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眼界水利海盐铁路原来河北有这么多

导语:日前,小编得到消息,河北省首座水利博物馆将在年底完成建设亮相。这引起了小编的好奇,我大河北还有水利博物馆呢,为了显示小编的“渊博”,赶紧普及了一下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我大河北不仅要建水利博物馆,现存的还有海盐博物馆、中国铁路源头博物馆、太行民艺博物馆、中国古建筑博物馆等等,燕赵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快随小编一起来探秘这些专业博物馆。

河北省首座水利博物馆

修缮前的清河道署正门口

●保定清河道署月底前完成修复,以清河道署遗址为载体

尽管没有直隶总督署的威严和名气,但清河道署作为华北地区唯一现存较好的古代水利管理衙署,曾在清代九河肆虐直隶省时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也是由雍正皇帝十三弟怡亲王允祥建议设立的。日前,记者从保定市清河道署修缮工程建设处(以下简称建设处)获悉,这座衙署按照清河道署原始面貌进行了修缮,将于月底前完成修复,以清河道署遗址为载体,河北省首座水利博物馆也将建成于此,并预计将在年底完成建设亮相。

●关于清河道署的历史

兴华路与唐家胡同是保定市并不宽敞的两条街道,沿街商贩的叫卖声让这里的生活气息浓厚,而清代衙署之一清河道署正坐落于此。据了解,清河道署设立于清代雍正四年(年),在雍正皇帝十三弟怡亲王允祥建议下,裁大名道,设清河道,清河道驻保定府,所有管河同知、州判及以下官员都受其管辖,后监管保定、正定二府及易、赵、深、冀、定五直隶州。清河道员官正四品,是省与府州之间主管河务的地方长官。而允祥之所以向雍正皇帝建议设立清河道署,是因为保定府地面有拒马河、大清河、唐河、一亩泉河、府河等9条河流,是历史上有名的九河汇聚之地。清王朝初期,保定府遭遇连年大雨,“九河泛滥”“大水决堤”。作为京南重镇、畿辅要地,保定的水利建设直接影响到皇城的安宁。雍正三年(年),“霖雨月余,河水泛滥,东西南北四堤冲决如平地矣”。第二年,清河道署设立,水患消减。记者从建设处获悉,现存的清河道署始建于道光年间,建筑面积平方米,分为东、中、西三路,布局严谨。到了北洋军阀当政时期,袁世凯部下王占元驻守保定,兼保定留守军司令。王占元看中了清河道署决定改建为王占元公馆,其公馆是在清河道署基址上增建而成,占地1.4公顷,总建筑面积平方米,七套院落,与一座小花园毗邻。这座建筑群虽曾冠以“王占元公馆”,但从整体定位上仍是一座中国典型的道台衙署建筑。

修缮前的中路二进院门口

●从河道署到首座水利博物馆

就是这样一座衙署建筑,在清代作为分巡道,目前是华北地区唯一现存较好的古代水利管理机构衙署。在兴华路上清河道署的正门口,屹立着刻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白色石碑。原本的正门口和东门因为正在保护修缮已用蓝色围挡围了起来,一直沿着兴华路往西延伸50米左右,临时修建的门口也紧闭着,不少工人正在门内忙着施工。“这个月底我们就能干完了。”正在施工的工人告诉记者。“去年11月底,清河道署的修复工程就基本完成了,参建单位也进行了初步验收。”清河道署修缮工程建设处副主任、保定市水利局安监处处长秦保革告诉记者,今年4月底,清河道署的扫尾工程也将完成。4月16日,秦保革也随记者一道来到清河道署现场,将这座拥有年历史的衙署的崭新一面进行了介绍。修葺一新的清河道署将承载起河北省首座水利博物馆的现代使命,在年底完成建设,并有望亮相。

●水利博物馆建成后将展出保定从古至今的水利成就

据秦保革介绍,按照计划,修缮后的清河道署古建筑面积为平方米,其中平方米将作为水利博物馆展区,西路的花厅和中路的二进院至四进院和东跨院都将作为载体,以保定市自古至今的水利建设历程、科技成就及其与当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与文化等的关系为核心内容,利用当前高新展示技术和参与、互动、科普的形式进行布展。“其中中轴二进院主要是古代水利展区,三进院为当代水利展区,四进院为水与保定展区。”秦保革称,维修完毕后,东跨院将作为清河道署展区。据秦保革介绍,河北省首座水利博物馆的筹备工作正在进行之中。记者从建设处获悉,保定水利博物馆基本定位是河北省首座水利专题博物馆,是华北地区首座充分利用古代水利管理衙署建筑遗址,展示区域水利建设历程、科技成就及其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博物馆。该馆将以清河道署建筑遗址为载体,建成一个集历史性、专业性、文化性、科普性、互动性、宣传性于一体的博物馆。此外,秦保革还向记者详细介绍了建成之后的水利博物馆将变成保定水利展示、水资源发展战略研究、水情教育、水文化遗产保护、青少年教育基地和旅游经济发展的窗口。

河北省海盐博物馆

在渤海湾,小城黄骅,自古就有“鱼盐之利雄天下”的优势。

春秋时期,这里就开始“煮海为盐”,秦始皇时期,这里因鱼盐丰饶设置柳县,西汉时期这里又成为全国首批设置的38处盐政县之一。

黄骅市内的章武城遗址、海丰镇遗址、唐代煮盐遗址,再现了数千年前的“万灶青烟皆煮海”的盛况,也是历朝长芦盐场煮盐的重要基地。

“傍海煮盐”的盛况至今还在延续,只是煮盐工艺仍在不断升级。

年,一座以海盐为主题的博物馆在黄骅市落成,这是全省首家盐业博物馆,也是全国三大和盐有关的博物馆之一,更是国内展示全国各地盐业发展资料最全的博物馆。

灰晒制卤工艺。

1、涵盖了中国三大制盐工艺的专业博物馆

“千灶煮海凝玉屑,万畦纳潮起雪山”,这描绘的是一幅壮阔的煮海为盐场景。这副对联张贴在河北海盐博物馆的门口。

博物馆上下三层,分布有一千多件藏品,其中最新的两件石质藏品,静静地蹲在一个玻璃罩子里。石头纹路里满是岁月留下的印痕,因为刚被群众捐赠来,博物馆还没来得及给它们贴标签写说明。

这两件藏品一大一小,为上细下粗的圆台形,上面造型为银铤钮状,与常见的秤砣形状相仿,均由石灰石制成。大的底部直径为24厘米,上部直径为21厘米,高21.5厘米,重43斤;小的底部直径为22厘米,上部直径为19厘米,高20厘米,重34斤。

作为一家专业博物馆,海盐博物馆里的很多藏品说不上多珍贵,却在年2月,荣获过河北省第二届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奖。业内认为,河北海盐博物馆在全国三家盐业博物馆中藏品最全。

这是因为,这家博物馆冠名并非“国字号”,却涵盖了中国海盐、湖盐、井矿盐三大制盐工艺,并收入了26个产盐省份的现代制盐技术和产品。

在海盐博物馆以“华夏盐踪”为主题的展区,展示的正是中国多年的制盐工艺发展史:在海兴古制盐遗址展位,我们能看到制盐所用工具从盔形器到金属器的变迁;从各地的制盐工艺展示,我们能看到从煮海为盐到滩晒制盐的发展。

2、让人们看到盐业一路走来的变迁

“早在年黄骅博物馆成立时,我们就划出区域专门做盐的展览。年筹建海盐博物馆时,我们就想通过博物馆的展品,让人们看到盐业一路走来的变迁。”河北海盐博物馆原馆长魏兰香介绍。

这一初衷在海盐博物馆得到了充分体现。

随着提炼金属技术的提高,金器开始应用在制盐中。博物馆展示的古人利用盘铁煎盐的一幕,再现了工艺升级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

炉灶内大火通红,工人弯腰向其中添加木柴,平整的盘铁挂在灶上,另一名工人提着木桶向其中倒入海水……借助现在声光效果,观众们仿佛可以听到看到,沸腾的炉火中,盘铁上刺啦作响,洁白的盐晶瞬间出现。

河北海盐博物馆馆长张宝刚介绍,在古代,盐业加工、销售都属于官方专营,史书记载,明代老百姓有民籍和造籍之分,后者中就包含盐民。为了防止盐民私自制盐,官方将硕大的盘铁切割成不规则的几块,由不同的盐民收藏,制盐时才拼接在一起,将盘铁烧至高温,利用卤水泼到盘铁上瞬间蒸发来完成煎盐。

海盐博物馆收藏的几块官盐印板也非常珍贵,其中清代的湖南盐法长宝、清末的解州盐运税、解州贡盐印板等,都是官盐禁止民运的代表。这些可能扣在麻袋或者船只上的印板,是为便于运输过程中查验。

循着博物馆的布展,观众可以看到制盐技艺的发展脉络。即使到了当代,制盐工人穿着胶鞋在盐池中种盐也并非轻松的工作。而古代,盐,更可以关系一城一地甚至国运的兴衰。

尽管为了争盐之利,历史上也曾发生过多起和盐有关的战争。但富庶的盐商和管理盐运的盐官,也带来了建筑和文化的繁茂。

3、为建馆走访26个产盐省份

目前,国内和盐有关的博物馆主要是江苏盐城的中国海盐博物馆、四川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以及黄骅市的河北海盐博物馆,这三地都是中国制盐史上有代表性的产盐区。但展示全国各地盐业发展资料最全的,就是河北海盐博物馆。

为什么这座小小的博物馆,馆藏会涉及全国所有产盐区?这就要从海盐博物馆的筹建说起。

今年75岁的魏兰香,已于年退休。后被返聘担任黄骅博物馆馆长,直到年12月才再次退休。年她主动请缨筹建海盐博物馆时,已然六十有三。

这位从二十出头就骑自行车下乡宣传收集文物的老文物工作者,回忆起建馆的初衷,不禁眉梢一挑。“当时就琢磨,长芦盐场咱黄骅这儿是起点,海丰镇遗址咱这儿是‘国保’,有着几千年和盐有关的文化,我们想建一所博物馆能让人们看到海盐的变迁。”

早年筹建黄骅博物馆,泼辣的魏兰香就骑着车子到各村的大集上举着喇叭吆喝征集,是文物就要。可到筹建海盐博物馆的时候,从黄骅博物馆直接转过来的文物并不多,到底这家专业的海盐博物馆该怎么建,老人反而觉得心里没底了。

“虽然说准备筹建海盐博物馆,但我们这几个人,没一个研究过盐,究竟全国的盐业是什么情况,各地产业区有什么区别,也就手头的一点点资料。”魏兰香有点犯嘀咕,于是领着博物馆里的年轻人,开着一辆小面包车先去外地学习。

第一站去的是与河北山海相连的山东。两地同属海盐制盐区,制盐的基本原理就是淡化海水,不管是设备还是技法,两地几乎都是相似的,“这一看,心里有点慌,大家都差不多,这还办什么博物馆?差异化在哪呢?”

出了山东一路折向西北,穿山路过沙漠,在甘肃的高台盐场,车走在路上,只见河床上到处都是大块的芒硝,戴军跳下去就搬……就这样,差异化开始浮现了,博物馆的定位也日渐清晰,他们沿着全国的盐业分布图,走访了全国26个产盐省份,对所见所闻的制盐工艺都进行了拍照和采集标本。

内蒙古、甘肃、青海……一路走来,当时已过花甲之年的魏兰香累得犯了老毛病,一坐起来就天旋地转,只能躺在面包车的后排座上赶路。“各地盐场收集来的制盐木叉、筛子都在后头,路上又颠,有时候,眼瞅着木叉就卡在我这里……”魏兰香比划着脖子的位置。

就这样,一千多件藏品,包含多件未定级文物,再加上各地的制盐工具和工艺展示,年10月份,河北海盐博物馆在海边小城黄骅市开馆。

如今,海盐博物馆的藏品还在不断丰富,带有科普性质的“神奇的盐”展厅,如今又在升级。盐的故事,还在这座博物馆里不断讲述。

中国铁路源头博物馆

年3月28日,中国铁路源头博物馆在唐山市开滦国家矿山公园揭牌开馆。

中国铁路源头博物馆占地面积约平方米,展陈面积余平方米。博物馆展陈分为《洋务运动:中国铁路建设的引擎》《铁路发端:首建中国第一条铁路》《铁路之根:干线铁路初具规模》《铁路为要:甲午战败后的觉醒》《铁路之殇:庚子战乱中的中国铁路》《铁路之兴:独立自主建设中国铁路》《万国机车:晚清民国时期进口的蒸汽机车》《中国制造:我国蒸汽机车发展》等8大板块,以清晰的脉络、翔实的史料、立体的展示,论证了唐胥铁路作为中国铁路源头的事实,讲述了以唐胥铁路为起点的中国铁路和机车发展历程,厘清了中国早期铁路建设的一些重要谜题,填补了这一领域的展览空白。该博物馆的建成,提升了唐山市工业旅游的资源、容量、品质,并成为该市一处城市文化新地标和铁路、机车文化科普基地。

据了解,中国铁路源头博物馆是全国第二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项目开滦蒸汽机车观光园的核心部分。

太行民艺博物馆

年8月底,保定满城区柿子沟将出现一座公益性的太行民艺博物馆,该馆正在由北京大学设计专家俞孔坚教授进行设计。从3月20日开始,该馆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农耕等方面的生产和生活用具。仅仅两天时间,已经收集到40多年前使用的缝纫机等近百余件。

据了解,保定满城区将作为今年保定市第二届旅发大会的举办地,柿子沟是该区重点打造的原生态景区。经过多方论证,河北云乡居集团将在柿子沟中的南峪村南新建一座公益性的太行民艺博物馆。该馆为二层建筑,建筑面积平方米左右。3月10日,来自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的俞孔坚教授进行了实地考察。该馆预计今年4月份动工,8月底前竣工并使用。“我们将展示太行山区的生产生活风土人情,免费向游客开放。”该馆筹备处高主任告诉记者。

该馆面向社会公开征集:1、农耕用具:如耕地整地工具、播种工具、灌溉工具、中耕除草工具。2、各类石具:石磨、石碾、石碑、石刻等。3、储藏工具:如缸、罐、坛、瓮、箱等。4、度量工具:如升、斗、秤、秤砣、尺等。5、民俗文化作品和工艺品:如书画、雕塑、剪纸、泥人等。6、民俗节日用品、道具及特色服饰:如活动表演乐器、活动道具、特色服装及饰品等。

高主任表示,该馆计划对这些老物件采取捐赠、暂存和收购等方式加以利用。昨日下午,来自满城区西峪村村民宋大全将上世纪70年代使用的蜜蜂牌缝纫机捐献给了博物馆。

中国古建筑博物馆

我国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这样评价:“正定是一座独具特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历史之然久,文化内涵之丰富,特别是文物古迹数量之多,价值之大,不仅在相当县市级名城中独一无二,就是在现已公布的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也属罕见。”在正定城内,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建筑遗存都能找到实物例证,故有文物遗存“九朝不断代”之誉。

隋代的龙藏寺碑堪称楷书之祖;全国唯一的唐代钟楼在开元寺内;国内最早的五代时期大成殿在县文庙;隆兴寺则是一座享誉中外的宋代建筑群,其中天王殿、摩尼殿、转轮藏阁、慈氏阁这四座宋代殿阁,结构上各具风格,在我国建筑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临济寺澄灵塔是金代遗存;广惠寺华塔是宋、金遗存;府文庙戟门是元代建筑;崇因寺藏经楼、梁氏宗祠则是明代建筑的代表;正定雄浑壮观的古城墙也建于明代;蕉林书屋是清代著名收藏家梁清标居住、藏书、文人雅士汇聚之所;

开元寺内塔与钟楼于正殿前相对而立的平面布局是中国唐代寺院布局的孤例;摩尼殿呈十字形的平面布局“只在宋画里见过”;华塔富丽华美、须弥塔凝重古朴、凌霄塔高大挺拔、澄灵塔玲珑秀丽,四塔造型迥异,风格各臻奇妙,更如奇葩绽放。

古建筑的屋顶外观丰富多姿,有重檐(单檐)歇山顶、硬山顶、悬山顶、盝顶、四角攒尖顶、卷棚勾连搭式顶;建筑类型包括殿、阁、楼、亭、塔等样样俱全。

另外一些古建筑还附有精美的雕塑、壁画,如摩尼殿倒坐观音堪称“东方美神”,殿内精美绝伦的壁画是明代艺术的珍品,大悲阁内铜铸千手千眼观音菩萨扬名中外。

著名古建筑专家梁思成先生、刘敦桢先生、罗哲文先生都曾被正定古建筑所吸引,多次莅临考察、测绘。正定的古建筑成为他们写就的《正定调查纪略》、《河北古建筑调查笔记》、《中国古建筑图典》、《中国古塔》等学术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先后在正定建立古建筑教学科研基地,这里为那些莘莘学子提供了真实生动而丰富的文物古迹的珍贵实例。因此,“中国古建筑博物馆”的美誉非正定莫属。

新闻多一点

●河北博物院这十大珍宝别错过

河北博物院前身是河北省博物馆,成立于年4月。年6月9日,河北博物院正式揭牌并对外开放。自河北博物院新馆免费开放以来,截至目前,总参观人次已突破万。

河北博物院为何吸引了这么多游客?这里哪些珍宝最让人惊叹?跟小编一起看看这里的“十大珍宝”吧。

刘胜金缕玉衣(西汉)

年,满城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墓偶然被发现,尘封千年的金缕玉衣重见天日。玉衣用金丝将玉片编缀而成,共用玉片片,金丝约克。这是我国考古发掘中出土年代最早最完整的玉衣,年成为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长信宫灯(西汉)

与刘胜金缕玉衣一同被发现的还有堪称“中华第一灯”的长信宫灯。长信宫灯形状为跪地执灯的年轻宫女,通体鎏金。灯盘可转动,灯盘的屏板可推动开合,以调节灯光亮度和照射方向。宫女身体中空,烟灰经右臂进入体内,从而保持室内清洁。

中山王铁足大铜鼎(战国)

年出土于平山三汲村战国中山王墓,是战国中山王墓出土九鼎中的首鼎。铜身,铁足。外壁刻有铭文77行字,是目前所见铭文最长的一件战国铜器。铭文记载了中山国相邦司马赒率师伐燕、扩大疆土的功绩,告诫后代吸取历史教训,警惕周边诸国的进攻,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北齐文宣帝高洋墓墓道壁画(北齐)

年磁县湾漳村高洋墓出土,壁画长37米、最深处8米。墓道呈斜坡状,在墓道两侧和底部地面都有彩绘图案,面积约平方米。地面绘莲花和缠枝花卉组成的装饰图案,东西两壁绘制个真人大小的仪仗人物和41个祥禽瑞兽。

彩绘散乐图浮雕(五代)

年曲阳县西燕川村王处直墓出土,长厘米、高82厘米。由15人组成,浮雕表现了乐队吹奏表演的热闹场面。盛唐风格,国内仅见。

透雕龙凤纹铜铺首(战国)

燕国宫门构件。年易县燕下都遗址老姆台出土,长74.5厘米,作兽面衔环状。器形巨大,纹饰华丽,形象生动,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系燕国代表性器物,已被用作新馆大厅环境装饰。

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座(战国)

年平山县三汲村战国中山王墓出土。案面已朽,仅存案座,边长47.5厘米。底部是两雄两雌跪卧的梅花鹿,四龙四凤组成案身。集铸造、镶嵌、焊接等多种工艺于一体,复杂精巧,无以复加。

错金博山炉(西汉)

熏香用具。年满城县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通高26厘米。通体用金丝和金片错出舒展的云气纹。炉盘上部和炉盖铸出高低起伏的山峦。炉盖上因山势镂孔,雕塑出生动的山间景色。炉柄透雕成三龙出水状,以龙头擎托炉盘。工艺精湛,装饰华美,举世闻名。

错金银虎噬鹿屏风座(战国)

年平山县三汲村战国中山王墓出土,长51厘米。猛虎身躯浑圆、色彩斑斓,弓身右曲,三足着地,一爪腾起,正将捕捉的小鹿送入张开的巨口之中。典型的战国时代风格。动物腹下刻有铭文,说明制作时间及官匠姓名。

青花开光镂雕红蓝釉花卉大罐(元)

年保定市永华南路小学元代窖藏出土。通高42.3厘米。罐体使用彩绘、镂雕、堆贴等多种装饰技法,共有11层纹饰。腹部作四组菱花形开光,开光内镂雕四季花卉和山石,枝叶用青花渲染,花朵和山石用釉里红涂绘。青花色泽浓艳,釉里红颜色纯正,蓝红辉映,工艺高超,为元代青花瓷器代表作。

●河北这座县级博物馆,凭什么傲居县级“全国第一”?

博物馆是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保存记忆的殿堂,它展示历史、弘扬传统,启示未来,承载、传承着城市的文化血脉。如果想仔细的了解蔚州古城的历史,那么来蔚州博物馆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蔚州博物馆是河北省建筑面积最大,展览面积最大的县级博物馆,馆中展有上至旧石器时代,下至清代的多件珍贵文物,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文物唐代绿釉塔形罐、辽代彩绘木塔等闻名于世。

蔚州博物馆位于蔚县南部新区,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是一所具有收藏、研究和社会宣传教育的历史性综合博物馆,馆中文物有古动物化石、陶器、瓷器、书画、金属器等各类藏品。其陈列包括“文明沃土”“代地春秋”“文物蔚州”“古堡世界”四部分。

“代蔚长歌”上展文物标本数量件,从旧石器、新石器,商周至魏晋南北朝,北周到元明清,包括了陶器、瓷器、金银器、铜器、木器、石器、玉器、书画共计套件,旧石器时代化石16套件。

万年前,人类在这里建立了生活家园,开创了东方人类走向文明的先河;0年前,黄帝、炎帝、蚩尤三祖共存于此,生息、征战、融合,奠定了中华民族延续发展壮大的基座;年前,代国金戈铁马、王梦烟云,演绎了一个王朝的兴盛衰落;年前,飞狐古道上,商贾骈集、货财辐辏,沿路遗留下一个时代民族商业、文化交融的欢歌。千万年后的今天,蔚州的文明图景浓缩在博物馆里,保留住的古老奇迹仍然流动在我们身边。

蔚县博物馆陈列在中国文博界占有独具特色的“四个唯一”,被中国考古界称为“中华文明三岔口”的独特史前文明;脉络清晰、类型独特的中国古代文化“代文化”;“迄今为止发现的辽代最完整、最系统的佛教仪规文物”;拥有“南土楼、北土堡”和“古堡之州”美誉的明代土堡文化遗存。

蔚州博物馆被誉为“河北省古建筑博物馆”,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2处,傲居县级“全国第一”。

蔚州古代陶瓷业发达。蔚县唐墓出土的珍贵文物绿釉贴花塔型莲座罐、绿釉凤首壶、绿釉贴花塔形器等,制作精美、图案繁多、造型雄奇、风格独特,代表了当时制陶瓷业的高超工艺水平,也反映了中原文化与西域民族文化大融合的特征。这些体型庞大的罐、壶以组合的气势在昭示它们的与众不同。

博物馆中的镇馆之宝之一“青铜彩绘雁鱼灯”。该灯构思设计精巧合理,达到了功能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其通过特殊装置,可以达到节能环保的作用。最奇妙的是,直至汉、魏它还是汉时婚嫁、聘问之礼。雁鱼灯在当时造价极其高昂,不是普通百姓能使用的,是一种只在高级贵族中流通的用品。

汉代侍女烤肉串图彩绘陶灶。可以说烤羊肉串遍布全国的大街小巷,尤其是在夏季的时候,约上几个朋友,喝着啤酒聊着天,是街头常见的风景。蔚县博物馆的“侍女烤肉图陶灶”,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早在东汉时期,烤肉串在中国北方贵族之间已经非常流行。它同时说明当时的蔚县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区,是游牧民族和农耕文化冲突、交融的地带。

蔚州古城的模型。

辽代南安寺塔地宫中,出土有金棺、银棺、木棺等件珍贵的佛教文物。是继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文物后,我国成系列佛教文物出土的又一大发现。蔚州南安寺塔地宫文物精品,唐墓出土釉陶塔形罐、辽墓壁画、蔚州石刻造像等作相关文化背景的景观式造型陈列,更好地传递和解读了文物的属性及文化关系。

辽代壁画墓。

无论先人曾创造过多么辉煌的文明,终会被时光所湮没。但是,人类仍然可以通过某个途径去寻找昔日文明的踪迹,这个途径就是博物馆。

蔚州博物馆镇馆之宝——辽代须弥莲座重檐金舍利塔。

明代石造像。

蔚州在中国历史上之所以出名,主要还是明史上的“土木之变”。说蔚州,不能不说土木之变;说土木之变,不能不说王振。

公元年春,我国北方游牧民族鞑靼人瓦剌部,纠集蒙古各部,向大同、宣府等地进攻。明军败溃,告急文书到京城。深受明英宗宠幸的大太监王振,害怕大同失守后危及他的家乡蔚州,便竭力怂恿英宗朱祁镇亲征瓦剌。朱祁镇在王振的怂恿下,不顾兵部侍郎于谦等的反对,率大军50万前往大同。抵达大同后,王振得知前军覆灭的消息后十分恐惧,又劝英宗“班师”宣府。回师途中,王振为炫耀自己,巧言令色邀请英宗到家乡蔚州巡游。

大军向蔚州行进40里后,王振担心士兵践踏他家的田地,又下令大军原路返回绕路行走,士兵长途奔袭叫苦不迭。英宗游走蔚州后向宣府撤退,后军已被瓦剌追上,只得在土木堡(今鸡鸣驿附近)扎营。次日,瓦剌大军赶到将土木堡团团围住。为探虚实派人下书乍和伺机进攻。英宗听从王振建议允和,瓦剌军借机进攻冲杀。明军四散奔逃死伤过半,明英宗被俘,随从大臣数百人被杀,王振也被乱军杀死。公元年(明正统十四年)8月13日,明英宗朱祁镇在宣府土木堡兵败被瓦剌军掳去,历史上把这次事件称为“土木之变”。

“土木之变”,是大明王朝衰败的起点。造成“土木之变”的罪魁祸首就是王振。而王振就是蔚县卜北堡人。

交通:在蔚县乘坐3路公交车即可达到。

(据河北日报、长城网、燕赵晚报、凤凰河北等综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5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