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石井岑兜村是高甲戏的发祥地,自古就有“十家九戏”之说,被称为“戏窝子”。如今,岑兜村位于石井镇正在打造的城镇新片区。如何传承保护好传统文化,并抓紧新发展机遇?岑兜村提出了文旅融合的乡村振兴思路。作为其中的项目抓手,村里策划诞生了一个新项目:依托村里丰富的非遗资源,打造出一个以高甲戏为主题的户外博物馆。
“我们村有多年高甲戏历史,可以说每一栋老房子,每一个砖头都很有‘戏份’”石井镇岑兜村党总支书记洪安平端详着岑兜村旧村庄里的老房子说道,旧村庄大概40多亩,比较集中,这里的房子虽然老旧,却反映出村里发展高甲戏的一段历史,镇村希望“讲出”发生在这里一草一木身上的故事。
乡村振兴要塑形,也要塑魂。“岑兜村是高甲戏的发祥地,乡村振兴中,这样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品牌不可缺位。”石井镇党委统战委员陈金钊介绍说,有鉴于此,石井镇、岑兜村经过思考研究,决定着手通过文旅融合,推进乡村振兴,打造高甲戏户外博物馆,“把高甲戏的牌子扛起、扛好”。
作为起步工作,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与高甲戏发展传播历史,岑兜村选取旧村的十个点位,作为岑兜“魅力高甲戏”户外博物馆的主要场馆。“我们找老房子的主人借来房子,根据房子的特点,保留原有的墙壁,危险的就拆修,能保留的就保留,整理出空间,打造微景观,植入高甲戏的文化,活态产业化”,陈金钊表示,届时将通过露天的展示空间、活态的演绎和互动方式,形成的文化氛围,生动还原高甲戏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生产环境,展示高甲戏的文化内涵。村党总支书记洪安平表示,村里计划争取在今年10月份整治出一两个点,并在新春将整治改造出四个点,逐步见效、形成规模。
而为了更好传承高甲戏这门古老戏种,自年起,岑兜村便办起了高甲戏兴趣班,聘请了专业的高甲戏师傅来给孩童进行授课,为高甲戏培养传承人,并为培养乡村振兴新业态埋下伏笔。
通过建设户外博物馆、高甲戏浸染式戏剧体验馆、高甲戏传习所等,推动非遗传承和乡土文化的保护,并以此作为旅游切入点。岑兜村计划结合村里丰富的海洋文化、红色文化、农耕文化等资源,活化村域闲置空间,规划精品路线,以“乡村文旅+休闲农业”“乡村文旅+研学”等为概念,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建设出类似五店市、梧林村的这样文创基地,将高甲戏这份独特的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文旅产品,打造独具高甲戏特色的乡村文旅品牌。
来源:泉州网泉州晚报,南安融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