前行约30米,即见一座“也”字形的古大墓,墓丘坐北向南,当地人称其为“也字墓”。墓前无碑,却有一弧形石屏,上镌双狮戏珠,应为现代重修之物。墓的左前方有“宋状元宰相”竖石碑,右前方则有“吴府”石碑。据介绍,该墓即为南宋状元宰相吴潜之墓。墓分双层,上层石埕较宽,下层与道路相接。墓较简洁,未见石翁仲、石虎、石羊、石马等物。周边绿荫叠翠,墓前一片开阔,可以远眺巍巍仙洞山,风光秀美。
据东田当地人介绍,吴潜在广东循州被奸臣贾似道谋害后,家人为保全其尸骸,将遗体安置于棺内运出循州,一路护送至当时颇为繁华的港都泉州,密葬于南安东田的湖尾山间,并留下一支吴姓守墓人。后来,吴潜子孙亦有人徙居泉州,其后裔今散居南安、晋江一带。而据安徽宣城和浙江德清的媒体近年报道,在宣州及德清都建有吴潜的衣冠冢。
风卷年月,如今距吴潜和贾似道这对生死冤家的年代已过去余年。曾经的万人之上也好,忠奸两分也罢,早已掩入史册的某些角落,鲜有问津。不过,人心的雕镂永不漫漶,恰如木棉庵外的那块石碑,白底红字,迄今望之依然有着动魄悸魂的冷峻。
(来源:泉州网记者吴拏云文/图(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