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井,
有这么一位老人,
从年轻时候开始,
凭借着对于南音的热爱,
他拜师学艺,习得南音技艺。
到了中年,
木匠出生的他
又做起了琵琶、洞箫、二弦等乐器,
同时开班收徒,义务教学南音。
现在已经81岁高龄的他,
依旧活跃在南音教学的第一线。
传承古典
他无偿开班教学40多年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石井镇杨山村锦堂自然村,81岁的李进杰戴着眼镜,正在指导学生们弹唱南音。
一间不大的房间里,坐着10多个学生,大家手持琵琶和拍板,正在练习《三千两金》。学生唱罢,李进杰细细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但李进杰依旧声音洪亮,说到兴起,拿过一支琵琶,现场就演示了起来。
从22岁跟随南音大师学习南音开始,他浸淫此道已近60年,教授南音也有40多年。按照老人家的话说:“我最早的学生现在都已经当奶奶了。”年复一年,学生换了一批又一批,身为老师的李进杰,始终坚持义务教学,分文不收。
“我9月就读初中了,之前找李老师学了4年,每年暑假都来学习。”石井中心小学六年级毕业生林琳一早结束补习班的课程,带着课本就直奔李进杰家。在她看来,南音可不是什么“老古董”,而是一项很有意思的音乐形式,为此她让爸妈买了一把琵琶,每年的暑假都来学习。
现如今,一些曾经的小学员也常常回到李进杰这里,以老学员的身份帮忙一起教授小学员学习南音。
“李老师很有耐心,学了琵琶,又教我弹奏二弦。”石井中心小学学生洪逸涵告诉记者,她也学习了三年。一开始是她妈妈带着她来学习,听了几节课后觉得有意思就坚持到现在。
李进杰告诉记者,现在是假期,很多孩子白天都会来学习,这个暑假他收了20多个学生。如果是学生上课时间,他们就会利用周末时间来学习。这么多年了,只要事先打个电话,如果没有急事,他肯定在这里等着学生。
教室里的架子上,放着李进杰自己制作的琵琶、二弦、洞箫等乐器,而乐器下面,几大本南音独有的工乂谱整齐叠着,很多都是李进杰或者其他资深南音爱好者一字一字手写出来的,这些在李进杰看来可是宝贝,学生看的谱都是从这里复印的。
“我怕以后没人愿意学,南音会失传。只要孩子想来,我免费教!”谈及为何无偿开班,李进杰爽朗一笑,简单的话语道出一代老艺人对于文化传承的殷切期盼。
坚持传统
他尝试摸索做乐器
在传授南音之余,李进杰最大的乐趣就是亲手制作南音乐器,如琵琶、洞箫、二弦等,其中最有经验的还属琵琶。
27岁时,李进杰将南音和自己的老本行木匠相结合,开始制作琵琶。“刚开始就是自己捣鼓,做来玩的。”李进杰说。
一开始,他都是‘借’别人的乐器模仿着制作,有时候别人的琵琶坏了,也会让他帮忙维修。这时候,他就会研究琵琶的构造,再结合自己的想法制作。
李进杰告诉记者,制作南音乐器和其他木作不一样,单所需的工具就有几十种,涉及锯、斧子、刨刀、电钻等,工序有30多道,如选材、开模、定音位、抛光等,以琵琶为例,平均制作一把得花上15天,一个月最多3把。
“我当时到安海,找专门做琵琶的师傅拜师,他看到我做的琵琶很是惊讶,马上说你肯定是木匠出身,要不然开模定位不会这么准。”李进杰告诉记者,自己的技术经过多年磨炼,是得到专业人士认可的。
年,李进杰家的南音琵琶制作技艺被南安市人民政府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值得高兴的是,他的这门手艺后继有人,大儿子李友土、二儿子李江海在他的影响下,10多岁就开始学习南音,也跟着他一起观摩制作乐器,李友土子承父业,成了一位木匠。
李进杰和大儿子李友土一起制作琵琶。“现在是以我为主,父亲在一旁指导修改,这门手艺也算没有断代。”李友土自豪地说,如今,自家做的琵琶选材讲究、做工精细、价格低廉,深受南音爱好者的喜爱,不仅在南安区域小有名气,还吸引了厦门、漳州、广东、台湾及东南亚等地的南音爱好者慕名前来定制。
坚持学习
南音爱好者都来找他交流
在记者到访的当天,石井镇下房村南音爱好者王诚实和夫人许淑端也来到现场,他们是专门来找李进杰交流南音的。
“我会弹乐器也会唱,也是找李老学习的。”许淑端手拿一把琵琶,加入现场的课堂中。
王诚实得知记者的来意,十分开心,赶紧打开手机上的几段视频给记者看,里面是石井南音爱好者到水头、官桥交流的场景。
“你看看这些,很多都是他教出来的。他可不只教小孩子,大人也教,都是免费的。”王诚实告诉记者,李进杰的名气在官水石一带的南音爱好者们中很响亮,很多人慕名来找他学习南音或者定制乐器。李老也很热情,附近的老港村、下房村、桥头村等地的南音协会都曾专门邀请他前去指导,在他的带动下,石井不少村的南音协会搞得风风火火。
现在石井南音爱好者每周四固定到水头镇东星荷景园,每周六到水头镇老年人大学交流,水头的爱好者们也会到石井,而大家都会提前给李进杰打个电话,如果李老有空,就会聚到李老家里交流,顺便看看李家新做的琵琶。
来源:海丝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