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安有个古厝大观园,30多座百年古大

南安市眉山乡观山村,被称为集闽南古大厝和南洋风格为一体的“古厝大观园”,在这里有三十多座百年以上古大厝。其中的李氏民居近日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5:28

观山李氏民居,是由旅居南洋的李氏族人于清朝至民国期间回乡兴建,现保存较为完整的传统建筑有石碣大厝、顶新厝、下新厝、功藏厝、成器厝等10座。记者跟随李氏家族后人李渭生,来到百年古大厝之一,也是观山村最富盛名的古厝——番仔楼。番仔楼分上下两层,歇山式屋顶,屋坡柔和流畅,整体建筑外墙线条硬朗,主屋上下两层四面均有走廊,廊柱为西式拱形,上下两层共有56个拱。处处体现浓厚南洋风格的同时,闽南红砖的墙体,精心雕刻的石雕、木雕,又让番仔楼彰显出闽南建筑风味。

李功藏第五代后人李渭生说起番仔楼,是我的太太公李功藏盖的,请了师傅、设计师到印尼去绘画图纸,然后和他一起研究配合怎们样来盖房子。番仔楼已有年的历史,当初,清中宪大夫、印尼商界领袖李功藏在南洋谋生,赚得银两后便回乡建造大厝,直至竣工共耗时10年时间,花费几十万两白银。

李功藏第五代后人李渭生整栋房子的石头,用的白石头,都是从丰州石砻带回来,用船把石头运到仑苍珠渊,再用人工抬回来,这些比较小的石头,用人工抬的要1天才能抬回来,楼下的大柱子,要用24人从珠渊沿着崎岖不平的小山路,要走2天,才把石头抬到山腰再加工。这些铁的材料,是从印尼直接用大船通过太平洋,运回泉州港,再从泉州港雇小船运到珠渊,最后把它搬回家。我们大厅地板的砖,是从香港运回来的,经过多年,人家的践踏,还是没有变色,还是红色的。

要在这样一个偏远山区建设具有南洋风味的房子,除了用料讲究外,还考验工匠的技术。历经岁月洗礼,这栋中西合璧的建筑,仍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在番仔楼门匾上刻有“为高必因”四个字,蕴含着李氏先人对后人的殷切希望。

在南安市眉山乡观山村共有3座具有南洋风格的古厝,这些古厝见证了南洋文化、西方文化与闽南建筑、装饰的交融。在观山村,除了这些中西合璧的古厝,更多的是闽南传统风格的古大厝。

顺着观山村番仔楼右侧的台阶,记者来到功藏厝,这栋房子建于年,是李功藏故居,建筑面积平方米,是传统的皇宫起大厝。因早年间多次被偷盗,现在的功藏厝内不少物件均已丢失。但从留存下来的建筑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它当年的风采。功藏厝外墙采用辉绿岩和花岗岩再加红砖垒砌,门廊上彩绘鲜艳,石雕内容丰富。走进厝内,精致的木雕、石雕,仍可看出当年这栋建筑的富丽堂皇。

李功藏第五代后人李渭生说是用金磨成粉,再涂上去的,我从年搬出去,这些我们都没有打扫过,30多年了,这些都染上了灰尘,但看起来还是亮堂堂的金灿灿的。功藏厝右侧前方,是李功藏长子李成器故居,建于年,这是一栋具有双头护厝的红砖大厝。门口处有四副石刻,主人将名家寄语以石刻方式镌刻在大门处。除了镌刻家训,门口的两副对联“古寨青岚浮玳瑁,名坵朱柱响琵琶,万仞青峰蜚鹧尾,一泓绿水注龙潭”,描写的就是观山村的美景。

移步有厝、厝厝不同,在观山村,这里拥有百年以上的古厝共有30多座,其中具有闽南文化载体之称的古厝20多座,南洋风格的古厝3座,苏氏风格的古厝1座。古厝与美景交相辉映,让观山村这一山区小村正焕发新的魅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3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